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军事信息与网络舆论系 上海 200433)
摘 要:信息化战争下高效、安全地组织管理战时车辆维修信息,对战场夺取信息优势、发挥车辆作战保障功能、确保作战任务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之中,首先阐述物联网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相关概念、内容与特征,随后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挑战与展望。旨在为提高部队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工作效能提供一定思路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战时车辆维修信息;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48.61
0前言
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信息化、战场信息全维化、指挥自动实时化的特点,对作战装备高技术、全领域、强负荷、快通讯的保障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战时车辆维修信息进行高效、安全的收集、传递、处理、存储等,对战场发挥车辆作战保障功能、确保作战体系高效运转、有效控制战时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1物联网概述与应用
物联网是指运用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与管理 [1],具有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等特征[2]。
物联网可扩展、分层、开放的科学体系架构是其实现信息组织功能基础支撑。目前学者们通常将其基本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如表1)。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体系架构底层,负责采集、识别、分类、存储、控制物体信息,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网络层亦称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传输给应用层以便其进行分析、处理、决策。包括负责信息汇聚、转发与控制的接入网和负责信息承载与传递的传输网两部分。应用层位于物联网体系架构顶层,负责对获取的海量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与深度挖掘,进而实现对物体和信息的精准控制[4][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公路交通、快递物流、建筑家居、医学治疗和生产消费等多个领域,如通过RFID电子标签采集电表数据,优化电力计量;运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检测水上运输水流情况,预防事故发生;将RFID技术应用于订单管理系统,精准监控库存,实时获取消费行为信息,提升仓储效率与经营绩效等。
尤其是在车辆管理方面,在车辆识别、归档、维修等环节,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技术管理电子档案系统、车辆收费系统、车库管理系统、车辆检测系统等多种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本文以战时车辆(本文特指非特种车辆)为研究基点,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车辆管理系统借鉴应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工作之中,一方面,战时车辆维修是对车辆基本性能的管理,具有借鉴应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感应距离远、传递稳定性高、处理速度快的特点符合战时车辆维修突发性、紧迫性、准确性的要求,具有在战场上复杂环境下处理海量信息的优势。
2战时车辆维修信息及其管理
2.1战时车辆维修信息
战时车辆维修信息是指对战时车辆进行检查维护、故障修理等维修活动所产生大量信息数据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身份信息,即战时车辆的基本属性,包括车勤人员信息、执行任务信息等;二是状态信息,即战时车辆的实时状况,包括战场环境信息、车辆使用信息、感知敌方信息等;三是故障信息,即战时车辆故障类型、受损分析等;四是保障信息,即战时车辆维修保障工作相关信息,包括车辆的检修、补充、配发等;五是备件信息,包括备件需求信息(即排除车辆故障所需信息,计划备件需求等)、备件状态信息(即维修点与器材库维修备件的健康情况、存储情况等)和备件流转信息(即备件的使用、流向等)。
与平时车辆定期检查维护、按计划组织故障维修相比,战时车辆维修时间全天候更宽泛、环境气候全战场更复杂、故障情况更多样、处置任务更重要、维修保障更紧迫。因此,战时车辆维修信息具有时域上的延伸性、地域上的复杂性、类别上的多样性、传递上的保密性、处理上的紧迫性等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安全、高效的管理是确保战时车辆正常运行、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保障。
2.2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
2.2.1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目的
战时信息管理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感知、访问、传送控制、支撑服务等技术,对战时信息的产生、流通、分配、使用等信息活动全过程相关要素进行管理,具体包括战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管理与利用等方面,以实现信息增值,进而发挥信息效能、获得信息优势,取得战场主动权。
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战时车辆基础信息管理、二是战时车辆故障信息管理、三是战时车辆后勤信息管理。目的是通过对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的组织管理,一方面确保维修信息的安全传递,实现车辆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加强维修信息的高效利用,发挥车辆信息效能,最终获得信息增值与信息优势。
2.2.2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难点与挑战
目前我军主要依靠北斗导航车辆监控系统管理平/战时车辆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车辆位置、运动轨迹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7]。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战场车辆维修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战时车辆维修任务难度增大。随着世界军事竞争的加剧与军事冲突的频发,我军装备数量、型号种类剧增,技术精细化、反应机动化、作战全域化要求愈加提高,传统系统平战一体的单一的监控、调度功能难以在战时复杂地域环境、强烈信息干扰的背景下,解决车辆故障频发、维修难度提升、时效要求提高等问题挑战。二是战时信息管理难度增大。复杂多变的战时车辆维修任务以及产生的海量车辆维修信息,给未来战场如何高效科学管理信息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整合、处理信息为解决车辆故障提供快速应急方案,确保车辆正常运行与任务顺利完成,是未来战争获取信息优势、取得胜利的关键。
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之中,通过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提高信息获取、传递、处理等环节效率,对提高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水平、完善一体化战时车辆维修机制、获取战场信息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3物联网技术在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基于物联网的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流程架构为基础,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整体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特点,提高信息在收集、传递、处理、存储等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准确性,进而提升车辆维修效率,确保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3.1战时车辆基础信息管理
