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719300
摘要:液压支架是煤炭开采中必不可少的综合机械化设备,是采煤设备的重中之重。液压支架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产生支撑力并实现自动移设来进行顶板支护和管理的一种液压动力装置,是综合机械化采掘作业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由于液压支架工作环境恶劣,经常超负荷作业,使用频率较高,所以出故障率高,质量维修就成了一个重大难题,故如何做好维修过程质量行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维修过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等三方面来阐述维修过程质量行为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液压支架维修过程全面质量管理
液压支架的发展及使用情况
1954年英国首次研制出垛式液压支架,法国紧随其后研制的节式液压支架代替了木支架和金属摩擦支架,开辟了采煤作业面支护设备的技术革命。自此以后液压支架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有前苏联研制改进的OMKT型掩护式支架,解决了支架端距变化的问题,开辟了液压支架设计的新时代,有前西德赫母夏特公司开发出掩护式支架,最大高度为6m。为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煤炭局首先提出研制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最先将电液控制液压支架用于长壁工作面的是澳大利亚的科里曼儿煤矿。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液压支架的研制工作,基础条件差,一切从零开始。但经过三次大规模地引进国外支架,尤其是第三批引进了当时西方国家较为先进的综采设备100套,支架的参数和性能比以往进口支架有明显提高,发展到现在,我国液压支架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已积累近20年的实践经验,总的看来偏重于架型结构的研究工作,并投入较大的科研力量,但对于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的开发工作尚处在比较薄弱的状态。
液压支架质量维修难点
液压支架是煤炭开采工作面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型综采设备,更是井下工作的安全保障,液压支架的质量关系着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对井下员工的生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但它的维修一直存在种种困难。
液压支架维修频率高
液压支架主要用于煤炭开采作业面的支撑,煤灰多、腐蚀强、承压大,作业环境条件较差,极易出现故障,所以每隔一定的过煤量就得拆解维修。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工作,支柱容易出现严重倾斜、油缸漏液窜液、阀组窜液、结构件变形等问题。需要经常更换立柱、各类阀板的阀芯,拆解清洗反冲洗过滤器等。所以维修频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液压支架维修费用大
煤炭采掘整个作业面都需要液压支架支撑,需求数量巨大,一旦开始维修都是批量性的,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例如某煤炭公司一次性需要对123台ZY8800/16/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大修,预计大修费用达一千万以上,且不包含整套设备回撤、安装等费用。如果加上这些费用,那将是一笔更大的支出。故使用周期短,出现质量问题都是批量性的,拆解维修费用很高。
支架维修需要全面质量管理
液压支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特性原因,经常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维修,而且维修过程繁琐、费时耗财,严重影响煤炭采掘效率。这就需要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从源头、使用过程、维修过程全面加强控制,提高液压支架维修质量,保障支架使用周期尽可能延长,减少支架维修的频次。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控制影响工作质量全过程的各种因素,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系统的管理活动。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体现在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
全面性
液压支架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而液压支架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受企业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对煤炭企业内部条件来说,情况错综复杂,多种多样,有资源变化因素,生产条件因素,劳动组织因素,资金状况因素,工作者心理因素等等,如煤炭企业生产条件差,液压支架还没到正常保养维修期,需要保养维修的时候,恰巧企业资金不足,无法雇佣维修公司进行拆解维修,就会大大缩减支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环境影响也是很大的。如:维修费用变动因素,技术手段因素等等。只有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才能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消除各种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全过程管理性
由于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必要前提,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求质量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根据液压支架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原则。如前所述,液压支架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担负着保障采煤工人生命安全的责任,那么从液压支架的采购到安装使用,再到后续周期性的维修,都需要加强质量管理。首先确保采购的支架质量有保障,其次安装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保养,采煤生产现场环境条件差,支架立柱是主要的支撑部件,还有其他零部件也都是液压传动系统,对密封要求比较高,以免灰尘、杂质等进入液压缸,所以要经常清理设备上、供液源头可能造成密封受损的灰尘,做好保养工作。最后是支架的维修工作,需要及时有效进行,不能各种理由推后,那样只会减少支架的使用寿命。只有把工作质量落实到位,才能实现全过程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全员参与性
全面质量行为管理离不开全员参与,而且必须得全员广泛参与。企业的每项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全员参与性的质量管理,就是使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按着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质量标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完成质量管理的任务。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液压支架的质量管理需要落实到各个部门人员身上,绝不仅是设备、质量部门的责任。首先支架及相关配套设备采购时需要采购部门把好质量关,安装人员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安装。其次在使用过程中,煤炭开采工人一旦发现液压设备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在质量事故发生前,做到防范于未然。最后在定期的维修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给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如实反应液压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哪里出现了异常情况,比如哪台支柱出现了倾斜、油缸漏液窜液、结构件变形等问题,这样维修人员就有针对性,极大缩减了维修时间,降低了因维修不及时带来的采煤效率和产量影响。
四、总结
全面质量管理是现行企业越来越青睐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这种质量管理积极有效调动整个煤炭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针对液压支架的维修质量,从源头就开始控制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反馈质量问题,定期拆洗、维修后做好维修记录,并跟踪后续使用质量,只有严格作业过程质量行为管理管控,为质量实体的形成和保证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液压支架安全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1]王金华.中国高效综采技术装备的现状与发展[J].煤炭机电.2002.6
[2]神华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生产设备技术特征手册[S],2009年
[3]王文瑞.王洪镇.焦保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年
论文作者: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支架论文; 液压论文; 质量论文; 煤炭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