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在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时候,要建立保障性住房档案,保证实施过程中的透明。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
1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多年,但是,我国的保障性住房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成为保障性住房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阻碍。
(1)保障性住房在政策落实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我国目前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这些保障性住房在很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工作人员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不完全理解,对其中的精神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保障性住房档案没有得到重视,使得很多人在填写资料的时候并不完整;通过人情往来得到保障性住房资格等。
(2)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收集不及时。目前人们对于保障性住房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填写资料的时候没有填写完整,相关部门在收集保障性住房档案资料的时候不及时,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改,也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关进行监督。以上这种情况中保障性住房申请人条件变化占了很大的比重。
(3)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长期规划。我国在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方面是空白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这使得我国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不甚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也不够完善,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部门设置也不尽合理,缺乏长远的保证,对于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周期长,见效慢。
(4)缺乏严格的合同约束。合同双方缺乏法律意识,在制定合同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来执行,缺乏法律的保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很多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的条款并没有明确,许多黑心商家钻法律的漏洞,故意遗漏,另一方在签订合约的时候也没有细看,就稀里糊涂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一旦出现问题,自己的利益会遭受巨大损失,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想索赔又无处申冤,这加重了合同管理的难度,难以保证项目工程的实施。
2实施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2.1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是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
建设部出台的《城镇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如何规范城镇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并规定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保障性住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
2.2加强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是建立解决住有所居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
保障性住房档案收集了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众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和实际数据,真实记录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情况,反映了保障性住房家庭的状况,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建立解决贫困群众住有所居问题的长效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3保障性住房档案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
3.1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是“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解决中低收入百姓的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改善民生的生活条件。政府在建设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过程中要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档案资料,对于申请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资料要掌握完全,保障性住房档案在保障性住房工程实施过程中式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严格的合同来约束
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复杂多样,参建的内容也各有不同,那么其中涉及的合同也就不尽相同,包括招标合同、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总包合同、监理合同、造价咨询合同及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专项分包合同。要整理清楚各个合同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合同网络图,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明确各个参建单位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避免出现相互争夺利益和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各个参与工程项目的单位需要合同来互相约束,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合同能够有强大的约束力,这就使得合同必须编制合法、完善、严谨,对责任双方能够明确,权责统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同上要明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对于最后收益划分也要由明确的标注,对于建筑花费更要明确标注,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会有责任人进行处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自己的收益能够得到最大化。
3.3住房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比较广,因此我们在进行住房保障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好相关的管理制度,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力度。在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对满足相关条件的居民进行审核,确保整个审核的过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享受保障性住房对象的档案就成了审核过程中必要的审核手续。在以往的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都以纸质版的形式存在,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对于档案进行篡改的机会。而且纸质档案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效率非常的低,审核的过程非常的长,因此我们在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审核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审核平台的优化,提高审核的效率。
4加强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的措施
4.1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制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坚持做到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工作与保障性住房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布置、检查和验收,以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在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考核中的分值。要充分发挥各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员参与,多方堵漏,档案的建档、归档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依据《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规范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使保障性住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4.2切实提高档案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切实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利用、保管及确保档案完整、安全的方法。严格规范档案工作和管理,健全档案检索体系。为电子档案的保管配备专用的数据存储设备,定期备份,做好网络管理的网络安全防护。同时,将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工作单独分离出来,实行专人专职管理。
4.3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档案制度
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助档案管理机制,这才能对档案管理人员有更有效的约束,从而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长期以来,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流动性,加上职工岗位长期固定单一,很容易让职工产生倦怠感。因此,在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上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让其更有效确保员工能更好的为用户群体服务。档案员的工作本来就单一而枯燥,久了容易产生倦意,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对馆员给予充分的信赖、尊重及对其日常工作的充分支持。这样档案员才能更积极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更有责任心。此外,关于整个档案管理部分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也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作,好的制度应当能够对于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范畴有明确规定,这才能够让整个档案管理部分的工作更为系统的得以推进。
结语
总之,想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很有必要大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是很有意义的。其次,应当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有据可依才能够更好的让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展开。此外,应当更多的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档案管理,这将很大程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晨.地方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罗霞,王崇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拓展研究[J].中国外资,2013(12):206-209.
论文作者:冯晓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住房论文; 档案论文; 合同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