战时车辆基础信息的组织管理利于综合管控车辆信息、及时了解车辆状态,进而分配执行任务。主要包括车辆身份信息、状态信息等的管理。
车辆身份信息管理主要利用物联网感知层RFID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对车辆装备、备件等车辆信息、驾驶员个人信息、执行任务区域、类型等任务信息进行身份确认,即在射频信号覆盖范围内,接收解读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进行电磁信号的捕获与接收,随后将信息输送到信息处理设备之中。RFID技术扫描速度快、设备微型化、耐用性强、可靠性高,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可以同时精准识别多个对象,大大提高了战场未知环境下对车辆信息的获取时效性、稳定性与准确性。
车辆状态信息管理主要是对车辆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的信息提取与管理,通过物联网网络层传感器技术与状态监测技术,在车辆状态发生变化时迅速捕捉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用户应用层,使部队装备保障部门能够对车辆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在突遇车辆故障时,可以把握最佳维修时机,从而提高车辆任务的可靠性。传感器技术组网简单、部署方便的特点使战时复杂战场环境下,车辆状态信息实时监控更为机动灵活,数据捕捉传输更为安全及时[8]。
3.2战时车辆故障信息管理
战时车辆故障信息组织管理利于合理调配维修备件、快速处置车辆故障、保障车辆人员安全。主要包括车辆故障预判信息、故障处置信息等的管理。
故障预判信息管理即为通过状态监测技术,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实时监测的反馈结果,与车辆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判断,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信息并及时处置故障。
故障处置信息管理即为当车辆发生故障时,采取定点保障、伴随保障和机动保障形式,利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故障诊断系统的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PMA)的故障诊断功能,一是通过获取处理海量故障信息,构建车辆维修信息知识库;二是PMA与车辆互联,通过信号设置与标定、数据采集、曲线显示等环节,下载故障代码或直接对车辆进行测试得到故障信息,随车维修人员可根据故障信息立即提供排故方案,确定修理人员数量及器材、油料备件等的携(运)行数量等;三是以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技术为基础,建立车辆远程维修协同支持信息系统,即通过专家异地、异(同)步的音频、视频等信息交流,对车辆故障进行远程协同诊断[9]。
3.3战时车辆后勤信息管理
战时车辆后勤信息组织管理利于宏观掌控车辆保障资源的存储、维护与分发,快速调拨人员、物资以保障车辆正常工作与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包括保障信息、备件信息等的管理。
保障信息管理是指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控故障车辆维修信息,包括车辆的定期检修、受损车辆维修情况、待修车辆移交处置、车辆补充计划申请、人力物资的调配使用情况等,做好受损车辆维修的保障工作,全面提高车辆维修保障能力[10]。
备件信息管理主要是利用传感器设备(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与传输通道对备件需求与流转信息,即排除车辆故障所用备件的需求与使用情况的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主要包括车辆备件正常规划与应急情况下的临时规划两个方面。前者是在战时对器材库与维修点的维修设备健康情况、维修备件(油料、配件等)存储情况等信息进行随时汇总与定期审核。后者是在车辆发生故障时,依据IETM技术提供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指导,将所需备件信息传送至维修点、器材库等部门,进行备件的申请与准备,以提高车辆故障维修效率。
4物联网技术在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中挑战与展望
物联网技术下的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战时行动之中,在思想认识、技术支撑、实际操作等方面还有许多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上,队要加强对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重视度,要主动利用战场信息资源,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信息交互模式,夺取战场信息优势,确保战时车辆正常高效完成任务。
二是技术支撑上,部队一方面要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加大物联网领域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借鉴地方部分汽车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将物联网整体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优势运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的管理实践之中,以实现战时车辆维修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三是实际操作上,要综合考虑物联网技术下车辆维修信息数据类型、关联关系、所处环境等因素,妥善处理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的平战转换、远程传输、受限共享、按需分发以及动态服务等,实现战时车辆维修信息一体化、智能化管理。
5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战争下军队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之中,构建战时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语义互操作、分布式计算等管理,同时确保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时效性、稳定性,乃是未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其博, 刘杰, 黎羴,等. 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3):1-9.
[2] 饶威, 丁坚勇, 李锐.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华中电力, 2011, 24(2):1-5.
[3] 钟义信, 周延泉, 李蕾. 信息科学教程[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
[4] 王昆昆.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1):278-278.
[5] 张鸿涛, 徐连明, 张一文.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 周荣庭. 军事信息管理概论[M].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7] 董哲. 基于北斗导航的军队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山东大学, 2014.
[8] 游战清.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理论与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9] 梁晨,糜玉林,林瑜,孙阳,宋斌斌.基于PMA的IETM故障诊断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1,1(10):46-48.
[10] 黎靖鑫, 何松柏, 付再康. 加强部队战时车辆管理的思考[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10):13-15.
作者简介:
刘阜源(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信息资源管理;
论文作者:刘阜源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车辆论文; 战时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备件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