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建工程中的砼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为武

探究土建工程中的砼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为武

宿迁市荣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通常来说,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对混凝土抗裂的能力以及强度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的时候,其中掺合剂、水泥、骨料等原料的配比以及原料质量把握,还有对施工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混凝土的生产的过程,这些对于最终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是起到了决定作用的。熟悉和了解每个环节中技术的主要部分,就实际与理论两个方面展开,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水平能够有所提高,保证土建工程相关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应用

1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配合比

就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截面面积、水泥用量以及内外温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体积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纹问题,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大小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则难以保证工程耐久性和强度要求。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部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施工人员投机取巧的情况,混凝土配合比操作行为不规范,仅仅依靠感觉和经验来进行施工操作,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2混凝土的拌制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并未对拌制材料进行精准的重量核算和控制,此种情况下导致混凝土拌制加水过多的情况比较明显,在混凝土硬化后,其内部残留较多的水分,导致混凝土内部残留多余气孔,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与此同时存在混凝土拌制时间不适宜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出现易和性不够且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1.3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模板质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总体性能。但就施工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问题,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若过早拆模,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难以与钢筋实现有机的结合。而振捣的时间、频率等也会对混凝土的密实性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威胁着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2.1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原材料的选用必须严把质量关,如水泥强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也会致使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要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首先是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掺合料、集料和外加剂,这些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使水化过程得以延缓,从而使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降低和易于控制,避免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温缩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其次是通过掺入适当的掺合剂和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拉伸效果,减少由于收缩所导致的变形。

2.2 严格控制配合比

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才能让混凝土具有好的和易性,不会发生离析的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构筑物由于混凝土发生离析发导致的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经过反复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进步,研究出最佳配额和比例,保证安全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配合比例,不能盲目的随意配置,以免造成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配合比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施工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搅拌。

2.3 加强混凝土搅拌管理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所有搅拌机都必须配备水表,绝对禁止凭经验靠感觉来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必须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许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要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检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尽量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对混凝土搅拌的影响。

2.4 加强混凝土浇筑控制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不但影响土建工程外观,而且对整个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模板检查,重点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以及模板刚度是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因为机械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量不均匀的状况,尤其是较高层的混凝土浇筑中,由于长管输送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缺陷,例如孔内存有大量碎石黏土等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构件混凝土不能完全固化成一个整体,从而影响浇筑的质量,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当缩短,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注意天气与早晚温差的变化,绝对避免因工期等其他因素出现在室外温度过低或降雨雪时施工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模板不能有空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2.5注重施工缝技术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受到技术和人力等各个因素的限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不同时间的暂停阶段,这个时间段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如果对工程继续施工,会造成混凝土的新旧结合度较差,从而导致土建工程承载能力差。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暂停的期间应该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选择不可以盲目的进行,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和建筑的结构来进行设定,同时需要在承载能力较小的部分设置施工缝。

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养护的要点

3.1 控制温差

混凝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做好温度差的控制,还要注意到混凝土本身所使用的材料。土建工程中混凝土养护常常使用循环水管冷却、温度钢筋表面覆盖以及蓄水养护等多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周围以及中心的温度差,避免出现过高的温度差导致混凝土质量的下降。

3.2混凝土早期养护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要利用覆盖的养护浇水等方法,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保湿处理,有效的避免受到日晒、风吹等造成的湿度不够致使表面出现裂缝的出现。保湿处理的时间应当维持在 14d 以上,在达到48h 后通常会将混凝土外部的侧模拆除,在拆除后要注意不可以利用草木类的东西对其进行覆盖,否则会产生颜色的渲染,带来永久性的黄色污染。可以选用无色的透明塑料进行密封覆盖。时间一般要超过两个星期。

3.3混凝土的常规养护

在初期养护后,后续的常规养护需要对混凝土进行 21d 左右的全湿养护,持续三个星期以上的时间,直到混凝土表面定型为止。

结束语

我国的土建工程在近些年来高速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相应的很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欠缺、施工过程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很多重要的施工环节遭到了忽视,造成很多经济的损失,施工效率的降低,甚至还会带来工程施工事故。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还要减少成本的投入,提升施工的效率,确保技术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志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

[2]赵永涛.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5

[3]刘玉霞.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5

论文作者:熊为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探究土建工程中的砼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为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