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及性: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_文学论文

可及性: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_文学论文

通达: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尺度论文,通达论文,语文教师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漪课堂】

《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教学片段

师:我们再看第三场对话。第三场是聪明人对奴才。对话非常简单。奴才这时候怎么样呀?是不是像开始见到聪明人那时的心情呀?

生(集体):不是。

师:那时是“诉苦”,而现在呢?

生(集体):“大有希望”。

师:“大有希望”。刚才有同学问题提得好,认为前后有矛盾。开始奴才觉得主人待他不好,“寻人诉苦”,而现在却觉得“大有希望”。什么地方能表示他“大有希望”?哪一个动词很起作用?

生(集体):主人“夸奖他”。“夸奖”。

师:奴才最希望的就是主人夸奖。因为主人夸奖他,所以他觉得很有希望。为此,他就感谢聪明人,“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你实在是有——”

师生(齐声):“先见之明”。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推敲一下,奴才“诉苦”和奴才感到“大有希望”是否有矛盾?

生(集体):不矛盾。

师:不矛盾的判断是对的。但它统一在什么地方呢?

生(集体):奴才的本性。

师:讲得好。奴才的本性就是奴颜媚骨。所以刚刚×××同学讲过一句话:“奴才毕竟是奴才”。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奴才的本性。他“诉苦”是从奴才地位出发,他不想改变地位,只得向人诉苦,这就是软骨头的表现。因此,文章第一段有一个精彩之笔,语言非常精辟,一语破的。奴才怎么样呀?

生(齐读):“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有这样,也只能这样。”

【智慧探究】

兰保民:衡量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尺度是什么?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我从于漪老师的教学实录中感悟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通达”。在《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教学实录中,这种通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文本内部而言,实现从“语”到“文”的通达;二是从文本与它所从属的文化谱系而言,也要努力做到通达;三是教师的文本阅读还要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现状相通达,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篇”文章所面对的教学现实。

王晓燕: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过程应是谨慎、细致、充满智慧的,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勾勒出他们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更要为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绘出同一双“忧郁的眼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达”确实是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

王希明:兰老师所说三个方面的“通达”,有内通达和外通达之分。内通达就是在文本内部做到通达。学生对于课文,特别是深刻一点的课文,往往只能理解文章表层意思,看不到其核心。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住一个个关键点——可能是一个词、一个细节、一句议论抒情的话,引导学生揭开谜底,等到最后学生突然间也觉得豁然开朗,一切都历历分明,课堂教学就成功了。

兰保民:也就是说,通过对文本细部词句的捕捉、咀嚼和品味,引导学生达成对文章核心意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实现与文本世界和作者精神世界的对接。从案例来看,于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这首散文诗独特的文本个性——对话描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都是通过典型而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来呈现的。抓住文本语言呈现出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来确定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这就避免了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王晓燕:我认为还应当包括语文知识的课际“相通”,一节课、一篇文章,对学生来说也许文字是新的、作家是新的,但知识必然是“新”与“故”并存的,从这个角度讲,这节课、这篇文章就是学生“温故而知新”、完善知识体系的一个面,教师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要顾及乃至重视这个“面”的通达。在于老师的课堂实录中,我发现她无论是讲解字词释义、文章结构,还是分析人物形象、文章主旨,都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所学的知识、技能,给学生一个“面”的概念。那么,有了无形中的“面”上的训练,今后对于同一作家或类似文体、类似风格、类似题材的作品,学生的阅读、分析、领悟能力会增强许多。

兰保民: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在实录中于老师非常关注文本语言前后的联系,并始终在这种联系中引导学生达成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如奴才的“诉苦”与之后的“大有希望”,聪明人的“唉唉”“我想你总会好起来的”与之后的“可不是吗”等等,这些联系充分体现出一个语文教师文本阅读上的智慧。我们知道,对文本细部语言的理解,只有结合语境,建立起它与其他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才能做出准确的解读。

王希明:从这个意义来说,趋向通达的文本解读,实际上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将众多零星的富有价值的文本语言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意义系统之中。一般来说,这个意义系统建构得越完备,越能够使每一细部语言的意义鲜明丰富,那么这一解读就越高明,越有效。

