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 523000
摘要:建筑做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本身就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系统性较高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难度也非常大。同时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本文将基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行情,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分析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大力的推进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显著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国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我国建筑学者及研究者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中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保证建筑施工的健康发展,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因此,建筑单位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来调整相关的施工规划和施工环节,并指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另外,建筑单位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团队的管理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从项目的立项就开始了,还包括了项目的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及工程造价等环节,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建筑单位的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效益的最大化。可见,实施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推动建筑项目顺利施工、保证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的信息化时代,全民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注度特别的高,对建筑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对自身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予以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活动来保障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避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部门,都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立法力度,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建筑单位的建筑行为。这些制度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出台加大了对建筑单位施工行为的监管力度。但是,实际上这些法律制度和制度规范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从而也就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很多建筑单位秉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态度,并没有严格的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使得各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同时,由于各级监管部门惩罚力度较弱,使得很多法律法规变成了“一纸空文”,对建筑单位也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管理观念较为滞后
受传统施工模式及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使得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也较为落后。并且,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新观念、新工艺、新模式的融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使用现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能维持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就行,不需要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成本进行改革与完善。这样的管理思想其实是错误的。并且,在此思想的指导之下,使得建筑工程内部的管理制度存在权责不明,任务不清的、考核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也使得项目重复施工的现象严重,甚至增大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开支,最终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团队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管理人员甚至都不具有建筑领域从业资质,很多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甚至还不到高中。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建筑型人才稀缺,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是“泥腿子”出身,各方面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较为欠缺,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管理需求。另外,现实中建筑施工场所一般都会与办公室存在一定的距离,且工作场所变动较为频繁,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有点“鞭长莫及”,培训工作也无法进行有效地开展,进而造成整个团队的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
三、提高工程建筑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的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应该加大对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开展监督工作。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规现象、不守法问题,相关部门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建筑企业进行警告、罚款,甚至是停产整治。同时,也应该对那些严格遵守法律,监管部门应该多多予以表扬和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联动监管,以此从多方面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建筑企业的施工秩序,从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又好又稳发展。
(二)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为了有效处理我国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建筑企业的领导人员及管理层应该紧密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及相关信息,不断转换和更新自我的管理理念,大胆接受新知识、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那些建筑领域传统的管理理念,我们并不是一味的进行丢弃,应该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延续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优势,并对其劣势予以不断的改良,以此探索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建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随时注意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依据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模式,并基于实际情况对建筑发展趋势予以正确的预测,提前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准备,以此强化建筑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
(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
针对建筑工程团队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建筑单位应该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对学历较低、专业知识较为薄弱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安全知识的宣讲;对专业出身,但经验较少的年轻管理人员,建筑单位应该加强其的技能知识培训,丰富其施工经验。而相关的职业院校,则应该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到课程开设规划当中去,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综合型、知识型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对建筑管理人才的需求。另外,建筑企业还应积极借鉴外国建筑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予以深入的研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进而研究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成本控制环节、质量把控部分的管理力度,实现建筑施工成本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管理观念滞后、团队整体素质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问题,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又好又稳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及建筑企业都应该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力度,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转变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建筑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大执法部门的监察力度,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繁荣发展与昌盛。
参考文献
[1]张晓云.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2):271+276.
[2]杨家袖.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门窗,2016,(04):84+86.
[3]陈翠云.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06):140-141.
[4]李世凯.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258.
论文作者:李嘉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我国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