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养与人格潜能的发展_自我修养论文

自我修养与人格潜能的发展_自我修养论文

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潜能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体现了德育为首、心育为本的育人规律,是学生求知发展和成才腾飞的坚固基石,并且通过教改实验的总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的做法:一是寓人类传统文化道德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之中,启迪学生将人格修养不断内化为自我心理需求;二是把人格修养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在各项活动中不断升华;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修身活动,有层次地递进式地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

关键词:修身 人格潜能 行为养成 升华 开发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连续几十年跟踪调查1528名被试者,对800名男性被试者中20%成就最大的与20%成就最小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两组人智力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而最明显的差异是在人格个性品质上,高成就组的心理特征是进取、自信、坚持,因而揭示人格个性对人的发展是比智慧能力更为重要的规律,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人格潜能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基本素质的中介和载体,它所包括的智力心理(即感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和人格心理(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求知发展和成才腾飞的坚固基石。因此,我们设计的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在实施“健脑与智力潜能开发”的同时,注重“修身与人格潜能的开发”,即通过启迪学生开展“修身”活动,优化自身的人格素质,显示出一种求知发展和拼搏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现就学生的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寓人类优良传统文化道德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之中,启迪学生将人格修养不断内化为自我心理需求。

所谓“修身”活动,来自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养性说,这是一个倡导学之目的在于“变化气质”,使个人同社会对接的理想人格图式。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提倡“修己”、“克己”;“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养性”、“养身”和“良知”、“良能”;直到宋明儒家强调心性之学和理欲之辨;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极力倡导教书育人,要学生“砥砺德行”,“奋斗向上”,等等,均贯穿这样一个思想脉络,即勉励广大学子通过自我修养,以适应和改造社会,成为时代的强者。这同现代心理科学中所说的养成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等人格品质,在内涵上是相吻合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乃至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道德,凝聚着各民族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为迎接未来世纪的挑战,造就一代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新人,中小学应充分发挥心理素质在整体素质中的中介和载体作用,让心理学知识走进校园和课堂,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心理素质教育已不是单纯地枯燥地讲授心理知识,而是将中外古今伟人、名人事迹中的进步思想、高尚品德、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寓于讲授揭示人的心理规律和调适方法的心理学知识之中,使之成为学生心理发展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准则,并将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扬弃,不断内化为他们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注重启迪学生认识和掌握自身的心理规律,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即具有自尊心、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进取心等良好心态和自我控制、承受挫折、抗拒诱惑、适应社会、文明交往等心理能力。一个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幼稚到成熟,由盲目到自觉的成长过程中,若他们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就会自爱自重,充分认识和珍惜自我人生价值,从而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若他们养成了同情心、责任心,就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一切美好事物,对亲人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充满同情和爱。并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若他们萌发了进取心,就会以理想和榜样(伟人、名人、英模)来激励自我,在学业和未来事业上奋发进取,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同时,有了这些良好心态的学生,必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自觉地进行自我砥砺,不断增强各种心理机能,如最佳地控制自我情绪,持之以恒、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自控心理;经得起摔打,困难面前不退却,失败面前不灰心,逆境面前不沉沦的耐挫折心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觉地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的抗诱惑心理;独立自主,勤劳节俭,遵纪守法的社会适应心理,善与人处,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的文明交往心理,等等。学生的人格潜能开发,实质上是指良好人格素质的养成而表现出来的超常的精神力量。过来一段的实验证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人格素质,就能很好地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的学业长进和今后走向社会去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把人格修养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

人格素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必须要物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固定的行为方式形成人的行为习惯,行为水平高低则体现为行为能力。可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与行为能力,是其智力与人格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其中融合了如“五爱”、“五自”、“五讲四美”等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立志做人、求知健体、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序地提出了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明确要求,也可以说,这是中小学生应具有良好人格素质的集中体现。并且,这种蕴含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格素质,又是学生各种行为方式的动因和内在机制,对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有导向、激励作用,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促进、调节作用。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将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这不仅使行为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人格修养,开发人格潜能的重要环节。

鉴于人格素质是在一定教育条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和发展的,我们在启迪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去分析、解答各种心理现象的同时,结合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心理训练活动。(一)在立志做人方面,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退缩、脆弱和急躁心理,注重培养自立、自强、自律意识。让学生懂得“有志者事竟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信“奋斗是成功之父,失败乃成功之母”,“磨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做主宰自我命运的强者。(二)在求知健体方面,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畏难、自卑、厌学心理,注重培养好学、乐学、勤学精神。让学生懂得“兴趣,勤奋,勤奋出天才”和“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哲理,从而激发求知欲望,树立学习信心,养成勤奋、严谨的学习习惯。(三)在生活劳动方面,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骄懒、依赖、任性心理,注重培养自理、自治、自护能力。让学生真正领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的含义,自觉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学会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四)在人际交往方面,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自卑、孤僻、狭隘心理,注重培养乐群、合群、友群性格。让学生懂得“滴水要汇入江海,个人离不开群体”,“只有尊重信任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自觉地养成诚实、宽容、文明、谦让的品德,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父母、老师、伙伴的关系。

中小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行为养成,涉及到学生在课内、课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各个事件,这是一项开放式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学校校长的主持下,充分发挥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积极作用,还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多样的形式。这项教育的具体实施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将人格修养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善于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将人格修养教育渗透于班会、团队活动和各项课外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毅力,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三是切实指导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教研讨会和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指导孩子自学、自理、参加必要的家务劳动,过好双休日,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四是主动和社区联系,共同办好校外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历史文物、革命纪念馆,举办心训夏令营、冬令营和远足、交游活动,组织交通、卫生值勤,为烈军属、五保户送温暖,以及城乡学校之间开展“手拉手”活动等,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升华到更新更高的境界。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开展修身活动,有层次地递进式地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

优化人格素质的修身活动,必须从小抓起,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地说来,小学生心理的情感体验比较丰富,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和模仿来认识事物,学习社会。他们进入中学阶段后,随着观察力,记忆力和抽象思维的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认识的批判性不断增强。因此,我们注意根据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以及各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开发学生人格潜能修身活动作出不同层次的安排。如编写实验辅导读本,《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以情感、个性教育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责任心的心态,活泼开朗、合群、乐群和诚实、宽容的性格,以及在学习生活中的自理、自律能力和文明礼貌行为。在编写中要求精选出有助于优化心理素质,使小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的图画、儿歌、故事、神话、寓言等,深入浅出地传授一些常用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则以意志、适应心理教育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耐挫力、抗诱惑力,以及驾驭青春期心理变化和应付考试、升学、择业的适应心理,使他们掌握一些进行心理调试,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其编写体例注重较系统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并且,巧妙地将中外古今伟人、名人的成才事迹和格言警句等,揉合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之中。每单元附有供学生自我训练的练习与检测题,使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

为了指导中小学生的修身活动,我们还根据实验目标体系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分别制订了小学生和中学生使用的《心理与行为自我检测题》。这些自测题借鉴了国内外有关心理检测的研究成果,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有机地融合其中,并且列出了学生不同学龄段心理与行为养成的具体内容和检测标准,对优化学生人格素质起到了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

经过三年来的探索,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这一实验,已在我省一批实验学校扎根。许多校长老师反映说:“育人也要讲规律,讲科学,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体现了德育为首,心育为本的育人规律,不仅为学校德育增添了活力,也为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

标签:;  ;  ;  ;  ;  

自我修养与人格潜能的发展_自我修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