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小售旧 建大建新——深化企业改革的做法和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改革论文,建新论文,做法论文,售小售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四会市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走“抓大放小”求发展的路子,采取售小建大、售旧建新的做法,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国有商业企业得到巩固和发展,集团群体力量进一步加强。1995年,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总值8000万元(以市价计算),比组建集团时的1993年增长1.2倍;上缴税利335万元,比1993年增长8.7%;资产负债率降至70%;总购进额1.38亿元,总销售额1.57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90%和89%。在职职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509元,比1993年增长29.8%。1996年头8个月,各项经济指标又有较大的增长。
一、主要做法
四会市商业企业集团的企业改革工作,首先是从改变观念入手,解除出售国有企业是“败家子”的顾虑,从本集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行多种形式改革的探索,择其善者在集团范围内推广。主要做法是:
(一)出售经济效益差的小企业和旧店铺,建设大企业新大厦。
近年来集团经批准出售转让小企业21间,这些小企业有:长期亏损位于镇区的五金交电零售店(基层下伸点);边远低矮仓棚式(市政府认为影响市容)的肉食小店;管理不善、经营连年亏损的小鞋厂;闲置仓库、场地等。出售这些亏损小门店后,每年减少了亏损额8万多元。
1994年初,经过一年的小企业出售转让的尝试,集团领导意识到,这些小企业资金小,毕竟鸟枪换不来大炮。在报经市委、市政府和国资管理部门批准后,当年先后将楼高5层、占地2000平方米的龙凤宾馆(累计历史包袱800万元)按1500万元价格出售给佛山华粤实业发展总公司;将旧商业局办公大院按500万元价格出售给武警肇庆安华实业发展公司。
这样,三年多来,全系统先后出售转让大小企业(场地)共24间,总金额2588万元,已收回1567万元(帐面原值116万元)。出售这些企业收入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归还银行借款或其他单位欠款,一部份用于发放职工安置费,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的再投入,建大酒店、大商场。如位于城区闹市黄金地段的12层商业大厦,1988年商业局(集团的前身)已筹建并打桩,但苦于没有资金一拖就5年,集团(局)换了几届领导也无法筹得资金兴建。现在将出售企业筹得的资金1500多万元投入(不包括装修),将其建成,并于1996年春节前剪彩开业。其中一层留给集团作办公场地,其余11层出租给港商梁某办起龙城大酒店,经营饮食业和旅馆业等。该大厦拥有自动手扶电步梯、中央空调商场(食街)、双垂直电梯和四会最高(第12层)最阔的卡拉OK歌舞酒吧厅,全部是四会第一家。一开业就成了四会饮食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月营业额达100万元。与此同时,集团还拨出资金2000万元,在东城区龙凤桥边兴建一幢高20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龙苑大厦(按三星级酒店设计,是四会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地下层车库和首层立柱工程。又如集团的成员企业食品公司,近年来出售转让9间小型肉食店,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全部投入兴建8层的新桥肉食门市部、贞山区新屠宰场和广、四、怀三县(市)最大的集屠宰、加工、冷冻、储存、运输一条龙配套的大型机械化肉联厂。
(二)引进外资更新改造企业。
龙江大酒店是位于闹市区内经营饮食服务业时间最长的酒店,原有职工380多人,年平均营业额1000万元左右。1995年初,为了加快旧饮食服务业的更新改造,提高骨干企业的经济效益,集团将这间酒店承包给港商陈某经营,一次过收取抵押金72万元,承包10年,前三年每年承包费240万元,以后每年按3~5%的比例递增。港商承包后,引进香港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进行经营,1995年注入资金150万元,装修饮食厅房和旅业房间;1996年又计划注入资金300万元,装修改建门面,兴建酒吧和停车场等,使酒店经营档次不断提高,店容店貌焕然一新。连同出租给港商梁某经营的“龙城大酒店”(收取抵押金100万元,年租金300万元),集团不仅一次过收入抵押金172万元(免息抵押10年),每年还收入租金和承包费500多万元。
(三)抵押承包和租赁。
1993年,百货公司首先在江谷百货商店试行小企业全风险抵押承包。该店18名职工分4条柜组与公司签订合同实行抵押承包5年,共上缴公司承包费22万元。商品清理盘点时核实货底款为21万多元,在两年时间内由承包职工按七五折缴齐货底款给公司(以后公司不再提供经营资金)。企业实行“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由承包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行纳税和贷款。改革后,4条柜组的职工都积极经营,商店的商品销售额、上缴税金和职工收入分别比改革前增长1.5倍、2倍和近1倍。公司无须为这个基层下伸点因远离城区,疏于管理,连年亏损补贴而耽心了。集团公司通过总结和推广江谷百货商店的经验,随后几年先后在四会百货大厦、长城百货商店、美华纺织品商场、金辉五金交电商场和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的部分商店、柜组中推行内部全风险抵押承包的办法(将2年内收齐货底款改为一次收齐)。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内部职工不愿意抵押承包的商店和柜组,则采取向社会招标进行全风险抵押租赁的办法。上述这些抵押承包和租赁的商店和柜组经过改革,营业额、上缴税金和职工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都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百货大厦二楼,过去曾改营自选商场、自行车商场和家具商场等,由于顾客上二楼购物不习惯,因此营业冷清,经营亏损。后将其间成80多个卡位,出租给个体户,办成四会成衣市场,生意越做越红火,1995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上缴国家各项税费近20万元。公司每年还增加租金收入(包括折旧摊销和水电费等)18万元,解决了多年难于解决的二楼经营亏损问题。又如美华纺织品商场于1996年5月将二楼间成17卡半卡位式的柜台出租,每年可收入租金12万多元。
(四)发挥窗口商店的示范经营作用。
