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懿[1](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在空间上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其编制过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城市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新兴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的典型案例与重要代表,其编制过程同样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纵观史今,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中苏联合指导下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特殊时局下的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从改革开放新世纪下的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发展新机遇下的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其编制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态,是整个城市现代发展光辉历程的有效见证,更是中国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源与流的实际印证。论文选取兰州市四版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程还原结合要点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特征分异、动力机制和价值评述三个方向展开研究,共包括九章内容。论文首先通过对文章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的界定,并在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之上,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力图全面挖掘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知往鉴今,为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指导。其次论文主要论述了兰州市城市发展概况与现状,全面回溯兰州市第一至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及编制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研究总结了每一版规划编制过程所呈现的特征与之分异情况。接着,通过界定规划编制动力机制的概念以及分析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取出影响兰州现代总体规划编制的“国家重大决策”、“地方发展诉求”和“城市发展周期”三个主要动力因素。再依照每一版规划编制时期分类,深入、详细地研究“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决策因素对于历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推动作用。同时,论文通过不同编制时期对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详实分析,探究了不同时期地方发展的主要诉求以及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作用机制。并参照城市发展周期理论与兰州市城镇化率的变化轨迹,对兰州市现代城市发展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再结合每一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分析,论述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对于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影响。最终,客观评述兰州市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影响与价值意义,并对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己见。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论文中的欠缺与不足,以期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补充。
张世超[2](2009)在《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矿产资源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我国也加入到了对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为了获得稳定的矿产资源,保证国家在全球矿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战略措施来推动本国企业在海外的矿业发展。在面临国内资源紧缺和海外激励竞争的情形下,探讨我国在海外的矿业发展战略问题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命题。本文以我国企业到海外开发利用非能源类矿产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西部矿业集团海外拓展为分析说明的实例,在调查我国国内矿业发展形势和开发海外矿业现状、阐述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和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理论指导、对比发达国家矿业企业发展和不同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开发特征、风险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的企业战略,并以国内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了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第二章分析了全球矿业发展形势和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必然性、可行性、有利性。第三章分析了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风险。第四章分析了非能源类矿产资源的世界分布和我国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拓展主要目标区域的矿业投资环境,并分别从海外非能源类矿产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角度和矿业投资环境的角度探讨了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分析研究了海外非能源类矿床技术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并在对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矿业拓展的主要经济环境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第五章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基础理论,列举了影响我国海外矿业拓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分析研究国际跨国矿业公司成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与组织模式、前期投资风险管理、融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拓展战略。第六章论述了海外非能源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并从其西部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案例出发,采用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文章针对我国企业海外非能源类矿业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可能存在的风险、世界非能源类矿产的分布特点和主要投资目标区域的矿业投资环境状况以及我国从事非能源类矿业拓展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障碍所在,提出了我国从事非能源类矿业拓展的企业应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到非洲和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去开发矿产,并积极参与其它地区的矿产开发;目前应尽可能优先选择拓展区域最具潜力的矿床进行开发,尽量避免选择开发一些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矿床;企业可采取事先调查、事先规避、做好风险的分析评估工作、选择好投资项目、加强与当地企业和银行的合作、采取企业强强联合、建立和培养一支矿业项目运作队伍等措施来控制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模式、企业战略联盟、项目前期调查团队化和专业化、投资决策程序化、开发利用紧缺矿产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本土化经营、半封闭式管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战略和策略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文章通过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实例分析,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模型,并经过验证,认为该模型的风险评估结果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
张广东[3](2006)在《中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称中钢集团,英文缩写SINOSTEEL)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多年来,中钢集团利用国内国际的市场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由创立之初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目前主业突出、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多年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受种种因素影响,也在组织结构、竞争实力、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企业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就必须重新研究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 本文结合中钢集团的企业实际,采用环境与能力分析、五力模型、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研究等方法,从多个层次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企业目前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进而研究制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思路、方法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等;第二部分是中钢集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过程,以期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第三部分首先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出发,对企业生存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未来宏观环境发展趋势的认识。