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由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举办的全球财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88位全球企业500强的董事长、总裁或CEO齐聚北京,表明跨国公司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同样,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企业也在努力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大批国内企业开始采用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但所采用的国际化模式不尽相同,相应的,通过国际化发展模式取得的成绩也大相径庭。国外大量的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研究着重于外向国际化阶段,这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并重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基于国际化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的研究,建立从交易发生地和心理距离两个维度的国际化模式研究框架,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分为三类,并且在每一类中都利用典型代表公司对该模式进行描述。
一、国际化的概念与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Inward)和外向国际化(Outward)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1]。
对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研究,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的过程。其中一些理论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了一国从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过程。英国学者Dunning(1981)在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2]。 该理论认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一国将逐渐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并且认为该过程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且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元之间: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从而净对外直接投资呈负数增长。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在这一阶段,外国直接投资量仍然大于其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以上:在这一阶段,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正增长。
更多的研究是从公司角度,认为一个公司的国际化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逐渐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这一批研究构成了跨国公司理论和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Verno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Vernon认为一种新产品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品在技术、市场、成本和竞争方面的表现将不同,企业从产品的国内生产销售到出口国外市场,主要的动因是竞争加剧后,成本有下降的压力,从而寻求产品成本低的生产区位。他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企业考虑进行对西欧等发达国家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企业才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北欧学者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1975)基于企业行为理论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4]。他们通过对瑞典四家制造业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非常相似。最初与外国市场的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不断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稳定下来;进一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公司;当市场条件成熟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北欧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四个阶段分类都处在外向国际化阶段,没有论述内向国际化的阶段。这是由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基于对瑞典的企业的研究,结果更加适合于发达国家的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殊之处。
除了Vernon对美国的研究和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对瑞典的研究之外,小林规威(1998)[5] 通过对日本100多家跨国公司和美国、欧洲的几十家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海外经营五阶段说。该学说认为公司进行国际化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阶段;重视出口市场的国际化阶段;从事海外生产的国际化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的国际化阶段;全球战略经营深化的国际化阶段。小林规威的研究是基于日本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但是理论框架沿用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框架,研究仍然只涉及外向国际化。
关于跨国公司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分析是跨国公司理论解释的一个主要问题。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优势理论出发,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Hymer&Kindleberger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不是拥有或获得金融资本的有利条件,而是利用由于市场不完全性所产生的企业特定优势对海外业务进行控制,以抵消当地企业的优势而获得足够的回报。企业垄断优势主要包括企业核心资产优势、企业规模经济优势、货币及政策优势。
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在“贸易替代”的基础上,多发生在技术超前而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美国本应将这类行业的生产保留在国内,在该类行业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使得美国的出口被替代;而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取代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开辟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出口,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
Carlson(1975)提出了内部化优势理论,该理论从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该理论认为企业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会创建内部市场,通过层级(hierarchy)的治理方式,而不是通过市场(market)的方式完成交易。而当市场内部化的范围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在市场内部化过程中,企业主要考虑行业结构、地区因素、国家因素和公司因素等四类因素。
Dunning于1977年发展出了集大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奠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应具备三个条件: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OSA)是指企业具备的特定优势。企业拥有其他国家企业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采取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并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LSA):是指国外的区位能够提供特定的机遇。这是说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比利用本国要素更有利其优势的发挥。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IA):是指企业使这些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此时,企业内部化转移是在海外市场经营的最有利的方式。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框架
对于跨国公司的成因,解释的理论大多都应用于外向型国际化,虽然也适用于内向型国际化,但是由于这些理论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研究背景下,所以对于内向型国际化的理论解释并没有受到重视。康荣平(1996)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成长路线[6]。主要根据企业开始国际化及其国际化所处的大环境的不同,把企业的国际化分成先发展型和后发展型,又将先发展型进一步细分成技术主导型和自然资源型,而对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又分为常规型、开放型和转折型。
对于国际化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的历史比较长,理论大多都是在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沿着发达国家的研究路线进行拓展研究。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环境的背景,对中国公司的国际化模式做进一步研究。
在分析中国公司国际化模式时,本文主要基于优势理论,认为是由于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不断变化,相应的不断的能力积累,导致了企业采取不同的国际化模式。一个完全的国内企业第一次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时,公司的能力通常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这时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合资等方式在国内与国外公司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就是公司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内向型国际化企业。随着公司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将形成Dunning所说的三种优势。当中国公司具有了所有权优势而不具有内部化优势时,公司主要通过出口将所有权优势转让给外国企业,也就是通过低难度的方式实现外向型国际化;当中国公司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区位优势在国内时,公司采取契约方式供应海外市场,这时公司仍然处于低难度的外向型国际化阶段;当中国公司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区位优势在国外时,公司可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军海外市场,这时就发展到了高难度的外向型国际化阶段。
