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上)_产业转移论文

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上)_产业转移论文

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上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制造业论文,上篇论文,开发区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变迁

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历过三次转移。在世界经济史上,有四个国家可以被真正地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即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一)世界制造中心的产生

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英国,从1760年至1830年,英国制造业从占世界总量的1.9%上升到9.5%,而到了1860年更是达到19.9%,同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标志着世界制造中心的产生。它是以机械化为特征,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具机、动力机革命。它带来了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煤炭、交通等整个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历史性的进步,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此时的英国不仅制造业发达,而且批发零售、物流通讯等服务业务也很发达,同时英国又是世界的科技中心。英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后期。

(二)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转移

1851-1900年,由于德国的哲学革命给德国的科学革命开辟了道路,1830年出现了科学革命的高潮,涌现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德国利用煤化学的科学成就,迅速开创并发展了合成化学技术和工业,由合成燃料带动合成纤维、制药、油漆、合成橡胶、造纸、酸碱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合成化学时代和人工制品时代。到1895年,德国的各个产业全面超过英国,用40年完成了英国100年的事业,实现了工业化。由此,德国同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与制造中心。

(三)世界制造中心第二次转移

1879年至1930年,发生在美国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通过电力工业技术体系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产业,并利用和发挥石油开采技术优势,发展了石油化工——化纤、塑料、橡胶工业,标志着石油化工对煤化工的取代,成为“石油化工技术王国”。在电力和石油工业的促进下,美国大力发展汽车工业,1927年,汽车总产量占世界市场的80%;美国开拓了飞机工业,标志人类进入航空时代;同时,美国无线电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在1920年实现商业广播,1929年发明彩色电视等。至此,美国就取代了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制造中心。

(四)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三次转移

“二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群——利用核能的新能源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等。美国以其优异的科学家研发队伍、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一直占据着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并将世界制造中心的桂冠保持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战后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着眼于引进,立足以改进,加强企业管理,利用各国技术之长,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日本产品系列,走出一条不断创新、不断综合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道路,实现了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和经济起飞,迅速发展为位居世界第二的世界经济大国,GDP占世界总额的15%。日本的钢铁、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以及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在制造技术、产量、质量方面都列入世界先进水平,并引导着世界潮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尽管从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不景气,韩国、东南亚、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地区制造业先后蓬勃发展,一些产业的发展水平直逼日本,但是整体看尚未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程度。

从世界制造中心的几次转移可以看到,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中心转移呈现加速的趋势。英国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约70年,德国为50年,美国为40年,而日本仅保持了20年。同时,世界制造中心转移并不总是伴随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二次大战后,美国利用其优异的科学家研发队伍、高素质科技人才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牢牢地抓住了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群,从而继续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日本则通过技术引进、引进后改进等措施,并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但没有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此外,要保持世界制造强国的地位,首先是要保持世界制造业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否则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很难保住。日本由于不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日本制造成本的提高,世界制造业就开始从日本向韩国、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使日本经济增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衰退。总体上看,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使一些国家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美国用47年的时间人均GDP翻了一番,德国为43年,日本为34年,并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世界工厂正在向中国转移

200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减速,跨国公司利润大幅度滑坡,各大公司都在重新寻找成本最低的制造基地,拥有巨大市场、丰富廉价劳动力、上百万有才华工程师和良好基础设施的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

(一)日本制造企业海外建厂首选在中国投资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经研究所2001年7月下旬对在东京证券市场1143家上市公司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制造业中有49.1%的企业准备在今后3年提高海外生产的比例,有7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该调查同时显示,在计划将生产重心向海外迁移的企业中,有2/3的企业在2000年度的海外生产比例不足30%,各企业欲提高海外生产比例的方法不尽相同:67%的企业希望以“增产和加强已有工厂的生产能力”来提高生产比例;有4成多的企业想采取“通过在海外直接投资开办新工厂”的方式。在一些知名大企业中,增产的产品各有侧重:NEC将在海外推进个人电脑和通信器材的生产;佳能准备增产数码相机;松下电器产业以AV(影音设备)为主;三菱电机将其移动电话的生产向海外转移。从1985年日元升值开始,日本企业就开始向海外转移。当时企业大多是将国内生产的零配件或半成品输往国外,再加工组装成成品。但现在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范围已经扩展到高附加值的领域。目前,日本有70.7%的企业正在或准备在中国投资设厂,而在北美和欧盟地区,日本企业准备大举撤离。调查显示,70.7%的日本企业将选择中国为海外生产的主要基地,大大超过了北美和欧盟地区。日本综合研究所表示“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与国内生产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只为日本的1/30的中国人力成本将决定产品的竞争力”。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研究员认为,日本制造业大举迁往中国,对于中国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冯昭奎指出,不仅是日本,欧美一些国家和韩国等也都在中国投资设厂,在中国已经形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全球性的生产基地。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二)台湾IT业大举向祖国大陆转移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台湾高科技企业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纷纷突破当局的诸多限制,加快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祖国大陆的热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认为,未来10年全球半导体重心转移到中国大陆已势不可挡,台湾应积极参与发展,协助当地业者建厂规划等。他认为,半导体产业重心转移到不同国家已有3次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转移未来10年内还会有一次,且将发生在中国大陆。

