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发展原动因及其历史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形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发展原动因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因绝不是脱离社会整体而存在的独立要素,而是某一特定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原动因。在不同的社会物质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具有不同的历史形式。
一、社会发展原动因是一个历史地变化着的因素
社会发展的原动因是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那么成为社会发展原动因的因素是否是一种非历史的因素呢?近年来随着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的深入研究,例如对马克思的文化人类学笔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及他们的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证明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对社会发展原动因的揭示决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他们决没有把社会发展原动因的某种历史形式非历史化,而是从每个时代和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具体地研究每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因。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发展的原动因是一个历史性的因素。
深入的研究表明,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的历史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的物质基础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①这里将生产和创造历史区别开来,而认为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认为:“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的王国会随着人们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②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讲的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作用,是从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自然必然性中引伸出来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时预期的结果,这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这是与由生产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的变革这种人们非预料的结果完全不同的。任何一个民族和社会,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就要灭亡。因此,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超历史的经济事实,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以某种形式占有自然物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是同一切社会形式无关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③
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是,它同时还是决定社会的性质、社会的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因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这是与物质基础的历史作用完全不同的一种历史作用。首先这种历史作用是以人们从事生产所非预料到的结果的形式出现的,因而它对于人类和社会来讲,是作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发生着作用。人们从事劳动的目的是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这是可以预期的),但在这之外却同时滋生出一种人类所不能驾驭和控制,改变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力量(这是不能预期的)。因此它与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种历史作用不同,它确定的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人类的生存的自然必然性引起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但不能说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因,就是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事实上,和在逻辑上都不能断定必须劳动就必然要引起自身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必然性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换句话说这种必然性不是一种非历史性的存在,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有物质资料生产滋生出的社会发展的原动因作用。
那么,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从非生产性劳动演变到生产性劳动。劳动和物质资料生产往往被作为相等的概念使用。如马克思曾说过:“……劳动,也就是生产活动本身,即潜在的财富。”④但劳动又可以被理解为生产的主要因素。恩格斯说:“劳动是生产的重要因素,是‘财富的源泉’,是人的自由活动。”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将“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作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之一”。⑥
劳动与生产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劳动是生产的要素上,而且从历史上看,劳动是先于生产而产生的。在人类史前时期主要的劳动形式是采集—一狩猎活动,但人类的采集—一狩猎活动并不具有生产性。因此,有劳动不一定有生产,有生产则一定有劳动(起码就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是如此,至于未来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不排除劳动不再成为生产的必要因素)。从历史上看,最初出现的非生产性劳动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劳动形式,是人类直接从动物社会中继承下来的,因而是带有动物生存活动特点的劳动形式。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原始经济的基本形式是采集—一狩猎经济,它是人类用拿来的方式攫取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这种劳动的本质特点不是劳动对象的改变,因而不是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基本上是一种现成地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按照马克思的意见,在原始劳动中,劳动的客体即“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不是由他创造的,正如劳动者活的躯体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一样。⑦人类劳动的物质技术条件就是原始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而这种自然生存环境并不是由人类创造的,因而具有非劳动、非生产性。马克思说:“生产的原始条件(……)最初本身不可能是生产出来的,不可能是生产的结果。”⑧人类的采集一一狩猎活动还不能完全和动物的类似活动完全区别开来。与劳动这种非生产性相联系,人们的基本社会关系是血缘亲属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原始的所有制也是直接来源于动物界的。恩格斯说:“凡有共有制的地方—一不管是土地的,或者是妻子的、或者是任何东西的共有制—一共有制就必定是原始的、来源于动物界的。”⑨取代这种非生产性劳动形式的是生产性的劳动形式。生产性劳动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它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按照通常的理解,物质资料生产是指的以一定的经济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使用劳动工具以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变换过程,它的本质特征是劳动对象的改变即物质财富的创造。无论农牧业和工业,其本质特征都是劳动对象的改变。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以生产性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性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的源泉。其次,这种“专属于人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⑩不仅马克思将人与自然之间过程的引起、调整和控制视为劳动的根本特点,恩格斯也认为这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这就是“搜集”和“生产”之间的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11)第三,在这种生产性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财富,同时又生产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整套社会结构。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因作用。
