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教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案论文,正确论文,对外开放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要正确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鉴别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通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经济开放,思想也要开放,帮助学生破除旧观念,树立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的新观念,以提高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想
1.教学中,注重贯彻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精神。
2.教学中,密切联系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说理,引导学生破除旧观念,形成新思想,从而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对外经济关系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不是主观任意制定的,而是依据并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确定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国策。那么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正确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板书)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要实行对外开放,就不应该强调自力更生,坚持自力更生,就会妨碍对外开放。对吗?为什么?
(学生议论后归纳讲解)
1.把握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两个概念(板书)
我国的开放包括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是指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面向全世界,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及其它一切先进的东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在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前提下,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有计划地开发本国资源,挖掘本国潜力,合理地利用本国的资金积累和国内市场,发展民族经济。
2.要理解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内在的统一性在于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板书)
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民族自强的可靠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靠剥削和掠夺他国来发展本国经济,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外国力量来实现本国的现代化,特别是像我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资源条件,必须坚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正因为这样,所以,建国40多年来,我国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如果经济依靠外国,不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就无法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独立,就难于摆脱受人摆布的命运。因此,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坚持自力更生不意味着我国建设的一切需要都必须依靠本国力量来满足,不能把自力更生看成是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近代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满足本国的各种物质需要,那是不可能的,是做不到的。也不能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等同于“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为辅是必要的,但不能为主,只能为辅。争取外援不等于也不能代替对外开放,因为对外开放不仅局限于争取外援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对外开放涉及经济、文化、科学与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是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富强之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对外开放而取得成功的。二战后的日本、亚洲的“四小龙”等经济发展较快就是如此。从我国国情看,对外开放是我国克服困难,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引进了外资和先进技术,补充了我国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如果封闭只能导致停滞落后。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等同和对立起来(板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也要反对崇洋媚外,一切依赖外国的思想和行为。
(二)必须既要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讨论一个问题)在对外开放中,怎样对待资本主义?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后,归纳讲解)
第一,在对外开放中,对待资本主义,要坚持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就是要坚持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板书)
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因此,我们对待一切事物(包括对待资本主义)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克服和保留什么,批判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对待资本主义,既不能一概排外,也不能盲目崇拜,而是要既利用它,又抵制它。
第二,要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的东西(板书)
设问: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要提出学习、利用与借鉴资本主义的东西?
过去一个时期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只看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的一面,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利用的一面。这是不符合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是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一种“左”的倾向。事实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本身脱胎于资本主义,它的结构中就必然有许多同资本主义相类似的东西,特别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反映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许多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社会主义完全可以而且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更何况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和发展的先进科学与技术、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以及一定形式的精神文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和发扬呢?
又设问: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究竟可以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哪些有益的东西?
一是可以利用和借鉴它的资金、资源、技术、管理经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措施和方法。这些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用,本身无阶级内容。二是借鉴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中合理的科学的成份。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个理论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就其理论体系说是反科学的。另一方面要认识他们理论中那些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规律的东西,撇开它们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则值得我们借鉴。三是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中那些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内容。一方面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是反映资产阶级意志,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其中的许多法律是遭到劳动人民反对的。但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有些经济立法和政策,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生产发展,凡适合我国实际的,就可借鉴。总之,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板书)
我们既要看到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东西,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我们在利用中尽可能地克服弊端,使之获得最佳效益。具体来说就是:一要保持清醒头脑,分清是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摒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以及一切丑恶的东西。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是因为它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两种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在对外开放中,一方面要敢于大胆、充分利用,不要缩手缩脚,羞羞答答。另一方面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作法,盲目蛮干。要反对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的意识和行为。三是在对外开放中,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为此,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使我们的对外开放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要正确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做到坚持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有机结合,反对将二者关系割裂、对立起来;还必须做到辩证的历史的认识对待资本主义,既要利用它,又要抵制它。
思考与练习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