兰保民:于漪老师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不是停留在语言特点、修辞技巧或写作艺术等层面,而是始终着力于建立词语、句式、修辞和写作技巧与文本深层精神意蕴与思想内涵之间的联系。如对奴才的不敢反抗并抵制反抗的奴性、聪明人作为主人的走狗和帮凶的嘴脸的理解,正是通过对绘声绘形、栩栩如生的语言描写的品读达成的。这一层通达的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于漪老师的语言观和教学观。

王希明:我所说的外通达接近于兰老师开始说的第二层意思,也就是引导学生由读懂一篇至读懂一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就需要适度的拓展。钱钟书先生治学讲究“打通”“参互”“比较”,我认为放在语文教学上也完全适用。

兰保民:从实录中我们看到,于老师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这一文本作为文学经典的历史意义,作出了符合历史语境的准确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历史文本的现实意义作了恰如其分的创生与延伸。从她在教学过程中对《〈呐喊〉自序》中“铁屋子”的比喻和对《孔乙己》相关描写的联系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于老师文本解读时的这种意识。

王晓燕:教师的文本阅读与学生的文本阅读是课堂上并行发展的两条线,如果这两条线的运行路向不同,就会形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盲点”。有了这些“盲点”,教师即使对于文本的把握再精准,也无法触动到学生的内心或影响到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于是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抱怨学生对某些岁月、某种情感、某一类生活或群体的漠然,甚至将其归咎为“遥远的时空距离”“代沟”等,其实那是教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忽略了师生交流的“通畅”。

兰保民:你谈到了教师文本阅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有“生本意识”,要善于“换位阅读”。在这堂课刚开始时,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应该说都问到点子上了;但从另一面来看,它们又暴露出学生阅读和理解的浅层次和低起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这一学情现实,教师才会在文本阅读时,一方面确定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寻找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切入点。

【课例链接】

教学片段一:《秦晋殽之战》

师:先轸和蹇叔一样有勇,但他的性子更烈。两个人在职务上有没有区别呢?

生(齐):文臣、武将。

师:后世有人对儒家的精神进行过这样的概括:作为大臣应该怎么办?有什么责任?——文死谏,武怎么样?

生(有人):死战。

师:文死谏,武死战。

(板书:文死谏 武死战)

师:现在又有个问题,普通百姓难道就没有这样的品质了吗?本文中有没有比较特别的普通百姓出现啊?

生(齐):弦高。

师:大家都说到弦高,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们认定弦高是普通百姓有依据吗?

生:有依据。“郑商人弦高。”

师:商人是最底层的。历史课上你们应该学过职业的划分,士农——

生(齐):工商。

师: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商人,“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这些东西是公有的,还是他私人的?

生(齐):私人的。

师: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犒师?

生:为了通知郑国作好准备。

师:同桌补充一下。

生:为了先安定他们。

师:说得好。(同学们笑)先稳住对方,并且极力让对方误以为自己国家已经知道了,然后赶紧派人送信。他这样做体现了作为国家普通一员的什么?

生(齐):责任。

(王希明)

教学片段二:《夏衍的魅力》

生:文章第3小节写到他“水晶般的清晰”,还有“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和“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都是夏衍的魅力所在。

师:你能概括一下夏老这一魅力吗?

生:概括来讲,是思维敏捷,讲话一针见血。

师:文章哪些地方的叙述体现了这一魅力,或者说更突出了这一魅力?

生:第3小节“比我大三十四岁”,说明夏衍年事已高,更突出了他思维敏捷。

师:的确如此,对于九十高龄的夏老而言,思维敏捷,这无疑是令人钦佩的。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文章第2小节说夏老很清晰地记得一篇重要的报道是刊登在周三还是周四,也体现了他“水晶般的清晰”。

师:对,很具体的一件小事,形象地把夏老思维的清晰与敏捷表现了出来。夏老的魅力还有哪些呢?从文中再找一找。

生:我找到了文章第6小节,“夏老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还举例说明了夏老的平易近人。

师:你能具体说说哪两件事吗?

生:出差时不住大房间,不让别人叫他“首长”。

师:概括得很好。但是,这两件事都体现了他“平易近人”这一魅力吗?有没有细微的区别?