(二)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被以地域和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所代替。人类的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恩格斯说,原始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12)“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成的原始形式。”(13)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在这种社会中,占有生产条件、从事生产劳动不是这种社会存在的前提,相反,血缘社会的存在是人们从事占有和劳动活动的前提。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形成的,另一方面部落社会对土地和采集一一狩猎对象之间不存在一种稳固的占有关系。而稳固的占有关系正是形成社会经济关系的前提。以地域和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则不同。这种社会本身是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人们不是按血缘,而是按地区组织起来的。社会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般也是以物质利益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这类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
(三)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在劳动的自然形成的形式下,不存在真正的物质资料生产;它的存在不是以生产力相对不发展为基础,而是以劳动的非生产性为基础。人们在血缘亲属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人们劳动和生活的现成组织形式。但是随着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劳动逐步演变为生产性劳动,这就一方面导致剩余产品出现,另一方面出现了新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超出了血缘亲属关系的范围。首先是出现了商品交换关系。其次是出现了主人和奴隶、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第三是财产共有制的逐步解体。马克思认为最初的财产是人把自己的生存条件简单地看作是归自己所有的一种关系;恩格斯指出,原始的共有制是来源于动物界的。显然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观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随着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定居的出现,人们占有的主要不再是那种非劳动的自然条件,而是相对稳定的、经过人们的劳动而形成的劳动生产条件,如耕地、牧畜、劳动工具、住宅等等。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家庭和个人逐步成为使用这些财产的主体,并逐步地固定化,并最终成为占有这些财产的主体。社会关系的这些变化是以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为基础的。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关系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是一种人们之间的社会技术关系,另一方面是一种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作为人们之间的社会技术关系,是一种因劳动资料的性质而被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其前提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直接作为自然力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每一个劳动者被固定履行一种自然力的职能,劳动本身则是这种自然力的物质表现。(14)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随着劳动资料发展到自动化机器阶段,劳动者作为自然力的作用就将被劳动资料的自我运转所代替,这时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直接介入,将不再具有决定意义:“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在质的方面,虽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直接劳动本身不再是生产的基础。”(15)这时就会出现:“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16)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社会技术关系将发生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社会技术关系将不再与固定的个人相联系并具有自由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个人可以今天做农夫,明天做作曲家,但并不因此而成为农夫或作曲家。这既体现了这种关系的非固定化的特征,又体现了这种关系自由的特征。二是社会技术关系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不再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既然直接劳动不再成为生产的基础,社会技术关系的性质也就发生变化,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不再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从另一属性看,社会经济关系作为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其核心是所有制关系,即对财产的占有。这种建立在财产占有基础上的物质利益关系,只有当存在财产差别或者财产对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即给不同的个人带来不同的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才会产生维护统治者或剥削者的物质利益,以及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必要。但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财产为全社会所共同占有,因而社会财产对所有的个人具有相同的社会意义,换句话说,它不会给不同的个人带来不同的特殊的物质利益。这又是与以下一点相联系的,即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物质财富充分丰富,因此,“在那种情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17)这里的“自然必然性”是指的人们获取生存资料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劳动的自然必然性。而“历史形成的需要”是指的“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18)物质财富的充分丰富,使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直接目的不再是自然需要,因而“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占有、使用物质财产而取得不同的物质利益,对个人讲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虽然人们的自然需要仍然是不同的,但在社会的范围内不同的自然需要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满足。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形成的需要”,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社会中,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就失去了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的地位和意义,人们的社会交往依据的不再是建立在自然需要基础上的物质利益原则,而是建立在“历史地形成的需要”基础上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原则,也就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原则。
二、社会发展原动因的诸种历史形式
社会发展原动因是一个历史性变化着的因素,那么,它又有那些历史形式呢?
