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梅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梅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作为我国特有的花卉,多年来,在生产栽培方面一直没能够引起重视。以至于在全国各地找不到大量用于建园用的大规格梅树。现在,梅花成了我国目前唯一取得国际登录权的花卉。随着国际间花卉业的不断交往,越来越多的国外客户开始看中中国的梅花。加上科技园区,生态旅游园,公园特色园的建设需求。梅花将作为高新特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梅花的生态习性及生长规律。
梅花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低温。现已有几十个抗寒性强的品种能在三北地区陆地越冬。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梅最怕涝,如遇大量积水,常易烂根致死。梅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冬季过于干燥常易落蕾。北方早春的干风常造成生理性干旱,使部分枝条干枯。所以北方忌栽在风口处。梅花性喜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二、园林栽植与盆景及切花栽培
1:园林栽植:露地定植梅花,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之地。定植时间,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淮河以南可 于冬季以前栽植,有利于梅花提前扎根生长。北方干旱地区,可于春天栽植。提前购进的苗木先用沙土培埋假植,待土壤解冻后方可栽植。栽植前要挖好树穴,混施积肥,若土壤过于粘重,须在树穴内加细沙石、碎桔杆或煤灰等,以利于排水。栽植前须将过长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条件的最好将根系沾泥浆后栽植,泥浆内可加入生根粉、多菌灵、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栽植深度以与原苗木地平处相同。栽后浇透水,小苗留50-70厘米剪截。在北方栽植的大树,枝条应尽量多剪去一些,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为防止大风吹摇,可用竹木竿三角固定。北方寒冷地区头两年上冻前要适当培土保护,驯化几年后便可解除防冻措施。
2:盆景栽培:盆栽梅花依据大小分大型古梅桩及小盆景。古梅盆景是用野生梅桩嫁接栽培品种,经多年培育而成。小盆梅是由小苗培养而成。梅花小盆景,培养快,成本低,能够做到批量生产。加上包装运输容易,所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培养小盆梅,首先要选易于形成花芽,开花繁密,同时兼顾花香、色艳的品种。如小红朱砂、小绿萼、变绿萼、白须朱砂、粉红朱砂、粉皮宫粉、虎丘 晚粉、南京红、南京红须、桃红台阁、丰后、纪念及美人梅等。首先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将小苗栽植于大田。然后进行嫁接,根部整型,修剪培育。经过2到3年大田培养,然后再于冬季或早春起出上盆。盆土宜选用含腐植质的腐叶土,也可加些园土及细沙,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上盆时依据小梅桩的形状再修剪根系及枝条,做到以最佳观赏角度上盆。
三、水肥管理
1浇水:梅花整个营养生长期,都需要足够的水分。合理供水,
才能使梅花生长良好。梅花虽然耐旱性较强,但严重缺水,也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北方寒冷地区,梅树常因土壤缺水而造成生理性冻害。因此,冬季更要注意保墒。春天至初夏还要浇水防旱。
2施肥:梅花较耐贫瘠,一般不需要施肥过多,过多则枝叶徒长,花芽不易形成。但是,过少会引起生长不良。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花芽分化前以氮肥为主。可施腐熟的人粪尿和豆饼水,也可加施少量尿素,以10天左右施肥一次为宜。7至8月份,花芽分化后,以施磷、钾肥为主。如过磷酸钙、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等。每月施肥2-3次。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喷施。
四、整枝修剪
梅花萌芽力强,易抽发过多分枝,如任其生长,会造成树冠内枝条杂乱,通风透气性差,影响花芽的形成。而且容易滋生病虫害。所以不论地栽或盆栽,合理整枝修剪,能使梅树生长健壮,树形美观,花繁叶茂。
五、梅花的繁殖
梅花可用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等法繁殖。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组织培养也进入梅花的科研生产领域,离体组培,繁殖系数大,生产周期短。结合无土栽培,可生产无污染,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及梅花小盆景,能更顺利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六、病虫害防治
梅花的病害,主要有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光照、温度、水份和肥料等的过多或过少,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等。此类病害不会相互传染,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如卷叶、日灼伤、黄化病、枯稍和淹水落叶等。主要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改善栽培环境进行防治。传染性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及病毒等引起。常见的有炭疽病、褐斑穿孔病、白粉病、流胶病和根瘤病等。防治方法,通常是在发芽前,树杆枝条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及白菌清等。生长季节喷甲基托布菌、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防治。
总之,梅花的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同时结合生物、化学及栽培条件进行综合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以减轻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地址:山东沂源国际梅品种登录中心生产基地
邮编:256100
电话号码:0533-3240228
电子邮件:tengjiao@meiflower.cn
联系人:周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