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津东丽供电分公司 300308)
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电力资源了。所以,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必须将电力计量工作标准化,使其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电能计量工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必须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推进电能计量标准化管理,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电力计量指针对电力消费者消费的电能进行科学与准确的记录,也是电力企业进行收费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依据。通常情况下,需要兼顾到经济效益,用电度表来进行准确记录的同时,电力计量也是针对电力交易的双方的较易数量进行的最直接和简化的统计方式。由于电力是一种商品,那么计量标准化也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的重心所在。
一、电力计量的概述
对于电力计量来说,它为电力企业各个方面都提供了支持比如说市场营销跟市场交易,当然评价生产设备这一方面也是能够提供数据信息。对于电力计量来说,合理的应用计量核算能够对电网设备进行分析,准确的把握设备的实时情况,防止问题的发生或恶化,及时的进行维修,降低成本的同时还符合国家的节约美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电力计量的过程中,企业可合理的运用电力仪表等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测量和监控,及时的发现设备中的问题,防止问题的扩大,及时保养和改造相关设备,降低电能损耗,与此同时加快企业的建设。
二、电能表计量存在的问题
2.1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遗留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电力部门既管发、供、用电,又直接管理电能表的量传工作,难以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公正性;二是技术监督部门由于过去各种原因,一直未对电能计量进行量传及监督,现在要按《计量法》进行规范,进行监督管理及开展量传工作阻力较大。
2.2管理不完善
责权利不明确导致电线老化,遇到雨天电线与屋顶瓦片、树木直接接触,电能自然流失严重。
2.3使用时间长,电能表遭到磨损
绝大部分电能表从安装使用至今10多年,相当一部分电能表因轴承、计度器的磨损、电流线圈烧坏及其他一些部件的损坏而失准,虽然表在走,但误差相当大。
三、电能表计量标准化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电力计量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对于电力计量,要想提高其管理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可遵循的规章制度。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避烦从简,摒弃不合理的制度,留其精华,不断建立和完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全员管理、从下至上、自上而下的全方面、立体化、系统化管理,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相互监督,使电力计量管理过程透明化,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另外,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还要加大电力企业中电力计量管理力度,其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酬相挂钩,增加他们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考核体系。
3.2加强技术监督管理
要保证量值的准确,首先要保证量值标准传递的准确性。根据有关规程规定,电能表计量标准每年要进行一次周期检定,确保各级计量标准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被试表的准确。因此,为了提高电能表计量检定工作质量,必须加强技术监督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年检,更有效地做好电能表计量检定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做好电能表日常维护与正确使用
建立和使用计量标准是一项严谨的涉及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并有章可循的工作,根据我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只有经过考核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并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作为量值传递的技术监督部门计量检定装置,更应该做好计量标准的日常检定以及接受上级部门的考核认可工作。对本单位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档案,以备日常查阅。档案内容包括: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测量重复考核记录;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考核记录;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计量器具有效检定或校准证书等。
3.4提高电能表检定测试人员的技术素质
刚参加工作的基层专业计量人员,由于对实际操作不熟练,不利于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电能表计量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比较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较少,因此做好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检测人员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检定校准技能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参加检定工作的人员,重点在于强化质量意识、计量基本知识及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理解和执行。还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检定人员技术比武考核,在考核中找问题,在考核中找差距,确保检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相结合。
四、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
4.1加强电力计量技术的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电力计量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电力企业要深入研究国外电力网络新技术及设备性能,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大自我创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电力计量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而提升电力计量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大对核心元件的研究力度,重点加强研发继电器等核心元件,加强电力计量设备的多功能研发,在保证设备精准性的同时提高设备的质量。另外,要采取可靠性和开放性较高的模块进行系统设计,强化现代通讯手段的应用,提高信息快速收集与整理的能力,促进电力计量设备自动化调整水平的提升。
4.2提高电力技术的设备与性能
电力计量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电力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但是我国的电力计量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电力计量技术需要在电力计量设备的技术和性能方面实现进一步的提高;积极关注和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例如对核心元件的传感器在不断进行研发与创新,以实现其高水平、先进化、科学化发展,加强设备故障的自我诊断以及自我矫正功能,以保证电力计量设备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改进电力计量产品的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分析电力计量设备发生的各类故障,避免出现意外事件;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通信模块,提高电力计量的智能化水平,并对电力计量设备的性能不断改进,加大新型电力计量设备的研发力度,保证电力计量设备产品正常平稳地运行。
结语
在新形势下,提高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电力计量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与自动化,需要对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创新和研究,进而满足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针对电力计量管理的现状,电力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加大对新型电力设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加强对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并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掌握电力计量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加快电力计量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步伐,从而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
[2]李淑珍.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1.
作者简介:
吕政睿(1991.11-),男,天津人,中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学士,单位:国网天津东丽供电分公司,研究方向:电能计量。
论文作者:吕政睿,邱玉涛,耿梦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电能表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