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因素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除了教学因素以外,非教学因素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本文拟从对非教学因素的分析入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般教育原理。以期能对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本文所指的非教学因素是指教学因素以外的所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教育评价等因素。这些因素与教学有关,但又不是教学本身。它们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师生关系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对学生施以影响,学生向教师提供反馈,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双向互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各自的特征及双边相互关系的特点,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有些教师在创造性动机及智力好奇心的测验中成绩在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在三个月中亦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在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这反映了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教师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倾向。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时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教师的这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倾向首先表现为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实施创造教育时,应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培养听话顺从的学生为荣耀的教育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倾向还表现为良好的创造性教育态度。教师的态度取决于自身的观念系统,外露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反映自己意向的有意无意的表现,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和爱护,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讨论的气氛,给学生一种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机会。这比对学生的批评、攻击、嘲讽或偏爱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良好的教育态度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利保证之一。

(2)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方面。创造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种三维立体结构模式,它由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三个维度变量组成。知识的广度意味着创造型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科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新兴的或边缘学科知识,能从多角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审视分析、类比演绎,并且能在多学科交叉的“无人区”发现新问题,开拓新领域。知识的深度意味着创造型教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新动向和新成果有清晰的了解,并对本专业的课题有一定深度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获取知识的方法意味着教师不仅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而且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在现代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尤其显得重要。创造型教师就应当具备科学的方法论知识,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

创造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应由创造性地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交往能力组成,它也是一种开放性系统。创造性教学能力包括准确的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科学的引发和组织能力以及精细的观察和因材施教能力等;科研能力是反映对本专业的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并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传递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交往能力是指创造型教师应具有与同事和学生相互交流切磋学问的能力,共同创造一种协作愉快的气氛,以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与发展。

(3)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技巧方法。 教师在具备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智能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和教育知识,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应懂得“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去创造性地学习和发现,这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创造学大师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和“诱发式提问法”、“克劳福特的“特征列表法”、阿诺德的“领域思维法”等。掌握并经常运用一定的创造技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行之有效的,这已为许多创造学者所证实。

(4)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人格特质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良好的人格特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精神,教师的仁爱友善、刚正不阿等人格品质,时时刻刻在感染着学生。许多研究表明,当教师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就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莫里斯·科刚(Morris.L.Cogan)对33个班级的初中生调查发现,教师的温暖、友爱与学生自觉或被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总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创造型教师的高尚人格,富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高雅的气质和风格等,都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1.2 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其创造力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从其智能活动特点出发,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解决问题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基础上,对新发现的问题改组、加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求得解决新问题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

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是其创造力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一般经历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思维加工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几个环节,最后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与一般传统地获取知识不同。一般性地获取知识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主要依靠记忆和机械训练进行;而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则是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思维加工就是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超常规的整合,运用奇异的联想和想象,使本来在常规不能加以联系的知识之间建立起新颖而独特的联系,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奇特性,达到开阔思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创造思维获得的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分析比较,最后选取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它强调一种聚合思维的鉴别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外部表现。

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又是学生形成创造技能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等都是这一方法的有效尝试。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是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和反映,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中学生的被动地位,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积极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从而促进自己创造能力的提高。

1.3 师生的合作关系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实践证明,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的师生关系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不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基础。

师生的平等合作关系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授受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它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授受关系的师生平等与民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另一方面,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能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充分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师生之间在教学上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了学术气氛,非常有益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第二,师生之间的交往合作。在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师生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师生合作的基础。首先,对教师来说,不应对学生产生偏见或偏爱,应对全体学生都一视同仁,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继续努力,不要骄傲,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或其他方面表现不良的学生要认真教育,多加辅导,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这不仅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严重防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应建立在一种无条件的平等基础之上,这是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通过教育,使全体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并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对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放弃教师权威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只有主动地去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师生双方也才能在一种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合作共处,共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才能保持良好的主客观环境。

2 教育情境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环境,教育情境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教育情境及其结构

情境是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合体,是客观环境与人的情感反应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教育教学中,情境一方面是由教育和教学环境中固定的和变化的“物的因素”构成的;另一方面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育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诱发随机而产生的教育教学情感组成的。它是师生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师生赖以活动的条件。教育情境有优劣之分,良好的教育情境可以促进师生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形成;不良的教育情境不利于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良好发展,妨碍正常的教学活动。

