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无需坚持论文_陈菊丽

热爱无需坚持论文_陈菊丽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人们因为外在的压力而坚持,这种坚持无奈又脆弱,理想的教育就是要让人们的动力全部来源于自己。而热爱只联结了自己与自己热衷的事物本身,它让我们从专注外界转变到自己与自己热衷的事物上来,是教会我们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机最好的品质。作为教师,应该首先有热爱,再有让孩子学会热爱,教育者应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让“教”与“学”都可以因为热爱而无需坚持。

关键词:热爱;教育;热爱无需坚持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篇文章《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爆红了,道出了许多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的辛酸,一句“你是不是也见过凌晨的城市”戳到了多少正在为生活拼尽全力的人。凌晨三点,他可能在赶明天的会议演示文稿,可能在跟着导师通宵做项目,也可能在想着生活还没入睡……越来越多的群体在使用“心累”、“累觉不爱”这样的词,但是他没有理由不坚持。这个社会的严苛让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们确实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并且只能由着这坚持扼杀了幸福感。今天的许多人都不再谈理想了,生活对他们来说只剩下了责任。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后代并不是天生要过贵族式的闲暇生活,所以教育实用性的那方面——使年轻人谋得一份职业并维持生计——这一度是很被重视的,但教育哲学认为人类已经形成了能维持生计的一般能力,儿童所需要的外部的专业化训练应该永远不要危及教育的根本目的[1]。

那么面对这样脆弱的无奈的坚持,我们再来重新思考,教育最本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人如何坚持到最后?还是教人如何在坚持中增加个体幸福的倾向?现代社会给人的束缚越来越多了,海德格尔崇尚“诗意栖居”,我们暂且像梭罗回归最简单的生活一样来思考——他在《瓦尔登湖》中向所有人宣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到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言下就是人的追求与真心不能因为器物的日新月异而变质,否则就是愚蠢的。这现状被哲学家西塞罗预见了,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事——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不光西塞罗,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这就是现在所有脆弱的无奈的坚持的全部来源啊——人们所有坚持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的现实的压力,并且为了适应这压力而改变自己。

如此想来,理想的教育就是要驱散这种脆弱的无奈的坚持,让人们的动力全部来源于自己,那么无论这个时代再怎么娱乐至上,人们都不用因为外在而改变自己,这样一来人类的追求就不会物化,反过来说就是可以保持高尚。如此,到底什么才能将动力来源从外界的压力转变为自身内在呢?人们到底缺少了什么才去被动地坚持呢?

有这样一个人,极致的写作完美主义者阿乙,他为了写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近乎疯狂,他那种无节制的、自我损耗式的写作让他成了一个“重症病人”。为了活下去阿乙试图“戒掉”写作,坚持戒了三个月,三个月以后,打开蒙上尘灰的笔记本电脑,“手一触摸到键盘,整个好像,指尖很滚烫的一种东西就传递到大脑”,对于“戒掉”写作,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种滚烫的东西——对写作的涓涓深情,因为是从内心自发的,所以能抵抗一切外来的压迫甚至是死神的擒拿。真的热爱,就会想做,停不下来,所以不觉得痛苦不想拖延不想放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正是这份热爱,让他的文字生长出跨越生死的力量,将生命的厚度与广度延展开来。

从阿乙身上,我们找到了人们被动的坚持下所缺少的东西——一种被称作热爱的品质。热爱无关金钱,无关名誉,它只联结了自己与自己热衷的事物本身,因而教会我们从专注外界转变到自己与自己热衷的事物上来,热爱就是教会我们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机最好的品质,它能驱散各种脆弱的无奈的坚持,甚至能够催生出其他的品质,比如专注,又比如执行力。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热爱,并且付诸行动的时候,他甚至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就如萧伯纳所说,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仰赖于不理智的人。热爱导致了不理智,正因为这样,美好的事情发生了。

在凌晨三点的城市,我们叹息于繁华之下年轻人都失去了热爱之心。嗟叹之余更重要的事是自省,我们需要思考两点:其一,对于教育我们心中有多少热忱;其二,热爱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到不缺席。

我们接触了许多教育理论,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所感动,我们也燃起一颗诚挚之心,准备好所有的热情,希望教育能够越来越接近它美好的本质。但是美好的事情却没有发生:学生喝牛奶出了问题,于是出了班主任试喝制度;班主任把作业不认真同学的名字发到家长群里,引起家长不满而被告上教育局;老师为保护学生安全不幸牺牲才有人出来为师德歌颂……这些事情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在教育上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你要用什么来直面他人的质疑,用什么来抵抗世俗的阻碍呢?教育是社会性的,在热爱之外需要一份坚守。这份坚守,源于热爱也归于热爱。它就如同余秋雨先生的那场“文化苦旅”,是沉重感也是炽热感。他在中国的土地上行行止止,看见的是断壁残垣,是让他痛心的文化哀鸣,但是他依旧坚定地选择守护这片有着中国文化真实步履的莽苍大地。而教育这件事也一样,她给予人的是滋润,是具体而又质朴的事情,她有创伤有缺憾,也有让我们痛心的偏离,因而我们更需要去守护她的纯粹,她的宽容……她的无数种美好本质。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今天所学的,都是为了教会我们更好地热爱而已。

热爱如此美妙,那么为了提高儿童的学习幸福感,教会孩子热爱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亚里士多德认为渴望知识是人类的天性,那么热爱这种能力必定也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是被唤醒的早晚之差罢了。这无疑给了教育工作者许多的启示,首先要用心发现、肯定孩子热爱事物的感情,然后因势利导,将这种热爱引导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去。其次,我们要教会儿童的是一种真正的热爱,只关乎自己本身和热爱的事物两者,与外来的夸赞和荣誉都无关。事实证明,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能带给我们有多少利益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发挥失常。因此,我们对于儿童的夸赞也要以热爱这个品质本身为核心,物质不应该代替精神成为儿童的主要追求。最后,儿童具有极大的向师性,学科教师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往往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有多少的兴趣,一个因为擅长文学而教文学的老师和一个因为热爱文学而教文学的老师,后者往往能赋予文学更多的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之下将对文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一旦这种热爱被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热爱也就被唤醒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的世界不需要温吞吞的灵魂,它需要滚烫的心。[2]滚烫正是因为源于热爱,有热爱所以滚烫。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这样一颗心,去发现他们,感染他们;我们也需要用这颗滚烫的心去思考,去促进儿童思考,去避免一切阻碍孩子思考的因素;当然更需要用这颗心来引领我们保持高尚的教育精神追求,让我们不必坚持着去做,但是坚守教育的纯粹、宽容。我相信,一旦拥有了热爱的品质,不论是理智还是非理智,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参考文献

[1]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M].高旭平,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3

[2]加缪.西绪弗斯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2

论文作者:陈菊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热爱无需坚持论文_陈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