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涌水渗漏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对隧道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使隧道结构得到完善和加强,需要采用有效的技术进行处治和预防。本文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涌水渗漏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处治技术和预防技术。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涌水;渗漏
引言
高速公路的隧道涌水渗漏问题对隧道的结构以及车辆的安全等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危害了社会发展,涌水渗漏问题还会使隧道的混凝土遭到腐蚀,导致结构被破坏,同时涌水渗漏还会使隧道的周围岩体发生变形。由于隧道的渗水中具有侵蚀性的物质,对隧道的结构有着严重的破坏,使衬砌的承载性降低。为了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提高,解决涌水渗漏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进行改善,并且加强预防,使隧道能够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1隧道渗漏水原因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防排水技术效果较弱,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隧道的排水设计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还包括材料老化所引起的隧道结构质量下降,施工中衬砌不严密也会导致隧道结构在使用中出现涌水渗漏。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中发生涌水渗漏问题的位置主要在地质条件较差的环境,在排水设施完成之后,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隧道结构的涌水渗漏问题逐渐加重,周围的岩体条件以及水文情况等都出现了变化,这对隧道的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涌水渗漏问题的产生。衬砌沿着施工缝发生开裂,混凝土结构由于环境的作用出现变形等现象也是隧道涌水渗漏的原因,地下水通过开裂的部位渗漏到缝隙中。
2隧道涌水渗漏水处治流程
首先需要进行隧道工程建设的环境资料分析,对地质遗迹水文等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合国内外的涌水渗漏处治技术资料来了解技术详细内容。之后对现场进行检测,针对涌水渗漏的水点进行分析,包括渗水量以及来源等相关信息。通过检测之后进行试验,根据渗漏的情况和特点,结合技术规范对现场进行试验,选择合理的方法对现场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现场的试验结果详细分析,选择有效的技术进行处治,将渗漏水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处治设计,结合处治设计对现场进行施工,针对涌水渗漏的位置选取恰当的施工工艺,科学的将涌水渗漏进行处治。
3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
3.1堵水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涌水渗漏有着严重的影响,需要通过围岩以及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涌水渗漏处治。隧道中主要出现的涌水渗漏方式包括浸透、滴漏以及涌流、喷射这四种,根据隧道涌水渗漏处治的技术经验,对各种渗漏水病害进行科学合理的处治,方法如下:浸透的情况下,漏水量比较小,在表面渗透,可以利用堵水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通过渗漏点或者施工缝中凿出V型槽的方法处理,在槽的两侧进行衬砌各凿毛宽10cm,之后利用清水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的槽中进行防水堵漏材料的封堵处理,保证槽内全面清洗之后才能继续操作。使用水泥砂浆对槽进行压实处理,使结构的防渗漏性增强,在完成之后需要结合材料特点进行养护处理,使其不出现裂缝。
3.2裂缝滴漏技术
针对滴漏情况,可以采取裂缝滴漏和衬砌薄弱部位滴漏处理,针对不同的位置处治方法也不同,地下水沿着很气裂缝滴水的时候,需要采用衬砌注浆的方法。主要的施工工艺为沿着隧道的裂缝进行开凿,大约为6cm宽、4cm深,将槽内清理干净,采用灌浆空腔的方式以速性材料进行封堵处理,利用注浆管埋设进行处治,根据裂缝的尺寸进行距离的控制,在注浆管头中进行适当处理,避免产生漏浆问题。对封缝的效果进行检查,保证其封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浆液的配比需要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进行灌浆液配制,在灌浆中需要按照上到下的顺序,直到相邻注浆枕头出现浆液可以暂停,再将注浆管移动到另一个注浆枕头继续,直到注浆符合标准结束。浆液凝固之后将注浆管凿去,使用水泥砂浆德育表面进行压实处理。