教育情境是教育环境和师生情感的结构体。教育环境是复杂多样的,总括起来可分为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它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教育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教育场所,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教育场所,尤其在创造力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创造型巨擘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样,师生的情感也是随着主客观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教育情境中,师生的情感可分为对“物”的情感和对人的情感。对物的情感表现为对教学环境如教室布置、教材教具等的情感体验;对人的情感表现为师生之间的感情。

2.2 教育情境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布鲁纳在研究了120 多位超级明星之后说:“如果一个家庭里有音乐,并不意味着这个家庭里的孩子一定会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家庭里没有音乐,那孩子就可能不会成为音乐家。”(注:转引自刘道玉著,《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8页。)这说明教育情境是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因素。 为了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良好的教育情境。

良好的教育情境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以下促进作用:

(1)教育情境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 知识的传授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前提,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准备,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学校教育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中介,因此,教师要设计良好的教育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科技知识,形成良好的技能,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也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加强家庭教育的经常性和科学性,发挥社区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都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2)良好的教育情境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心理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可以集思广益,启发诱导人的创造性思维。建设和培养创造型班集体,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一般都具有健康而合理的社会动机,友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目标一致,高度团结,每个人都有其适宜的角色位置,都有“用武之地”,这种情境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气氛。曾为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基沃斯曾提出科学创新的“两T ”理论,即科学创新依靠天才(Talent)和合作(Teamwork)。研究证明,在群体共同活动的前提下解决同样问题比个人单独解决问题更准确、更迅速。由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客观上产生一种“社会助力效应”,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近年来,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多是两人或多人合作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合作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亲密的合作,而且同样需要友善的竞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无论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还是教育领域中的竞争,都不应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竞争的目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使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教育情境中的竞争是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是其创造的驱动力,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一种紧张和激励的刺激,使他们产生一种压力和冲破压力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3 )良好的教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肯定和鼓励的社会认可条件。良好的教育情景具有肯定和鼓励的功能,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利用激励原理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进行奖励和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的不断提高。目前,世界上对发明创造所设立的各种奖励制度,就是这一原理的反映。著名的诺贝尔奖金,从它设立的那天起,已激励无数学者为之奋斗,去努力争取这项“为人类有难于磨灭的伟大贡献”的桂冠。教育情境的激励作用表现在其持久性和经常性上,它能持久地激励人们去拼搏创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情境对人的激励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顺境,一是逆境。顺境出人才,逆境同样也能造就人才。处在顺境中的人们,心情舒畅,各种条件比较优越,容易成才;处在逆境中的人们,由于受到外部的压力和条件的限制较大,反而更能激发他们顽强拼搏、愈挫愈奋的斗志,更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成才的内部原动力。作为教育情境,可以适当给学生设置一些必要的压力,使他们产生适度的紧迫感,这一方面可激励他们的斗志,另一方面可防止他们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不良情绪。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这是因为良好的情境可以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反应,使人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和体验。这种愉快感首先是一种生理反应。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脑干的网状结构是大脑的兴奋中心, 它们的神经纤维均通过前脑内侧束, 而其中多巴胺系统的A10就是愉快感神经,它释放一种使人愉快的递质, 从而使人产生愉快感。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产生兴奋,心情愉快,神经联系的电——化学反应使人的思维活跃敏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体验又成为一种愉快的刺激,它刺激神经纤维产生新的多巴胺A10,于是人就会更愉快,思维就更敏捷。如此由物质到精神, 由精神到物质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保障。

3 教育评价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教育现实进行客观测量、分析诊断、综合评价,以及提出指导建议的系列价值评判过程。教育评价源于古代的传统考试,现代的教育评价不仅在理论和方法上比以前先进,而且在评价效果和功能上比以前优越。

