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建设的多维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语文论文,教材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存在哪些弊端?语文教材的内涵实质及其价值趋向应是什么?本文触及的这些敏感问题相信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对语文教材建设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
纵观当代语文建设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每个清醒的语文工作者都会得出一个勿庸置疑的判断:它实际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投影,两者如连体婴儿命运相关,休戚与共。1995年7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运问世给语文界带来不小的欣喜。语文科根本性质的重新界定: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向我们豁显着全新信息,标明做为学科存在的语文,循着自身机制的运行轨迹向前迈进了可贵的一步。
人所共知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教材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石,而其自身又是一项繁复丰富的系统工程,不仅应包含观念的更替变异,而且应从观念、方法、内涵入手做全方位的超越创新。
一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一般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然而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它恰与教学实践呈二律背反之势。九○年、九二年《大纲》总论部分照旧强调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自然没有错误。政治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问题的症结在于两者之间长期失衡失范。中国文化向来讲求文以载道,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创设的氛围对语文学科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的影响,成为它的终极逆向因素。这突出反映在抹煞其审美个性,淡化了它的基本精神即人文精神,消解了它的基本内核即语言学科特色,使语文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庸。
不良影响之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育。人格源于拉于语Personz,含有个性、性格、品格的意思。从现代心理学观点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意志、兴趣、爱好、习惯等心理特征的总称。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才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所在。中国传统教育即强调仁爱、爱人的人道主义,讲求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倡导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格内质。培养健康人格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如日本强调“心的教育”,实施个性教育。前苏联则强调“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尤其看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求铸造完善充实的人格实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和人格教育并行不悖,而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在于以思想教育取代人格教育。这既与传统教育精髓大相径庭,又与当今教育大趋势背道而驰。
影响之二在于篇目的选取设置。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功能致使许多缺乏起码艺术性的文章选入教材,这自然无法激动活跃心灵。篇目选定自然不能唯学生兴趣是从,但是撇开它自行其是,其教育功效究竟能实现多少当可想而知。马克思曾批评席勒作品存在视文学为真理的传声筒倾向,我们自然也不能将那些纯粹的“传声筒”选为课文。它们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距遥远,做为主导的教师缺少情感符号的反馈自然也就无法导引。学生不愿学,教师无法教,因而成为师生的共同负担。选这样的文章做课文显然疏离了教育规律自身。当然,这不是说一些有政治思想价值的作品不能选。问题在于:从诸子百家到鲁迅,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有那么多既有政治思想价值,又有语文价值(独具风格,富有文采)的作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却偏偏选一些没有多少语文价值的东西。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在讲政治,实际上恰恰是取消了政治。
影响之三在于对文章的阐释。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学解读模式,即侧重从社会背景、原因方面对作品的内质形式进行析读,缺陷不言而喻。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指出这种解读模式在于视文学为社会变化的一种副产品,“图解民族史社会史的文献”。而对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反映不足,对作品的深层内质和审美价值自然难以认清。钱理群先生谈及中学语文对鲁迅作品诠释时“大吃一惊”,因为它们大多采用五六十年代的“鲁迅观”,包含不少对鲁迅的神化、庸俗化的理解。譬如鲁迅小说中“辛亥革命局限说”基本源于陈涌的文章《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中“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批判”一说,而陈文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今天重新审视,照搬五六十年代的观点,漠视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和接受个性,将一些贴上标签的定论“唯我独尊”硬性纳入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套上沉重的枷锁,这与文学潜质、教育规律同时相悖,岂不可悲!