如果隧道结构局部发生漏水病害的时候,应采取外置排水管和开槽埋管方法。主要的施工工艺包括,对渗漏水裂缝或施工缝凿U型槽,根据渗漏水的水量进行深度和宽度的明确,一般U型槽的宽度为10~ 15cm、深度约8~ 10cm,需要使槽延伸到排水沟的位置,使水能够排放出去。结合渗漏情况进行引水材料的埋设,做成引水空腔,裂缝是引水通道,将其他的渗漏裂缝也引入到引水通道中,使形成的环型裂缝的两端能够将水排入到排水沟中,进而使引水通道形成网络形式。将槽内的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就是用PVC管进行施工缝放任覆盖,利用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处理,并且牢固的固定PVC管,保证周围不存在缝隙。完成封堵施工后利用膨胀性嵌缝胶,使其能够在缝的变形情况下进行填充,达到防渗漏的效果。之后需要在膨胀嵌缝胶外使用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将表面进行加固处理,利用抗裂砂浆对槽进行压实,使表面的防渗漏能力提高。完成施工后需要结合材料的特点进行养护处理,加强效果。
3.3衬砌内钻孔引水
在涌流和喷射情况下,地下水有稳定的来源,这使隧道内形成了涌水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利用隧道衬砌内钻孔引水的方法,主要的施工工艺为:将漏水位置进行查找,对隧道进行全面的勘察,将漏水点明确,之后进行钻孔处理,在涌水段沿起拱线进行引水孔的设置,保持钻眼角度在水平上45°,钻孔的长度和半径约为2m和50cm面结合涌水的水量进行水平引水孔的设置。在边墙进行V型槽的开凿,凿出的槽约为10cm宽、10cm深,并且在两侧进行衬砌各凿毛宽10cm,之后进行清水冲洗。引水管采用Υ30的PVC管,管外以土工布包紧,外缠细铁丝固定,将引水管放入引水孔中。用Υ70半圆形PVC管覆盖住边墙引水槽,然后用堵漏防水材料封住两边,固定PVC管,做到PVC管两侧不留空隙,在遇水膨胀嵌缝胶外面,用堵漏防水材料进行封闭。用抗裂砂浆将槽压实抹平,加强表面防渗能力,按照所用材料性能的要求养护,确保不发生裂缝。
在封闭裂隙水的方法下,由于掌子面开挖中包含大量的渗水,需要利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通过灌浆来将裂缝进行填充。封闭溶腔溶洞方法放任应用是由于涌水渗漏中涌水量较大,和地表相连的溶腔溶洞对隧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溶腔溶洞进行封闭处理,在封闭中需要使用管棚进行预注浆施工,使溶腔破碎带段得到加固,并且通过管棚起到支撑效果,使溶腔溶洞的填充更加的顺利,将涌水处进行封闭。有效引流是在掌子面开挖中使用的方法,由于在开挖完成后,需要结合钻孔的揭露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溶腔的涌水需要进行引流,将水引至拱脚处,结合水量设置排水管,使水能够排出。做好衬砌排水。涌水地段及围岩水较大地段环向盲管根据实际情况加密至2~4m,并分别在围岩表面、初支表面布置,所用防水板厚度需>1.5mm,防水板基底衬垫无妨土工布,二衬拱脚出水口按照1~2m间距布置。合理利用“防排截堵”。开挖施工以堵为主,二衬施工防排结合,施工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好预防、预估工作,合理治理杜绝后续涌水渗漏隐患。
结语
高速公路隧道用水渗漏病害的产生是由于隧道施工中排水技术不合理,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衬砌开裂等因素,进行涌水渗漏处治以及预防需要结合涌水渗漏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同时规范的进行施工操作,使公路隧道的渗漏处理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提高隧道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方超.隧道施工中涌水渗漏处治以及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水运,2019(01):68-69.
[2]赖文有.浅谈隧道涌水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西部资源,2018(06):109-110.
[3]李泽生.隧道涌水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3):116-117.
[4]潘海泽. 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论文作者:徐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隧道论文; 裂缝论文; 渗漏水论文; 结构论文; 方法论文; 情况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