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孕早期的病症之一,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不断的增加。目前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截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因此在临床当中如何有效地对先兆流产的结局进行预测,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和后续的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梳理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当中的应用和具体的进展,以此来为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同时也为临床当中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应用进展
先兆流产对于母体所带来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也是妇产科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国内的学者在研究当中指出,有大约1/5的孕妇在妊娠的早期出现先兆流产方面的临床表现,并且会有35%左右的孕妇最终会出现流产的现象,从而导致妊娠结束[2]。临床当中,最早期的妊娠阶段,对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些因子进行识别,并且对发展方面的情况进行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妊娠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保胎治疗措施的采取,使得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负担得到降低[3]。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的重要帮助。
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产妇在受孕之后,由身体当中的滋养层合体细胞合成和分泌所得到的糖蛋白激素,该激素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维持早期的妊娠黄体得到持续的生长,以此来使得妊娠得到维持[4]。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常情况下,在排卵之后的8到10天就可以检测出来,在妊娠的早期当中,血清里面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会随着孕周呈现出成倍递增的现象[5]。在这样的生理构造之下,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利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产妇进行受孕方面的诊断,同时利用其判断胚胎方面的具体生长情况[6]。国内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孕早期当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48小时的倍增率通常会低于0.5,在这样的身体情况之下,流产的风险会出现增高的情况[7]。此外,其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当中发现,先兆流产的患者当中,选择继续妊娠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一般会在两个月左右达到峰值,相比之下,出现妊娠失败的产妇,在这个时期只能够达到实验组峰值1/10左右的水平[8]。受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在对产妇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误诊的现象,因此需要联合其他的指标来开展综合性的分析和诊断[9]。
二、孕激素
血清孕激素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使得受精卵着床得到有效的促进,同时也使得妊娠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维持。在妊娠的早期当中,孕激素通常情况下由卵巢和滋养细胞所产生,在妊娠期7-10周之后,由产妇当中的卵巢和胚胎所产生[10]。根据临床的研究,可以发现,当妊娠母体的血清孕激素水平比较低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孕妇和胎儿之间的抗原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增强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加重滋养细胞排斥反应的出现,从而引发了先兆流产的情况[1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先兆流产在结局预测方面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12]。学者们对安胎成功和安胎失败的患者体内的孕激素水平进行对比,最终的结果发现,血清孕激素水平在安胎成功的患者当中会随着孕周的增加出现升高的现象,并且该项数值会明显高于失败的患者[13]。我国目前对于要求进行安胎治疗的患者,通常情况下会使用绒促性素和黄体酮来进行治疗,但是也不会对患者的血清孕激素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使用孕激素作为对孕妇先兆流产结局预测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4]。
三、雌激素
产妇妊娠期的雌激素,通常情况下是由胎儿和胎盘的单位所产生的,并且雌二醇是雌激素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雌激素的存在,可以对子宫内膜的增生产生刺激作用,使得子宫肌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厚,并且血孕酮水平也获得比较理想的增加现象,使得子宫的收缩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强[15]。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先兆流产的产妇当中,能够继续妊娠的患者,雌二醇的水平会比较高,并且该项成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胎儿的具体状况[16]。
四、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如果从免疫学的角度对妊娠进行看待,那么妊娠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半同体异体移植的现象。有详尽的报道指出,人体当中低水平的血清可溶性人类白蛋白抗原-G是导致产妇出现反复流产的重要原因,此外,国外的学者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该成分水平的情况,如果高于了平均的数值,那么妊娠的概率就会明显比较高[17]。从这些研究的成果当中可以发现,该项成分的表达成功是妊娠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性条件[18]。国外有学者曾经对40名正常妊娠的孕妇和出现了早期流产的孕妇血清里面的可溶性人类白蛋白抗原-G水平进行检测,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出现异常妊娠的患者,他们血清当中该成分的水平会明显出现比较低的现象[19]。对于妊娠早期的孕妇来说,体内当中血清里面的该成分水平出现下降的情况,那么他们出现流产的概率也会不断的增加,但是目前还没有报道显示该项成分的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早期流产发生的一个临界值的具体范围[20]。
五、血清抑制素A
