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0004
摘要:农村住宅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数量多、覆盖面广,因此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指导农村住宅建设。加快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实施,对提高农村住宅建设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住宅的功能和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住宅;技术创新;建议
引言:
农村住宅是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发展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助推力量,对于改善民生、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亿万农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住宅建设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构架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过程是将农村住宅建筑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农村居民满意的产品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主要有5个构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科学和技术知识创新系统
1.1 它的主要组织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承担着知识的生产、试验、验证等任务。
1.2 技术内核体系
它是知识和技能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其目的是技术创新。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子系统,主要针对既有改造、待开发、待集成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这些技术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对其加以处理,经过与市场的循环反馈过程形成共性、关键技术。
1.3 技术创新环境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环境,是指影响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的科技发展、市场作用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客观环境。创新环境系统是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依托,这里主要包括4个创新环境因素:技术供给条件、技术需求条件、供需结合状况和科技政策情况。
1.4 制度创新系统
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制度创新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包含激励制度、扶持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事制度4个子系统。
1.5 技术创新评价反馈系统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行业创新评价反馈系统是通过对该行业创新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迅速进行信息反馈,在进行市场验证的基础上,要求行业创新的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环境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及时做出反应、保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行业创新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状况
2.1 基层技术基础薄弱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形态的存在,以及长期忽视对农村住宅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人才缺乏,住宅建设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耗能耗材,环境破坏严重。农村建房大都是一家一户,施工队伍多是由个体工匠组成,导致建筑工艺落后,房屋质量缺乏保证,多数房屋没有防灾、抗灾能力。
2.2 适用技术缺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住宅建设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我国广大农村的住宅建设仍以传统的住宅建设技术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我国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村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有些住宅部品构件,虽然在结构性能,节能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投入成本较高,也难以被广泛利用;另一方面,我国住宅建设领域的新技术较少针对农村住宅建设条件和特殊需求的考虑,农村住宅建设者很难找到先进、经济、适用的技术。
2.3 农村住宅建设的先进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我国农村住宅长期分散建设,其技术表现为单一、分散、系统性差等特点。即单项技术未到系统技术集成,单项产品的开发未走向住宅部品的系统集成,住宅部品体系还未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住宅体系。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还没有进行住宅整体的标准化设计和用于建造住宅构配件的标准化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住宅商品化率低。
2.4 住宅建设技术不环保
我国农村整体住宅和住区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与环境质量较差。农民对新型建筑节能、环保材料认识不足,还未从根本上改变由无序建设带来的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使能源、水和建筑材料等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使污水和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还未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新型高效散热器以及以水质水压保障、中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为主的居住区环境保障技术。
3 我国农宅建设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3.1 技术产业化能够打破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瓶颈
当前,我国农村住宅发展已经进入丫一个新的阶段,农村住宅建设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预料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住宅建设仍将处于总量增长的发展时期。由此可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农村住宅建设的必然选择。住宅只有形成一种产业,用信息化、工业化和集约化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住宅只有加快科技进步,重视技术推广,大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才能提高住宅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住宅建设向集约型转变,使住宅产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发展。
3.2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是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我国在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和标准,更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中国应积极加强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创新链中产业链向技术供给链靠拢。由政府发起战略技术联盟,充分发挥官一产一学一研各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寻求科技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提高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具体而言,“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是政府、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等对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对技术创新系统进行推广服务、教育示范,实现技术创新与农村住宅建设的有机结合,最终转变成技术经济活动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运作构成的系统。在执行过程中,以农村住宅关键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加强集成创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参与,探索新的农村投、融资运行模式;使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依托工程、产业基地、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产品与管理经验。
3.3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产业化推广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要能够快速有效地被产业化推广,首先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政策、工作的延续性,在全面支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使技术与经济全面结合。其次,紧密依托地方政府,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科技展示度高、示范推广性强的农村住宅建设产业化基地、技术开发创新应用平台。三是,地方政府协助转变农村住宅建设模式,实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主体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管理的开发模式,改变目前农民单家独户建设住宅的小生产状况口。
结束语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实施,对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提升住宅的功能与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义和目的,构建了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并从法律、组织、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实施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沈綵文,陈永,郑丹.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
[2]王文昭,邬文兵.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产业化发展路径[J].管理现代化.2011(05)
[3]周启运.农村住宅建设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15(05)
论文作者:白东,秦文,林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农村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技术论文; 住宅论文; 体系论文; 系统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