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园逻辑美学的景观实践研究——以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为例论文_胡家诚

历史文化名人园逻辑美学的景观实践研究——以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为例论文_胡家诚

同济大学 上海市 200082

摘要:近年来旅游区、特色小镇等文旅产品大量井喷式开发,是消费市场上休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现有文旅产品供给量及质量的矛盾。历史名人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本文以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为出发点,基于场地设计语言理论及美学原理,提出跨领域的逻辑美学手法,探讨的历史名人文化园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历史名人旅游资源,文旅景观,文化园,逻辑美学

一、研究背景

四川省绵阳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多年来景区逐步发展,面临新时代文旅市场的差异化旅游需求,风景名胜区急需进行景区升级。风景区资源种类丰富,历史跨度大,结合市场竞合分析,风景区提升将以康养为主题,对传统文化资源重新整合。在康养主题的引导下,未来重点打造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田园康养、饮食康养等类型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针对饮食康养产品,发挥四川本地川菜的优势,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利用享有“川菜之父”美誉的李调元的历史典故。李调元曾经两次留宿罗浮山,并留下题诗:“两次罗浮留我宿,峰峰认得李山人”。基于罗浮山及李调元的文化线索和历史背景,打造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一方面,以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资源为基础,另一方面,以川菜饮食康养为主要餐饮业态,充分发挥资源的市场化价值。

本文研究历史名人文化的景观表现手法,以逻辑美学的手法,对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进行景观设计,以实现李调元川菜文化的康养特性在景观视觉上的展示。

二、理论基础

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场地设计理论和景观美学原理。历史文化名人作为旅游资源,在景观化表现的过程中,需要从对场地的认知、理解,到布局思路、形态组合,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景观形态转化的过程[1],这是场地设计理论对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的理论指导。

从景观美学的角度来说,历史名人景观所展现的美学不能单纯的以内涵具象化、修复还原等非艺术手段表达,需从名人相关的要素中提出景观语言的词汇,并以美学理论为支撑进行组合。

运用场地设计理论及景观美学原理,在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是以李调元权威所在的川菜领域为基础,通过景观美学的手法呈现出来。以李化楠和李调元父子编纂的《醒园录》为基础,《醒园录》是四川有史以来第一部饮食菜肴专著,对引领川菜菜系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提取《醒园录》中的元素和内容,以景观表现的手法,提升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的美学内涵,进而丰富游客体验。

三、实践研究

《醒园录》中记载描述了120多样菜式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流程,涉及到食材种植和选择、食材组合和加工、菜品设计和制作,是川菜领域的权威记录,内容详尽,逻辑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的景观化表达以《醒园录》为基础,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食材加工过程的景观化,一个是食材种植和选择的景观化,具有针对性的景观实践,能有效提升游客对园子的体验效果。

《醒园录》中记载的食材加工过程有一个共性,就是晾晒对食材的重要性,书中多次提到晒法。例如,做霉干菜法中“将介菜砍晒二日足”、“晒极干”,千里醋制作时“乌梅去核……浸一伏时十天为一伏,三伏为一月,晒干,再浸再晒”,做香豆豉法中“将瓶口泥好,晒至一月”,做甜酱法中,“每早未出日时翻搅极透,晒至红色”,做清酱法中“铺大扁竹制的盛器内,付日中晒之”,晒番薯法等等。

通过自然晾晒这种本土化自然化的方法制作食材,这是川菜加工上的逻辑思维,也是食材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个食材加工过程的环节,可以作为景观呈现,各种食材大面积晾晒,自然形成了可供观赏的景观,类似东北挂晒的玉米景观、湖南晒辣椒、婺源晒秋。一方面这是具有极强地域特色的生产生活的农俗现象,结合场地地形和条件,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成为川菜景观文化展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游客来说,这是特定时间的节庆活动,根据食材的自然条件,不同节气和时间,展示不同的食材,可以形成全年不间断的主题活动,各种不同色彩、不同器具、不同大小的晾晒食材,也体现了川菜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另外,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建设中,晾晒的景观展示适合打造成为不同主题的旅游节庆,对特定农业园和主题景区来说,也是丰富主题景观展现的手法。

《醒园录》在食材种植和选择上,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了素材。书中提及的食材包括花椒、川椒、八角、青梅、落花生、白菜、香菜、红枣、小麦、黑豆、陈、椒、杏等等。选取本地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食材,和四川盆地多丘陵的地貌相契合,是《醒园录》在食材选择上的逻辑思维。

食材选择的景观化过程,体现在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大量选取可以作为食材的植物,食材植物本身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来使用。围绕食材的植物选取搭配和装饰,让游客第一印象一进入园子,就感受到园子和饮食主题的密切关系,对植物直观的视觉感受,引入游客体验李调元及川菜文化。同时,根据食材的季节变化和生长特点,选择当季的植物组合,丰富园子四季的植物景观效果。通过植物搭配营造的视觉感受作为文化感染的手法,而不是以简单的文字解说墙或者画廊雕塑景观来展示文化,这种特殊的景观实践,更好的体现了整个场景和氛围的主题化,营造了创新的景观设计手法,也引导游客进入更高层级的美学体验,提升了整个园子游客体验的满意度和好评度。

四、总结

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景区提升的过程中,以本地历史文化名人李调元在川菜领域的贡献为线索,在场地设计和景观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逻辑美学的手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景观设计和实践。传统历史名人文化园的景观设计手法,大多数是以写实的手法让游客通过画面和文字去感受园子的主题,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景观表达的方式更加强调感官的感染力,深挖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内核,通过食材加工过程和食材种植选择,让游客不仅仅通过视觉,更是精神层面的感性认知,对景区提升具有创新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杜威. 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论文作者:胡家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历史文化名人园逻辑美学的景观实践研究——以李调元川菜主题文化园为例论文_胡家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