新一批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企业为主。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最新统计,2001年1月至10月,台商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累计达23.3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大幅增加15.6%,其中电子与电器产品制造几乎占了总投资的一半。在全球信息技术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湾高科技企业转向祖国大陆投资建厂,将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高科技产业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资主体由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为大企业主导。近年来,随着台湾大企业的投资相继从筹备设厂阶段进入企业生产阶段,台商投资的主导性角色正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逐步让位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投资主体也以单打独斗为主转向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联合相关产业配套进行,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上、中、下游产业相互关联的格局。在台湾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大批中小相关企业也纷纷跟进,逐渐在大企业所处的地域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供应链。目前,台湾“百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已有80多家在祖国大陆兴办了160个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台塑、统一、震旦、正新、东帝士等著名大型企业集团。未来一段时期内,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将形成一个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岛内其他相关企业进一步向祖国大陆转移的局面。

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区域逐渐从闽、粤东南沿海地区转向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台湾企业向上海市和江苏省直接投资金额比上一年增长160%以上,超过了自1997年以来一直名列前茅的广东省。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祖国大陆又一新兴的台商投资集中地。此外,黄河以北的北京与天津两大都市以及东北、沈阳等地,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未来台商高科技产业北移的首选地之一。

(三)欧美高科技跨国公司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2001年英特尔宣布,将向上海的英特尔生产制造工厂新增投资3.02亿美元用于验证、测试和封装最新的支持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平台的英特尔845芯片组。据该公司副总裁陈俊圣表示,如果能对中国独特的环境优势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使中国建立起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戴尔也逐步将其亚太业务重心转向中国,该公司于2001年5月已将OptiPlex系列PC产能转移到中国,并计划将Dimension台式PC产能从马来西亚迁往中国。2001年6月底,飞利浦电子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北京和阿姆斯特丹联合宣布,两大集团已经原则上达成谅解备忘录,将把飞利浦手机的生产力量全部转移到位于中国深圳的合资企业飞利浦桑达,这意味着飞利浦将其手机生产完全搬到了中国。而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手机品牌厂商也纷纷在中国扩大手机生产厂的规模。以西门子为例,其将上海基地的手机年产量从目前的1000万部提高到明年的1400万部,增幅高达40%,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公司将成为西门子在德国之外惟一的一个移动电话生产基地,是西门子公司在整个亚太地区的生产中心。对爱立信,中国是全球四大供应中枢之一,与外包相反,爱立信正在和全资公司商量,如何增加在中国的手机产量,而且要向全球供货。

与此同时,医药类跨国公司也纷纷将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或在中国采购。杜邦把医药中间体转移到中国生产,通用电器公司准备把世界各地的X光机、CT和B超三大常用医疗器械全部转移到中国生产;巴斯夫计划关闭在日本、美国、丹麦的三个VC企业,而在中国合资成立VC生产基地;生产“阿维菌素”的全球老大美国默克公司,如今转向中国采购;安万特公司关闭了自己的异丙氨基比林生产厂,转向中国采购。据透露,一些跨国药业公司正在寻找合作对象,准备把部分研发力量也转移到中国。

三、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特征

(一)IT产业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重点

主要是因为美国新经济发展减速,全球IT跨国公司利润大幅度下降,以及中国IT市场潜力巨大且劳动力成本低,从而使发达国家必须向更高端的产业链条转移,而制造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IT产业的发展历程经历过生产据点从美国迁徙到日本、日本转移到韩国、韩国又转到台湾的若干个阶段,现在所呈现的由台湾到中国大陆的趋势,线路已经十分明确。事实上,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从全球竞争观点来看,业者自然会寻求更具优势的地方作为发展地。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内需市场庞大、工资低廉以及工程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丰富,因此赴中国投资几乎是全球同业者的必然选择。

(二)在投资方式上以追加投资为主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跨国公司适应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改变最初以加工出口为主的投资形态,逐渐发展为抢占和拓展当地市场为主,掀起了新一波的“增资热”。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丰富的原材料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有利因素,不断扩充生产规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布局,以期在中国加入WTO后抢占新的商机和市场。

(三)外商直接投资从简单的加工组装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出现制造中心、地区总部与研发基地一体化的趋势

为了直接掌握市场、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近年来纷纷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销售网络和采购中心。目前,全球跨国公司500强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各种研发中心达100多个,近40家具备了相当规模,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如摩托罗拉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电子产品研发中心;微软继对国内一家研究所投资8000万美元开发基金之后,又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技术中心。通用电气、朗讯、三星、IBM、杜邦、宝洁、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跨国公司都瞄准中国投资研发项目。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云集,许多企业甚至提出了“决胜中国”的理论,他们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同类厂家在中国生产产品,在中国进行技术开发,谁能够在中国取得长足的发展,谁就能够在全球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人才”策略

近几年来,美、日、德、法等国跨国公司在华人才的使用,已从早期母公司派出高级主管和聘任港台懂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才担任部门要职,发展到如今大胆成批启用中国人担任重要职务。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宁波、苏州、厦门、福州、大连、东莞等30多个外资企业较集中的城市,中方骨干职员就超过40万人。其中,95%以上是大学本科学历,不少还是“海归派”人才。所担任的职务约有11%是首席执行官、总经理、总裁助理、总代理、总代表、驻华办事处主任之类,45%左右是科室负责人、实验室主任、工程师等部门业务骨干。美、德、法、加等国的跨国公司先后表示,今后五年内,聘用包括在欧美留学的回归在内的中国人才将占在华公司员工总数的90%以上。

标签:;  ;  ;  ;  ;  ;  

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上)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