抑制素从本质上来说是异二聚体糖蛋白激素当中的一种类型,该成分主要从女性卵巢颗粒细胞当中分泌出来[21]。抑制素A是妊娠期抑制素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会从胎盘和胎膜当中分离得到。抑制素A在产妇身体当中的数值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胚胎染色体异常或者滋养细胞功能不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胎盘功能低下等因素的影响[22]。在妊娠期当中胎盘功能出现一些轻微性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产妇当中身体里面抑制素A的水平出现改变[23]。学者们曾经开展了一项相应的研究,在研究当中发现,对于正常的妊娠妇女来说,身体当中的抑制素A水平通常情况下在怀孕的第九周或者第十周到达一个高峰的水平,并且会在怀孕第14周的时候出现逐渐的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一项临床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对于早期的稽留流产来说,抑制素230ng/L是一个重要的临界值,并且在临床的试验过程当中发现,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在灵敏度方面可以达到84.8%,并且在特异度方面也能够达到77.4%。通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抑制素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早期流产妊娠的结局进行预测,并且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生物学方面的指标之一[24]。
六、癌胚抗原
血清里面的癌胚抗原是目前在临床当中比较经常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指标,通常情况下会分布在人体的卵巢上皮,还有一部分会在子宫、宫颈里面甚至在输卵管里面检测出来[25]。有相应的研究发现,在怀孕早期先兆流产的妇女身体里面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蜕膜细胞破坏和滋养层细胞等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用该项重要的指标成分,可以对先兆流产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监测,作为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重要标志物[26]。
七、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先兆流产的产妇来说,找到有效的血清生化指标,可以在早期对她们的先兆流产情况进行预测。在临床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会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多项指标来进行联合性的使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影响着胚胎发育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并且个体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的应用过程当中,一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的调整,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在研究领域当中加大研究的样本数量,以此来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指荣,李颖嫦.血清孕酮、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1):65-66.
[2]张栋武,袁玉枝,余健全.β-hCG及β-hCG倍增率联合孕酮值在不良妊娠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0):2052-2054.
[3]何春梅.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糖类抗原125与先兆流产妊娠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59-61.
[4]桂文武,孟江萍,幸贵邦,等.早孕妇女血清HCG,HPL与流产结局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1,40(27):2731-2732.
[5]董源芬,张云.血清孕酮、雌二醇在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6(4):63-64.
[6]刘宝静.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2):1208-1209.
[7]聂磊.探讨孕早期血清雌二醇、孕酮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预测在先兆流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10-112.
[8]易旺云,袁明生.血清雌二醇联合孕酮检测在预测早期宫内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069-1071.
[9]朱丽英,张艳平.监测血清癌胚抗原125判断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08-109.
[10]安彦玲,周立飞,莫中福,等.血清CA125、β-HCG和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6):724-725.
[11]范倩,汪泓,朱雄峰,等.血清中sHLA-G水平与自然流产的关系[J].临床医学,2011,30(5):383-384.
[12]邓顺生,刘庆猛,何平生.血清sHLA-G水平和绒毛中HO-1蛋白的表达与早期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医学,2013,35(21):1908-1910.
[13]刘彩丽.血清抑制素A联合孕酮在预测孕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79-181.
[14]林春丽,廖湘玲.血清抑制素A和激活素A浓度与稽留流产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7):576-578.
[15]王翠霞,王艳,董玉霞,等.联合检测孕酮、β-HCG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6,38(14):2093-2095.
[16]喻芳明,龚海英.血清β-HCG、E2、P在正常早孕、异位妊娠、先兆流产中的鉴别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6):78-79.
[17]赖有行,叶青,黄瑞玉,等.动态监测血清β-HCG、孕酮和雌二醇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3):83-85.
[18]白剑,陈文,苗兰英,等.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8):102-103.
[19]程金花,孙德蓉,程永玮,等.孕酮与癌胚抗原125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640-641.
[20]叶秀银,刘骏达,陈淑君.联合测定孕酮及抑制素A在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1,17(10):1293-1295.
[21]吕会娟,刘玉玲,陈瑞红,等.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251-1253.
[22]李沫,陈文科,邓光远,等.血清孕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抑制素A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1):1631-1633.
[23]钱正宇,王健,郭志强,等.Th17和Treg细胞及其比例在先兆流产中的变化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15,31(5):454-457.
[24]王飞,位冒冒,孟保福,等.联合检测血清PAPP-A及抑制素A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1):2881-2882.
[25]杨燕飞,韦塑峰,蒋健穗.早期妊娠血P、E2、HCC检测临床参考值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4):687-689.
[26]楼毅云,傅萍,刘晓荣,等.血清雌二醇及孕酮与不同中医证型先兆流产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1153-1156.
论文作者:黄慧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血清论文; 先兆论文; 结局论文; 抗原论文; 水平论文; 性腺论文; 产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