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展论文_陆玲钦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展论文_陆玲钦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民医院 广西上思 535599

摘要: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气管切开术已经成为一种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临床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重病的一项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患者在气管切开后,气体直接吸入气管,肺部气体直接与外界相通,使患者的气道防御屏障彻底遭到破坏,极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报道指出[1],气管切开术后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其感染率的93.8%。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感染;护理进展

患者在治疗中,气管切开后,吸入的气体不经过湿润和过滤等过渡阶段,被患者直接吸入,对患者的气道粘膜损害比较严重。细菌也能长驱直入进入呼吸道,比较容易引起患者术后感染。切开的伤口在空气中也易受细菌感染。细菌在患者吸痰后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而言,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意义重大。本文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一、护理管理

刘向业[2]认为在气管切开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要从人为因素来控制。首先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感染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感染有高度的认识,能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并在手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医院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合理的分配感染病区的工作任务,备好基本抢救药品,加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基础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二、呼吸道护理

1、气道的温化和湿化

气管切开术对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破坏严重,同时清洁机能也受到可阻碍。气道的加温和加湿功能也逐渐消失。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水分损失非常严重,每天比正常人呼吸道水分至少多丢失850ml[3]。同时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的水分也在过度丢失。如果此时不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和加湿处理,就会导致患者吸入的气体过于干燥,进而引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部扩张能力失调和气道阻塞等。所以,对气管切开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温化和湿化对患者预防感染非常重要[4]。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管内滴注湿化法,使用输液管将湿化气体以静脉输液的方式去除空气,去掉针头,套入气管套内进行固定,将湿化液体以每时平均10ml的速度持续滴入气管,每天平均注入量为210ml [5]。(2)氧气雾化吸入湿化法。用湿化液(无菌蒸馏水或配比合理的氯化钠溶液)10ml从气管切开处雾化吸入,每天四次,六小时一次最为合理[6]。人体吸入的湿化液的平均温度应该保持在35摄氏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同时,患者吸入的气体的湿度也应控制在95%-100%[7]。

2、痰液吸引

痰液的吸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吸痰的时机,临床研究表明,吸痰不宜间隔时间太长也不宜太过频繁,一般以2h/次[8]。间隔时间长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影响患者恢复,太过频繁会对患者的气管造成损伤。所以,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如果发现患者有呼吸不畅、咳嗽有痰或者呼吸机压力升高等症状时应该及时给患者吸痰。第二,选择正确的吸痰方法,在给患者吸痰时首先应该采用无负压的吸痰管缓慢插入套管深部,同时刺激患者喉部,让患者能够将肺底的痰液完全的咳出来,护理人员也可以在患者吸痰前,对患者采取2min左右的纯氧吸入,使患者能够在吸痰过程中不至于出现缺氧现象,同时也能保证患者能够将痰液彻底吸出,在吸痰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缓慢将吸痰管抽出,在此过程中,应该避免患者气管粘膜损伤导致患者的剧烈咳嗽。在吸痰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吸痰,即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咽部、口腔以及鼻腔内的痰液[9]。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带人气管内。第三,加强患者的翻身和拍背,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对患者定时的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2h/次,在拍背是采取正确的拍背方式,从患者的下向上,左右两侧分别拍3-5下,使支气管振动,这样这有助于患者的痰液及时的排出,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10]。

三、管道护理

1、内套管消毒

内套管消毒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工作。首先,注重内套管的消毒时间与方法。依照医学传统惯例,内套管消毒一般使用煮沸法,但是煮沸消毒法所耗时间较长,一般最少也需要25分钟。目前,护理界的一些护理人员研究出了戊二醛浸泡法作为管道护理的新方法,戊二醛浸泡法比传统煮沸法耗时短,而且杀菌作用明显,相比于传统消毒方法更有优势。还有一些护理人员采用0.25%的碘伏溶液进行消毒,碘伏溶液的刺激性小,清洁功能比较强,碘伏消毒法也比传统煮沸法具有科学性。其次,内套管的消毒次数也应严密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护理过程中,内套管消毒的次数每天平均3次,研究人士发现,内套管每天消毒4次比消毒1次预防患者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好很多。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患者内套管的消毒次数。

2.外套管口的护理

套管口双层纱布覆盖是外套管口护理的常规方法,纱布覆盖对患者吸入体内的气体有过滤和湿化作用[11]。但是纱布覆盖法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纱布覆盖容易造成患者痰液反流,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国内护理人士自制护理支架克服了套管口覆盖纱布的缺点。护理支架的作用原理是: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套圈套在套管口的周围,然后在上层套圈上覆盖双层纱布,临床试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双层纱布覆盖法的特点。

3.伤口的换药

传统的伤口换药法是用75%的酒精消毒伤口,然后给患者进行换药处理[12]。但是,目前护理人士发现,3%的双氧水比酒精的消毒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预防伤口感染[13]。常规用于伤口处的敷料为蘸油的凡士林纱布,但是凡士林纱布透气性能差,切口周围的引流受到严重阻碍,如果切口周围的分泌物不能得到有效清理,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切口感染风险较大。但是,目前护理用庆大霉素浸润纱布,然后敷于切口上,有效地避免了凡士林的缺点。临床疗效观察证明,庆大霉素浸润纱布法有效地降低了下呼吸道的感染率,对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有重要作用。

四、感染质量的把控

在感染质量的把控中,护理人员要严格实施消毒管理制度,在手术前必须洗手,手术要在无菌过程中进行,同时佩戴口罩和帽子,使用的所有医疗器械要严格进行消毒[14]。在手术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洗手,防止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准备有空气净化设施的病房,或者让患者单独在一个病房中,这样有利于患者有效的控制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定期进行消毒,同时限制患者探视的次数,这样能够有效的进行感染质量的把控。在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痰培养,根据病理学检查,寻找患者的药敏反应,并对症使用抗生素,这样有利于控制患者产生耐药性[15]。

五、结束语

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同时能够对自身感染意识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并且在护理技能上加强培训,使得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在气道的加温、湿化,吸出气道痰液以及管道的护理上具有极大的改进,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快的退出导气管,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了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但是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要能够彻底的控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1]甘晓,刘向业,张东波.重型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7(24):254-255.

[2]温春娣,刘向力,温馨,余婵真,杨海涛,金林萍.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06(02):678-679.

[3]史敏,陈丽英.护理人文关怀在ICU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12):569-570.

[4]许小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综合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01(07):142-143.

[5]钟惠梅,梁素娟,黎银英,卢润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不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01(12):375-376.

[6]季丽红.浅谈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04(11):476-477.

[7]宁秀丽.系统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1(15):1120-1121.

[8]姜菲菲,阎艾慧,郭星,王琰,姜学钧.气管切开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并发症分析[J].山东医药,2014,48(24):847-848.

[9]成书华.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综合分析研究[J].中外医疗, 2014,33(14):487-488.

[10]洪阳.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02):78-79.

[11]蔡佩浩,孔令军,邱锋,龚立,许乐宜,王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05(12):364-365.

[12]许宛玉,张倩.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04(21):269-270.

[13]柴艳华.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02(14):876-877.

[14]吉小兰.气管切开术并发症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6(11):578-579

[15]王令焕,王秀珍,徐梅,刘大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颈胸部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10(07):257-258.

论文作者:陆玲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展论文_陆玲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