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强,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对建设工程预算和造价管理更加重视。建设工程预算和造价管理作为整个工程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对这项工作现存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对建设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现存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也呈逐步增多趋势,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较为典型的就是项目“三超”现象呈逐年递进趋势,因此,有必要加强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力度,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应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及项目需求,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对材料、设备、人力费用进行统筹把控,科学地进行整体造价的规划和实施,并针对一些典型问题设计预案,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管控。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具体是指拟建一项工程所需要的建造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完成某项工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的资金中既包括该项工程的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收益和形成的无形资产,还包括流动的资金。简单来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如果购买这项工程所应该付的价格就是工程造价,对于承包者而言,工程造价就是承包商在出售给业主时的劳务价格的总金额。工程造价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工程造价具有个体差异性。建筑工程项目之间的规模及应用功能之间都不尽相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建设出的实物也各有姿态,同时会受到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而具有差异性。因此,要注意建设工程的差异性。其次工程造价具有高额性。建设工程项目的实物通常费用偏高,几乎在千百万元之间,如果是一项特别大的建设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可能会达到上亿元。因为其涉及到的资金数额庞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再次,工程造价具有层次性。通常来说一项工程在建设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建设项目、单项工程以及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工厂、学校、办公楼之类的,单项工程是指在这项建设项目中所需要设立的单位比如仓库、宿舍楼、食堂、办公楼之类的场所。单位工程就是单项工程细化出来的具体工程包括电气安装工程以及管道安装工程等。最后,工程造价具有多变性。社会是发展的,市场经济也是在发展的,在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没有事物的价格是固定的,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中的过程,工程造价也不例外。建设工程项目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可以是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也可能是人工成本费用变化,还可能是建筑设备价格的改变。
2我国建设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场地大,有的企业忽视管理,缺乏动态的跟踪工程施工情况,对施工情况不能实时监控,导致不能及时反馈工程建设情况。因此很难对工程的造价进行调整,无法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可能会大大超出工程造价的预算。对工程管理的加强,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或者建设投资超出预算的情况。
2.2造价与设计脱节
在工程设计阶段便能够初步了解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完工后在造价方面的基础数额以及波动范围。设计阶段,我国不少设计单位并未深入分析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与技术性,且在设计过程中大多更重视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忽视了价格因素[3]。作为设计人员,其更重视工程的质量以及美观性,对工程造价的重视性不足以及在细节设计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流断裂情况,或由于工程量清单中工程的漏算、错算造成项目数额及规模增多,影响到资金的合理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环节费用增多
一些施工方在投标阶段为了中标而刻意压低了报价,但在实际工程施工阶段为了满足设计方的要求,可能存在着以次充好和技术变更情况。在低价中标后将经济收益转变为材料上的以次充好,可能对建筑工程埋下隐患。在投标阶段,由于其控制目标不合理,制定导致工程造价存在着明显数据失真现象,缺乏规划上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采购与管理方式处于滞后性状态,未能科学的计算施工现场材料存储量,对材料的采购时机不明确导致在市场经济价格偏高的情况下买进。不排除一些采购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从中渔利,在账面上提升采购材料费用而中饱私囊。另外,施工现场对材料的不当管理也会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而不得不重复购置,例如钢筋锈蚀、混凝土配比不当等,不仅会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导致人工成本增加,还会由于材料的浪费明显增加造价成本。
3建设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策略
3.1重视施工现场的预算控制工作
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条件计算工程量,同时对工程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也要准确把握;其次,需要对工程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动态采集,毕竟工程相当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材料费用,了解市场的动态,预估大致的波动范围。除此之外,对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或者是政治因素,需要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从多个方面来弥补这些波动。
3.2明确造价控制要素
一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完成,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经济以及技术三方面。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其属于工程建设的主体操控者,因此必须明确造价管理职能分工、施工任务以及自身的控制范围及权责,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经济的支出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前期经费花销过大导致资金流断裂。经济方面,应对工程造价的实际值以及计划值展开动态化比对,严格核查各项支出费用的数据真实性以及明细。技术方面,应在设计方案上重视多样化选择,对工程初步设计严格审查监督,强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技术设计等,以便于在资金投入上大致了解。
3.3控制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的进度直接关系到承包人及业主的实际利益以及施工方是否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在合同契约的约束下,施工方必须把握工程进度以及关键环节,从而避免工期拖延导致物力、时间、人力上的额外投入,造成造价成本提升。进度管理中,应尽可能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时间差,确保监理部门及预算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在资金的安排上合理化、细节化,避免资金链断裂影响工程进展。施工方应从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确定目标值,并在阶段性时间内核查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计划值,若存在较大偏差需尽量调整。让工程进度处于计划范围内,避免工期拖延造成成本提升。
结束语
结束语:总而言之,工程造价问题是贯穿建筑工程始终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主要是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我们在工程建设时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建设工程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同时,我们要注意加强工程造价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加大对于人才的培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技术,设计出动态的监督管理系统,改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改变工程造价管理观念。建筑工程造价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石运甲.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27-28.
[2]李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1):345+348.
[3]欧阳焜.浅谈建设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问题[J].科技展望,2015,25(34):164.
[4]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33-34.
[5]周乐.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城市建筑,2013(08):151+173.
论文作者:陈武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资金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