对于比较大型的四会百货大厦、美华纺织品商场、长城百货商店、东风艺术影楼和华侨金饰珠宝行等,商业集团将其定为窗口商店,采取“五定一浮动”的集体承包办法:定承包期、定承包费基数、定经营品种、定人员、定库存资金,工资全浮动。并由职工缴交风险抵押金(每人500至1100元),和从经营毛利额中提取“四金”:工资储备基金、医疗储备基金、削价准备金和发展基金,为职工增加工资、重病住院治疗、商品削价、企业扩大再生产作好准备。为了协调好批零关系,解决批发部经营困难问题,还规定柜组(或商店)向批发部的全年进货额,实行减的罚超的奖。为了加强对这些窗口商店的管理,公司重新建立健全各项规范化服务条例,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商品代销和回扣处理制度等。百货大厦、长城、美华等商店还在加强管理、规范服务的前提下,把个别经营场地或柜组出租给其他国营、集体单位或个体户经营,使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同台唱戏,既联合,又竞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慎重稳妥地进行小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自四会撤县建市而撤销了清塘镇后,原清塘食品站成了重复机构。集团和食品公司决定撤销清塘食品站,其人员和财产合并会城购销部。该站的66万元债务包袱由食品公司负责清还,并对该站干部职工妥善安置。10年前属于市饮食服务公司的龙凤宾馆出售后,其32名退休人员,连同也属于饮食服务公司的龙江大酒店的75名退休人员,划给新设立的“饮食服务部”管理。这个饮食服务部和饮食服务公司本来经营管理职能相同,但考虑到它们合并的条件尚未成熟,如果勉强合并会使优劣企业难于揉合。因此暂时还保留为两个单位,待以后条件成熟再行合并。集团在这几年的改革中,只有一个清塘食品站是采取撤并方式的。
二、几点启示
县级现有的国有商业企业中,主要是中小企业为主。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大部分属于“放”的范围。目前国有商业的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除了要解放思想,端正认识,敢想敢干外,还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县级国有商业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四会市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有利于”为依据,结合国有商业的实际,提出县级国有商业改革成败的标准是:(1)购、销、利、税等各项指标有所增长;(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干部职工的工资以及各项补贴等经济收入有所增加;(4)群众买卖更加方便实惠。
(二)商业企业改革要成为当地县(市)政府的行为。
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在国有资产的出售、转让、拍卖中,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参与和审批,政府要授予企业有资产经营权,企业对授权的资产享有占有、支配和处置权。需要出让产权的企业要制订出售方案,并由国资管理部门进行评估作价,做好企业经营审计和各项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如龙凤宾馆出售给佛山华粤实业公司后,改名为“华粤龙凤宾馆”。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对宾馆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和装修,增加桑拿浴新服务,已成为四会市的一流宾馆酒店,对美化四会城区,活跃四会经济作出了贡献。国有资产的产权流动、优化和重组,其先决条件是要有明晰的资产产权关系,即产权的界定归属。如产权属于房地产部门管理的,应本着便于组织产权流动和重组的原则,由政府出头,经产权所有者房管局与使用者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协商,以有偿方式转给商业企业后,再进行产权转让。
(三)要防止国有资产在优化重组中流失减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价指数上升,国有资产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四会商业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总值增长12倍。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不流失,四会商业企业集团及其成员公司作出如下规定:(1)出售国有资产,办理产权转移,即怎样卖?卖给谁?都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并按规定报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实行。(2)出售企业的成交价格,参考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现值,但主要以现行市价为标准,并由国资管理部门统一定价。(3)作为出售对象的企业,大多数是经营不善的亏本单位。出售前要对原任领导进行离任审计,做出结论,分清责任。(4)出售企业的收入,除小部分用于归还借款欠款和发放职工安置费外,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的再建设。在兴建新商场、新酒店时,应优先考虑拆建改造位于城区闹市地段的旧商场、旧酒店或旧厂房,要注意扶持、壮大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在建筑面积方面,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要求增长30%以上。(5)要强化财务会计制度。国有商业一向来比较规范地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对租赁经营、贷款担保等都按照正规手续执行。在资产清查中看到,绝大部分企业都做到帐货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的现象较少发生,因而有效地保障了国有资产不被侵占和流失,为企业产权的出让、重组和优化创造先决条件。
(四)妥善安置好出售企业的富余职工。
四会市商业企业集团安置出售企业富余职工725人,其办法是:(1)发给安置费自谋职业的228人,占安置总人数的32%。按每个固定工每年工龄补贴500至1000元,一次过支付,职工领取安置费后,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2)集团内部调剂再就业的67名,占安置总人数的9%。通过集团推荐或企业互相联系介绍富余职工到新的企业或新的经营网点工作,内部组织职工再就业。(3)企业内部退休的13人,占安置总人数2%。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仅差5年的年老体弱或患慢性病的男女职工,办理内部退休,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再为其办理正式退休手续。(4)停薪留职的307人,占安置总人数的42%。这些人员只要定期向企业缴交一定的投保养老保险的费用,则可保留职工位置,离开单位工作,期满时再复职或办理退休手续。(5)有门路调出本单位,优先办理调动手续的110人,占安置人数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