随后对企业生存的行业环境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即结合中国钢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通过“五力模型”,对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认识;第四部分是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分析,通过企业优劣势的分析,力争理清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五部分是全篇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前面所有各部分的分析论证,最终提出了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描述、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企业发展目标,按“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了2006年-2008年中期发展战略的调整重点和实施要点;第六部分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建议;第七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结束语,重述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此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周菊秋,孔昭庆[4](2005)在《迎接我国钨工业和协会工作更加美好的明天》文中提出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的热潮中,在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征程的形势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中国钨业协会成立20周年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无比豪迈。我们深深感到振兴钨业任重而道远, 肩负着的历史使命艰巨而光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纪念中国钨业会成立20周年, 总结和回顾我国钨工业在飞跃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和回顾中国钨业协会成长和进步的历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孙志阳[5](2000)在《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文中研究说明
二、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历史回溯 |
2.1 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1.1 历史上的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1.2 现代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年) |
2.2.1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3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 |
2.3.1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3.2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4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 |
2.4.1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4.2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5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
2.5.1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5.2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3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
3.1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1.1 前期自我探索型编制方式 |
3.1.2 中苏联合规划主体与两地编制方式 |
3.2 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2.1 挫折波动下的编制背景 |
3.2.2 国防需求下的规划目标 |
3.3 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3.1 改革思想方针下的编制背景 |
3.3.2 法律制度影响下的编制体系 |
3.4 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4.1 规划编制工作的新机遇 |
3.4.2 多元规划主体与新方式 |
3.5 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
3.5.1 历版总规编制特征的分异轨迹 |
3.5.2 历版总规编制不同特征的主要分异情况 |
3.5.3 总规编制特征分异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
4.1 动力因素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
4.1.1 动力因素的概念内涵 |
4.1.2 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
4.2 城市规划编制动力因素概念的界定 |
4.2.1 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
4.2.2 城市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
4.3 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
4.3.1 城市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服务对象与编制目的 |
4.3.2 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诉求的实施途径与趋势导向 |
4.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 |
4.4.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条件 |
4.4.2 国家重大决策是规划编制的直接动力 |
4.4.3 地方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根本动力 |
4.4.4 城市发展周期是规划编制的内生动力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家重大决策支持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5.1 “156项工程”、“八大重点城市”与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
5.1.1 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定位 |
5.1.2 “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的确立 |
5.2 “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与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
5.2.1 国防需求导向下的“三线建设” |
5.2.2 “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下的经济发展 |
5.3 “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
5.3.1 “西部大开发”向西发展战略下的城市转型 |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
5.4 “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与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
5.4.1 “国家级新区”的确立 |
5.4.2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机遇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自主发展诉求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6.1 第一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1.1 新中国成立前后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1.2 快速建设新兰州的发展诉求 |
6.2 第二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2.1 计划经济中后期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2.2 恢复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诉求 |
6.3 第三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3.1 二十世纪末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3.2 城市转型的发展诉求 |
6.4 第四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4.1 新世纪初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4.2 疏解城市压力的发展诉求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7.1 兰州现代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
7.1.1 城市发展周期理论基础 |
7.1.2 兰州现代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与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
7.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与第一版总规编制 |
7.2.1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分析 |
7.2.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3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与第二版总规编制 |
7.3.1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分析 |
7.3.2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4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与第三版总规编制 |
7.4.1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分析 |
7.4.2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5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与第四版总规编制 |