1.人类自身生产。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第一种社会发展原动因的历史形式,是人们正确认识史前社会的基点和轴线。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原动因作用,在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经典表述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19)概括地说,恩格斯阐明的两种生产理论具有以下的新内容。首先,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生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生产。两种社会生产共同制约着社会制度。其次,肯定了人类自身生产即“种的繁衍”及其在其中起作用的自然选择原则是史前社会发展的原动因。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他和马克思共同研究的结晶。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类学笔记,可以看到在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已经贯穿了这一思想,只是没有象后来恩格斯那样,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加以表叙而已。(可参看鲁越等著的《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一“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构成史前社会的社会基础的不是经济关系,而是亲属关系。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即亲属关系作为社会基础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经济关系所代替的。有必要指出,随着对史前社会的深入研究,某些原始社会发展模式,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所赞同的社会发展模式,都有可能被新发现的材料所补充甚至推翻,但是,史前社会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这一事实,为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材料所反复证实,则是难以推翻的。第四,肯定了摩尔根揭示的亲属关系决定亲属制度是史前社会的重要规律,这实际上限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文明时代的重要规律。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发展模式是依据他用一定的亲属制度来复原一定的亲属关系的方法实现的。在这里,亲属关系决定亲属制度,“同样,一一马克思补充说,一一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哲学的体系,一般都是如此。”(20)
2.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发展原动因的第二种历史形式是物质资料生产,它是在野蛮时代初级阶段开始发生,而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取代了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历史作用,成为迄今为止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因,是与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相联系的。在最初的社会中,把人们联结为社会的纽带是亲属关系。在原始人那里,人还处在和自然界分离的过程之中,还没有力量创造自身的社会关系。但是随着劳动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即生产性经济的出现,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出现了一定的剩余劳动产品,使人们占有的财产从自然产物逐步变成人工创造物。财产的占有在人们中间具有了全新的社会意义。这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决定了他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也具有了决定意义。在采集狩猎经济中,劳动工具主要起着辅助的作用,因而不可能决定人们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但在生产性经济中就不一样。劳动工具是人们主要的物质技术手段;人们使用的工具不同,人们之间的劳动技术关系就不一样,与一定的劳动技术关系相联系的物质利益关系也不一样。所以马克思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21)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建立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其他社会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人类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是社会发展原动因的第三种历史形式。在社会发展原动因的第一种历史形式下,人们受盲目的生理必然性的支配,是人类胎生于自然界的标志,它表明人类还没有能力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一个社会。在第二种历史形式下,人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即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创造出人类自己的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不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但是人类在这种社会中受到盲目的经济必然性的支配,这种经济必然性实质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劳动产品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内在联系,是人类受自身的活动及其产物奴役和统治的产物。人们在生产力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却不明白人类组织这种社会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为什么彼此对立、彼此争斗?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取代这种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1)推动这种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向前发展的,将是人类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2)并以异化劳动为中心范畴,展开了对私有制的批判,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3)马克思的观点,一方面表明他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正确地提出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活动才真正取得了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性质。作为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主体的,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4)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个性”首先意味着人从社会生产力的强制作用下解放出来,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这是因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25)这是人类从经济必然性下解放出来的必然结果。恩格斯也指出:过去“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26)其次,自由个性还建立在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的“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27)的基础上。人类生存的自然必然性决定了人类劳动的自然必然性,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是人类的“自然必然性王国。”但是,在存在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的情况下,一方面生产力的相对发展不足决定了人类生存的自然必然性不能得到合理的满足,人类个体之间不得不争夺生存和发展资料,使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出现互相妨碍的历史现象。“而最后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28)另一方面,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又是与直接劳动构成生产的基础相联系的。不仅人的生存活动就是直接地谋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人类的活动主要地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劳动者主要不是以支配自然力的力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以自然力的一种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在劳动过程中,“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29)劳动不仅是劳动者不可选择的活动,而且被社会分工所局限。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个体为争夺生存和发展资料的必然性消失了,人类个体就可能在社会理智的引导下创造历史;另一方面,随着直接劳动不再构成生产的基础,直接劳动活动在人类实践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就下降了,人类的其它实践活动—一主要是精神创造活动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时,劳动活动本身也摆脱了以往的那种性质,这时“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30)劳动主体不再以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以支配自然力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时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的劳动。”(31)这种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第三,自由个性是建立在“历史形成的需要”的基础上。这种历史形成的需要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32)而“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的;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32)因此,自由个性展开自身活动的动因从自然需要发展为历史形成的需要。追求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类实践活动,主要地不是物质劳动活动,而是以精神活动为特征的自由的自觉的人类活动。人类将按照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类的能力的原则来组织社会,因而人类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构成这种社会中人们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因。
①(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第611页;第273页;
②⑥⑩(13)(14)(18)(29)(32)《资本论》第3卷,第926页;第1卷,第202页;第1卷,第201-202页;第1卷,第390页;第1卷202、228-229页;第3卷,第1卷,第927页;第202页;第9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5页
④⑦⑧(16)(17)(24)(25)(27)(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67页;第487、448页;第488页;第287页;第287页;第104页;第108页;第278页;第28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1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4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163页;
(12)(19)(20)(21)(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第2页;第25页;第322页;第478页;
(15)(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2、222页;第113页;
(22)(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第12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