生:我觉得有。前者体现他为官清廉,不奢侈不铺张,后者体现他的平易近人。

师:你说得对,分析得也很细致。两件小事侧重点不尽相同,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细致一点才能理得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王晓燕)

【思考评析】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简单就是智慧。”其实,“通达”的阅读智慧,也是“简单”的,就是把握了语文的本质,遵循了教学的规律。

虽然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具有一般阅读的共同属性,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获取信息的文化行为。但它毕竟不同于休闲型阅读、欣赏性阅读,甚至也不同于研究性阅读。这些阅读行为,虽然其目的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不是为了别人而阅读。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鲜明的目的指向,即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这可能是语文教师文本阅读与其他形态阅读的最大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文本阅读的重要尺度——通达。因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用语文的眼光穿透文本的外壳,发现文本的最核心、最鲜明的语文特性;因为要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因此就必须穿透自我成见和流行话语的障壁,从历史维度、作者主体维度和文本维度,发现文本的深层意蕴与文化诉求;语文课还要承担起铸魂立人的重任,因此就必须贯通语言文字与其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内涵的联系,从而“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使学生在与文字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文学和文化大师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盈。

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青年教师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了这种阅读智慧。王晓燕老师执教的《夏衍的魅力》,紧紧抓住“魅力”一词,引领学生穿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具体时间和相关语句的捕捉体会,感受九十岁的夏衍思维的清晰、敏捷和为官清廉、平易近人的品德,可谓纲举目张,以一驭万。而王希明老师执教的《秦晋殽之战》,同样充分体现出“通达”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时,王老师不是贴标签式地概括出每个人物的个性特点,而是在对人物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挖掘他们所承载的共同的文化精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经典史传文学作品教学,王老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到这一经典的历史语境与文化传统中,通过对文本选材类型所透露的作者意图的审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史学传统与优良品格。这一文本解读,对于高三学生显然是合宜的。

在当前文本解读多元化和语文课堂教学泛人文化渐成流行取向的背景下,再加上流行文化与时代思潮对语文教学的投射与影响,我们发现,所谓的文本多元化解读经常蜕变为杂语喧嚣和多元解构,而在尊重多元基础上的一元化引导却不见踪影;由于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上的泛文化倾向渐成风潮;由于娱乐至上的文化潮流对语文教学的侵蚀,课堂上也不时会出现“浅阅读”乃至“去阅读”化的倾向;还有教师主动地引导或消极地任由学生从自我经验和当下语境出发,对文本进行“六经注我”式的解读,使原本意蕴丰厚的经典文本蜕变为可以任意涂抹的便笺。所有这些倾向,都是打着课改的旗号,实际上却有意无意地把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阅读责任放弃了,应该秉持的尺度忽视了。这样的文本阅读,是价值取向缺位的阅读,是“去语文化”的阅读,是缺乏思想深度和历史文化厚度的阅读,是消解文本意义而不是建构文本意义的阅读。在这种文本阅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语文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因此,探究教师的阅读智慧,并不是单纯探讨阅读技巧或文本解读的方法,而是要思考这种技巧和方法背后起支撑作用的观念和思想,是“进乎技矣”的“道”。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文本阅读达到“通达”境界,至少体现了如下四个原则:

第一,文本化原则。也就是尊重文本本身的主体地位,让文本自身站起来说话。第二,生本化原则。也就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旨归,而不是将文本解读的所有成果都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而是寻找文本解读与学生接受和提高之间的适切度。第三,语文化原则。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不是文学批评,不是休闲阅读,而是指向语文教学需要的阅读,因此就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满足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需求,并努力达成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与其人文内涵的沟通与融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和文学形式的把握,领会其精神意蕴、审美价值与文化观念。第四,系统化原则。文本解读从来不是寻章摘句式的零敲碎打,也不是抓住只言片语而不及其余,而是要努力建构文本的整体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

实际上,只要我们本着对语文教学的虔诚之心,本着对学生生命和前程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不趋时,不追风,在广受博取的基础上以我为主进行独立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的文本观、语文观和教育教学观,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像于漪老师那样拥有“通达”的阅读智慧。

(兰保民)

标签:;  ;  ;  ;  

可及性: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