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规划工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走向,在相应区域内对土地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适用范围进行长期的计划与安排,从而保证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土地规划是土地分配需要遵守的原则,科学、完善的土地规划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土地的效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
1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的农业用地呈分散式的分布特点。例如,当前很多的农用耕地分布在山地或者丘陵地带,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众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强度都非常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非常的艰辛,于是,农民转让农用土地经营权的愿望非常强烈。另外,很多地区的农村为积极有效发展自身的经济,也会在农村的土地上建设各种加工企业,很多加工企业都是城市生产链淘汰的高污染以及高能耗企业,这些工业产生的污染废料和废水等渗透到土壤当中,在带给当地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农用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2土地利用形式不合理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水平能够通过土地利用形式展现出来。目前,由于农村地区没有形成先进的发展规划,尤其在农村住宅建设方面,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因此农村居住点存在过于分散等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自建房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房屋建设位置过于散乱,房子的朝向、高度存在巨大差异,并且私搭乱建和乱圈乱占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村庄的形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1]目前,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很多村民选择在城市买房落户,农村的老房子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并且很多闲置的房子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变成危房、破房,影响农村环境,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3土地管理部门对农村土地使用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当前的土地管理部门始终坚持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理念,在区域内实行总量平衡尽量协调监管的原则,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土地转让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条例的不完善,在企业的经营中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在躲避政府部门监管的情况下,违规操作和使用土地资源。以农村房屋建设为例,正常的房屋建设审批应该是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流程进行,但是仍存在私建房屋的情况,而且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管理和处罚,导致民间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难以落实。
2改善土地管理有效措施
2.1完善农村土地规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对土地的用途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前主要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3种。法律中要求我国公民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且严格限制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同时对建设用地的总量进行控制。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使用土地之前都需要明确法律中的相关要求,并且按照相关的管理办法办理用地手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允许且没有擅自使用土地、利用土地的权利。在开展土地规划工作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土地的调查工作,明确土地分部情况,并根据实际资源分布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利用方案,充分发挥土地本身的价值,保证耕地受到保护,保证建设项目开展的合理用地需求,通过科学完善的土地规划,促进当地土地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用地的补贴投入
农村土地发生大规模流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利用农业用地从事农业生产无法获得理想的经济收入,因此,很多农民积极转让土地外出打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此现象,积极对农业生产用地增加补贴投入,这样既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又能适当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最终有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2]。
2.3强化利用形式,提高村镇规划水平
首先,需要统一规划管理农村现有土地,并且对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严格控制,具体的利用形式要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且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确定符合村庄发展的整治计划。同时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住宅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布局的科学性,尽量采用集中建设的方式。为了保证利用形式符合实际情况,土地规划人员要到基层走访调研,明确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农村社会文化、民族风情,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实际作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
2.4明确集体所有土地的利用
在针对集体所有土地的规划与利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最大利用,不应过分死板,使村民对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抱有极低的期望值从而导致集体所有土地无法达到合理、充分的使用。在具体的利用与规划中,及时了解村民对集体所有土地利用的想法,结合相关政策与规定作出灵活的应对从而提高土地市场的资源配置。
2.5加强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
首先,在推进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应加强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层次上达到对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高度认可才能发挥其在具体的农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积极作用。此外,需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吸收与培养,为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推进奠定坚实的人才与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需不断优化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录入。
2.6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
通过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能够有效保证农用地不被侵占,并且能够满足农村建设项目的需求。同时,通过审批也能对农村各个种类用地的总量进行控制,保证土地规划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合理性。另外,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还能避免土地管理人员忽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长远发展,并且在保证农用地面积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也有显著作用。由此可见,在开展用地管理及审批工作中,需要避免顾此失彼问题的出现,要仔细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保证用地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生态发展规律以及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并为土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7构建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建设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体现其在建设发展中的价值。[3]此外,还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了解各地的土地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使农村土地管理变得规范。制度需要由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在推进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群众工作,有效落实管理工作。
结束语
在所有不可再生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所有资源的基础,如果丧失土地资源,农民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其中,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资源作为保障,只有农业生产获得平稳和安全的发展,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生存需求。我国实际可用于农业生产耕种的土地资源很少,农业土地资源十分紧张。随着工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污染与破坏,农业生产可用土地资源数量锐减,对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和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继明.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山西建筑,2015,41(36):17-18.
[2]蔡璇.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1):139.
[3].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农村经济,2015(02):40-41.
论文作者:黄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土地论文; 农村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集体所有论文; 农村土地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