3.1 传统教育评价的不足与失误

传统教育评价可追溯到古代的考试制度,例如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就记载了有关古代考试制度的内容:“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科举选士制度,西方出现了考试及教育测量运动,至1933年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开始了著名的“八年研究”,为了评价“八年研究”的成果,才产生了教育评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人们对教育评价仍没有完全正确的把握和运用,对教育评价的认识仍存在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评价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 传统教育评价把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的评定。例如中国古代的八股取士制度,连文章的格式都予以限制,更不要说个人能力的发挥了。就是现在国外流行的标准化考试,也存在不少弊端。试题的标准化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显现,学生只能在其规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这完全不能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2)传统教育评价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传统教育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告一段落之后进行,寻求一种结论或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评定也一般在期中或期末进行,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分类,就连升学考试也只是考核学生一段时间学习后的成绩。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总结性评价,只能给师生提供一种结论而不能反映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给师生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机会,学生拿着自己的考试成绩,常常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兴高采烈,成绩差的学生则只能垂头丧气,望分兴叹。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揭示,对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有积极意义。虽然形成性评价不宜频繁进行,但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操作,定能帮助师生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减少教育失误和浪费。目前这种形成性评价已受到教育评价专家的普遍重视,应当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3)传统教育评价重定分定论,轻措施指导。 传统教育评价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排队分类,定分定论,而对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不予分析诊断,致使评价现状与改进工作相脱节。这对于排在后边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况且在评价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更冤枉了一些学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和斗志,反而起了负作用。就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在作出评价后也很少给他们进一步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措施。对整个教育过程缺乏全面而又科学的分析,从而不能因材施教。这种教育评价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

(4)传统教育评价鼓励了“先进”同时也抛弃了“落后”。 激励作用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传统教育评价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考试成绩好,便是一种激励;考试成绩差,便是一种打击。这种评价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更鼓励他们去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不但使他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而且也抑制了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这两种情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极为不利的。死记硬背只能使学生墨守陈规,思想僵化;频繁的失败刺激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上进的希望,只能成为传统教育评价的牺牲品。

3.2 教育评价标准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评价的目的一是评定与诊断,二是改善与提高。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作出评定,而且应通过分析诊断,向学生提供改进与提高的措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教育评价的标准是进行教育评价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教育评价标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极为有益的。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评价目的不是选优汰劣,而是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对此,布卢姆(B.S.Bloom )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较好的尝试。其宗旨是使大多数难以在竞争性学习中获胜的学生去达到最基础的教学指标,得到基本的发展。

确立正确的评价标准,首先要对教育目的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有一正确的认识。评价标准既要适应教育目的的要求,又要反映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讲,教育所培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不能只是知识的储存者,而更应该是富于创造的开拓者。所以,把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标准,应该成为现代教育规律的反映。以创造力为一种教育评价标准,可以扭转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局面,考察学生的多种能力;可以改变传统教育评价中的形式主义,而注重对学生真才实学的评定。同时,还可以改善单一的答卷式应试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策略,如可以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也可以对单一能力进行分析,从而使评价工作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3 教育评价方法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评价多重视对学生的评定而忽视对教师及学校教育情境的评定,这似乎是一种本末倒置。没有创造性的教育情境和创造型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因此,教育评价应注重和加强对教师的创造性的评价和对教育情境的评定,才能搞好创造性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应着重考核其传授知识的方式、组织教学的能力及其与学生的交往情况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不能仅仅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教师的业绩;对学校教育情境的评价应注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否民主活跃,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以求努力创设一种合作的教育情境,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气氛。

改善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评价方法死板生硬的僵化模式,不仅设置一定的基础知识测验,而且应增设能力发挥题目;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要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仅要评判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而且要考察学生的分析类比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从而使教育评价从内容到形式灵活多样,使考试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教育评价方法的改进,是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必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前提。

3.4 教育评价效果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有两种积极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发展功能。一个人在评价中取得好成绩,而且这种评价结果又与自己的能力基本相符,他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愉快体验,这种体验可转化为一种内在动力,激励他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一种客观而又切实的教育评价结果,也能使要求上进的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制订措施,力求改进,从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教育评价结果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手段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这方面,原苏联合作教育学专家们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分数对学生的精神压力,沙塔洛夫曾大声呼吁教师应帮助学生摆脱这种惊恐状态。他曾深刻地指出,一成不变的评分制度是一种精神桎梏,不好的分数是学生学习中的阴影。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评定分数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使分数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对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应予以适当加分,以示鼓励,使分数由压力变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注意教育评价结果对他们的影响,慎重使用否定评价,密切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积极鼓励他们上进,这在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准确而又灵活地使用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育机智。通过教育评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创造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收稿日期:1999—05—19

标签:;  ;  ;  ;  ;  ;  

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