7.5.1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分析 |
7.5.2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6 本章小结 |
8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评述 |
8.1 第一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1.1 苏联模式的引入和规划编制的创新 |
8.1.2 城市功能分区与格局的确立 |
8.1.3 城市发展基调的奠定 |
8.2 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2.1 纠正城市错误,促使规划复苏 |
8.2.2 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中的误差 |
8.3 第三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3.1 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
8.3.2 城市发展的正确指引 |
8.4 第四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4.1 城市性质的重大调整 |
8.4.2 编制方式的优化升级 |
8.5 对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启示 |
8.5.1 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有效推动规划发展 |
8.5.2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贯彻落实发展计划 |
8.5.3 明确地方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发展方向 |
8.5.4 遵循发展周期规律,促进城市良性循环 |
8.6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9.4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与研究现状 |
1.2.1 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 |
1.2.2 矿业海外拓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
1.3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国家发展战略 |
1.3.1 国家现行的矿业发展战略 |
1.3.2 国家现行的矿业海外拓展战略 |
1.3.3 矿业海外拓展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 |
1.4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1 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必然性研究 |
2.1 全球矿业发展形势 |
2.1.1 全球矿业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
2.1.2 全球矿业当前发展形势 |
2.2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必然性分析 |
2.2.1 我国矿产资源状况 |
2.2.2 我国矿业企业发展形势 |
2.2.3 全球矿业竞争形势 |
2.3 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具备的外部条件和有利性分析 |
2.3.1 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具备的外部条件 |
2.3.2 矿业海外拓展的有利性 |
第三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特性与风险分析 |
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特性 |
3.1.1 矿产资源特性 |
3.1.2 矿产资源开发特性 |
3.1.3 矿业投资特性 |
3.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
3.2.1 投资环境风险 |
3.2.2 市场风险 |
3.2.3 项目资源质量与开发技术风险 |
3.2.4 资金风险 |
3.2.5 管理风险 |
3.2.6 非产品市场竞争风险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分析 |
4.1 前言 |
4.2 世界非能源类矿产资源分布 |
4.3 基于非能源类矿产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海外拓展区域选择战略 |
4.3.1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矿种选择 |
4.3.2 基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选择分析 |
4.3.3 基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 |
4.4 基于矿业投资环境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选择战略 |
4.4.1 国外对矿业投资环境的评价 |
4.4.2 基于投资环境的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 |
4.4.3 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主要目标区域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4.4.4 基于矿业投资环境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 |
第五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研究 |
5.1 前言 |
5.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及启示 |
5.2.1 企业核心能力内涵 |
5.2.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流派 |
5.2.3 企业核心能力基本特点 |
5.2.4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启示 |
5.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发展和组织战略 |
5.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
5.3.2 非能源类矿业企业海外拓展方式战略选择 |
5.3.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组织战略 |
5.4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管理与对策 |
5.4.1 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理论分析 |
5.4.2 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管理与对策 |
5.5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融资战略研究 |
5.5.1 矿业融资方式 |
5.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业融资方式选择 |
5.5.3 矿业项目融资规模的确定 |
5.5.4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融资策略 |
5.6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战略 |
5.6.1 企业海外拓展管理失控现象分析 |
5.6.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战略 |
5.7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的实施 |
5.7.1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实施的步骤 |
5.7.2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六章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与实例分析 |
6.1 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6.1.1 传统风险的特征 |
6.1.2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与程序 |
6.2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识别 |
6.2.1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 |
6.2.2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 |
6.3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 |
6.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特点 |
6.3.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 |
6.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矿业企业海外拓展项目风险控制实例分析 |
6.4.1 矿业企业与海外相关投资项目概况 |
6.4.2 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6.4.3 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实例分析 |
6.5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 |
6.5.1 投资风险管理控制的方法 |
6.5.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的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思路和方法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钢集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
一、中钢集团发展史的简要回顾 |
二、中钢集团具体的发展过程 |
第三章 中钢集团的战略环境分析 |
一、世界经济形势现状与展望 |
二、钢铁业现状分析 |
三、中钢集团的竞争结构分析 |
第四章 中钢集团的资源与能力分析 |
一、中钢集团的发展现状 |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
第五章 中钢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 |
一、企业战略定位与战略描述 |
二、企业发展指导思想 |
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
四、2006-2008年发展战略调整重点与实施要点 |
第六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
一、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二、战略顺利实施的几点建议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王思懿.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 张世超. 中南大学, 2009(02)
- [3]中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张广东. 山东大学, 2006(12)
- [4]迎接我国钨工业和协会工作更加美好的明天[A]. 周菊秋,孔昭庆. 纪念中国钨业协会成立20周年专集, 2005
- [5]奋进中的湖南铁合金厂[J]. 孙志阳. 中国经贸导刊,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