二
现行语文教材中广义文学作品数量约占80%。但在编排时,编者有意站在文章学角度,将它们列入记叙文、议论文甚至说明文系列。其教学模式相应的也成为文章学教学模式,这一点同样有它深刻的渊源。1963年《大纲》说“也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大纲中自然也就没有文学鉴赏力的目标要求。
九○年、九二年《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既适应了时代需求,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所致。然而长期积淀致使积弊难于短期内清理彻底,“初步”的概念混沌模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什么目标都没有衡量尺度。
有的论者认为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合称,提倡语言教学而排斥文学教学。其实早在1942年叶老就说过:“要养成读写的知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途径不可——站在语文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认识。”由此可见,排斥文学教学不过是对叶老语文观的一种片面认识。同时还需要明确,叶老对语文科的界定属于纲要和原则,是在感性体验基础上的领悟升华,是“论语”式的吉光片羽,但缺乏深层意义的缜密思考。我们对它的态度应是我注六经,吸取其精髓进而做出全面的超越创造。
五十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却伴随文学分科主编张毕来先生的政治厄运而匆匆夭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语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悲剧。语文教学既是科学,更是艺术。近年来形象思维再次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形象思维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语感、灵感、意志乃至人格的熏陶培养同样借助于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语文教学的特色在于情感性、形象性和多元性,它的体现恰恰是以文学教学为媒体的。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正是在“人化环境”中实现的。
三
语文的中心重心在语言,这大约无可置疑。但古典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本体或内部结构,探讨的问题在于语音、语义、语法,探讨作为语言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词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极少关注语言做为信息系统传递和交换的内容。传统语言教学的主体即在于此,语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基本围绕它展开,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为语言而语言”的现象,严重脱离语言实践。尽管它符合语音、语义、语法规范完全无懈可击,但如果把语言做为信息系统,它们则毫无价值,陈原先生称之为“语言污染”。君亮·W主编《AAA英语》时说,他的侄子学了十年英语,但到美国面对商店小姐"Yes"的问话(我可以为你服务吗)却无言以对,因为中国教科书上无此意义。虽然此事针对英语教学,却也切中了整个语言教学的要害:忽视交际时的社会自然环境、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交际场合等等即所谓“动态语境”。多年来语言教学对听说训练重视不足。如九○年大纲既说听说读写又说阅读写作能力,九二年大纲则变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制订者用意显而易见是强调阅读写作能力。语言整体就结构系统论而言,听读是语言信息的吸收和解码,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表达与应用,密不可分同等重要不可厚此薄彼。考察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和个体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口语先于书面语言存在,前者是基石,后者是深化。
听说做为重要语言资源是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柱石。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提高听说训练所占的比重。如日本现行大纲规定在高中增设选修课“现代语”,其核心是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国语,要求他们掌握适应种种目的场合的说话方法和使用语言要领。现代社会随着交际机会的增多,语言文化技术性、屏幕化倾向日益增强,动态语言的训练愈来愈重要,它应该系统地进入实践进程。
消解了艺术因子和人文精神的语言是没有魅力的。过去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但这个“外壳”是渗透着人的思想情感的,不是纯物质的。应当说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流动的轨迹,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科根本性质做如下限定:交际工具、文化载体。于漪老师进而解释它既有自然代码性质,又有文化代码性质;既有工具属性,又有人文属性。随之而来的是它所承载的究竟是何种文化实体。有人回答是“中国文化”。然而中国文化从内涵到外延都具有极强的模糊性,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交替嬗变,出路在何方更是众说纷纭。至于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做为专有名称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今它仍是世界文明追求探索的焦点。反观中国古典人文主义是将人置于人际关系中参照的,它强调人扮演社会角色,是群体分子而非个体形象。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仁、义、礼、智”四端,直至康有为呼吁“大同之道”,都在体现这种整体和谐倾向。而在价值观范畴主要体现在“内圣外王”、“儒道互补”的实用理性倾向,人的最高理想体现为“修、齐、治、平”的境界,最终归结为道德价值,以道统来抹煞人的自然属性。在现实生活中鼓励人们忍受不平等以博取道德的平等,如严复言“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土壤是小农经济的封建宗法制度,思想方式以单向性、趋同性为要,由此衍变成顽固的文化性格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系统,这在今天已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它的人文主义思想缺少自身难于消尽的不足,缺少足够的冲突、惨厉和崇高,一切都消融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中。而西方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沉甸甸的深邃命题。可见传统人文主义贯穿在教材中,对学生文化品格、人格的形成具有难以消除的障碍。它使学生养成一种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珍视人际关系,不敢冒险,轻视创新,轻视思辩,因而遏制学生天性的发挥,遏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高节奏是不相适应的。重视个性的培养,侧重求异思维的培养,注重思维心智整体功能的调动,养成其敢于发现、敢于创新的品种才应当是教材设置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教材的内涵实质,也是教学的基本内核。它需要消除西方文明人为物役的异化因子,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纯粹伦理主义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人文精神存在实体。做为文化背景,做为精神潜质,它对语文教材的现代化都具有异乎寻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