随着公司自身能力的增强,各种优势不断具备,公司与国际市场进行交易的地点逐渐从国内发展到国外。与此同时,中国公司与交易方的心理距离也将不断扩大。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妨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7]。Johanson&Wiedersheim Paul(1975)曾用心理距离的概念分析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先后顺序,发现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外国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企业面对不同的海外市场时,他们首先选择市场条件、文化背景与母国相同的国家,即企业的海外经营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感不;在某一特定市场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往往走从出口代理到直接投资的渐进道路,即从低难度的外向型国际化到高难度的外向型国际化。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交易发生地点——心理距离的两维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框架(如图1)。其中,如果企业的业务全部在国内,并且主要的交易对象也是国内企业,则如图中A所描述;如果企业积极与国外企业在国内进行合作,从事内向型国际化,如进口、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则如图中B所描述;如果企业从事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如出口或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则如图中C所描述;如果企业从事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如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则如图中D所描述。
图1
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图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
将国际化过程明确区分为内向国际化阶段和外向国际化阶段,一个公司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成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再发展到外向型国际化企业是一个多阶段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个演进过程的模式多种多样。结合两个分析维度,基于对中国公司国际化的具体分析,本文识别出中国公司国际化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再发展到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继而发展到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即A→B→C→D;第二种是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后,再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发展,然后再发展到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即A→B→D→C;同样也存在从国内企业跨越内向型国际化阶段,直接发展成为外向型国际化企业的第三种模式,即A→C→D或A→D→C。
1.发展模式一:A→B→C→D
这种模式是指公司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再发展到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继而发展成为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随着交易发生地由国内发展到国外,心理距离由小到大,公司的能力不断提升,优势不断强化。这一模式的典型公司是海尔集团,尽管有许多研究认为海尔的国际化属于第二种模式,即先向发达国家进军,再向发展中国家进军,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市场发挥品牌效应。但通过对海尔集团的历史回顾发现,海尔集团在美国建厂之前已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因而应当归于第一种模式。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6年12月,印度尼西亚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在印尼雅加达成立,海尔首次实现跨国经营。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安)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伊朗生产厂建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和北非地区设厂。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可以说从海尔集团的建立就是以内向型国际化为导向的,从其国际化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海尔集团的外向型国际化首先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在积累了经验之后才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实质上是经营者学习、掌握、积累国际市场知识的过程,也是企业本身的成长发展过程[1]。由于一个企业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为全球性企业是一个充满未知数和风险的复杂过程,管理者不可能在掌握了所有海外经营的知识以后再开始走向世界,也不可能对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市场盲目冒险而投入大量资源。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相对熟悉、风险最小的海外相邻市场开始,并采取投资量最少的间接出口方式,逐步积累经验和扩大跨国经营的程度与范围。
将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路线表现在上文提出的国际化模式图中,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以海尔为代表的第一种国际化发展模式(如图2)。
图2 海尔国际化模式图
2.发展模式二:A→B→D→C
这种模式是指公司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到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后,先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发展,然后再发展到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这种发展模式的困难在于从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发展到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所需的能力积累更高,由于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在从内向型国际化转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能取得成功。与第一种模式相比,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是,如果能够在发达国家市场取得成功,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就会比较容易。
健力宝集团正是该类发展模式的代表之一。1985年健力宝的前身三水酒厂以健力宝饮料与强力啤酒作为拳头产品,建立了健力宝新厂,从德国引进了一条罐装生产线和检验设备,1986年9月,健力宝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无酒精饮品打入美国市场,从此开始了健力宝对美国的出口业务。1991年,健力宝美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健力宝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迈出了第一步,1993年健力宝在美国繁华的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帝国大厦建立了美国分公司总部。借助在美国成功的形象推广,健力宝品牌迅速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健力宝集团进军其它发展中国家市场,截至1996年,健力宝已经在10余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分公司,实现了高难度国际化向低难度国际化的推进。
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出以健力宝为代表的第二种国际化发展模式,我们将其国际化发展路线表现在本文提出的国际化模式图中(如图3)。
图3 健力宝国际化模式图
3.发展模式三:A→C→D或A→D→C
第三种模式是从国内企业跨越内向型国际化阶段,直接发展成为外向型国际化企业。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内向型国际化阶段的缺失,也就是说企业的国际化是直接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外向型国际化。这种跨越是可能的,当企业拥有足够雄厚的资产,其海外投资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时,海外经营阶段的飞跃是有可能的;另外,在海外市场条件相近的情况下,企业在其它市场获得的经验会使其跨过某些阶段而直接从事生产活动[4]。企业在发展到内向型国际化之前,已经具备了进行外向型国际化所需的优势与能力,因此,在心理距离和交易发生地点两个维度的跨越式发展也成为可能。
TCL是此类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企业。1985年,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之后的十五年时间,TCL不断通过收购合并、合资等方式提升企业规模与影响力,但始终没有走出内向型国际化的道路。1999年,TCL在越南开设其第一家境外工厂,迈出了外向型国际化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三年内,TCL开始将触角伸向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接近的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并在新加坡、印尼、俄罗斯等国家主打自有品牌进行生产销售。2002年,TCL开始提速国际化过程,当年,TCL拿出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施耐德,从而进入欧美彩电市场。2003年4月,TCL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莲花太平洋全资收购了美国高威达(Go Video)公司,试图通过这个老品牌进入美国市场。
TCL在创立之后的15年时间中,不断在国内市场上积累资源,扩大规模,公司的资产实力和在中国市场中摸爬滚打中积累的能力使得TCL具备了跨越内向国际化阶段的实力。从1999年TCL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到2003 年进入美国市场依然表现出从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转变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说,TCL表现出了AàCàD的国际化模式(如图4)
图4 TCL国际化模式图
四、结语
本文基于已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案例,提出“交易发生地点——心理距离”的两维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框架,并识别出三种国际化模式。
除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以外,影响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战略执行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企业既定战略模式的发展状况,如果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执行能力不足以实现该阶段战略目标,那么战略模式也需要相应的做出调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04JJD63000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博士论文资助专项(ZZ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