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语法意识的培养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英语语法论文,意识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语语感是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除了语音、语调和语意,语法是语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言的内部规则,影响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英国儿童英语专家Lynne Cameron也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学生也需要简单的语法知识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正确表述语言的习惯,而新课程同样要求在小学阶段进行简单的语法学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知识以“随风”的方式“无声”地潜入学生脑海,通过不断实践逐渐构建准确的语法直觉(即语法意识),形成良好的语感,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歌曲促语法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歌谣经常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调节课堂气氛,却忽略了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语感的作用。歌曲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其旋律和节奏可激发人的情绪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形式,正好将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在特定的情景中,一些蕴涵语法知识的英语歌曲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并形成自主记忆,构建语法意识。
PEP教材(下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是数字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中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插着10支蜡烛的生日蛋糕图片,并告诉学生今天是陈洁的生日,猜测她的年龄。有学生马上反应出十岁。在肯定的同时,我要求学生一起数一数:One little candle,twol ittle candles,three little candles…在此过程中刻意加重音并拉长“s”,并引导学生倒着数一遍,在数到one little candle时强化尾音,初步感知名词单复数的变化。然后播放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让学生模仿唱的同时,通过拍手打节奏巩固“s”。第二遍恢复正常读音,引导学生边唱边用手在复数时画一个“s”表演唱。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更换单词,进行歌词创编。
小学低段学生对于名词的抽象的单复数规则很难理解,而结合情景用歌曲的方法不断感知这种语法形式,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强化,由此产生的记忆会逐步转变成语法意识,随着语言的积累和认知水平的发展逐渐生成语感,并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正确运用。
二、以图语促语法意识的培养
图语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视觉形象传递的语言信息。它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还可以形象化地呈现抽象难懂的语言规则,有利于学生主动记忆,促成语法意识的构建,增强语感。
1.动画演绎过程
随着学生年段的上升,知识点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有些语法知识越来越细化,尤其是个别单词规律中的变异或规律外的特殊变化。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形容词比较级有些特殊的单词,很多学生都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拼读死记硬背下来的,因此,在作业反馈中正确性得不到保障,常常今天记明天忘,或者互相混淆。
笔者制作了如下动画:funny和er分别出现在左右两侧,突然发生剧烈碰撞,funny的y破碎变成i,er再慢慢靠近,并最终呈现出funnier的完整比较级形式。Thin和er同样先出现在左右两侧,然后发生了剧烈碰撞,thin的n被撞晕了变成2个n,thi和er从两边靠拢,变成了thinner。
在播放完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让学生回忆单词的整个变化过程,然后拿出了一些具有相似规则的单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类,制作卡片,并模仿动画进行表演。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在随后的练习中连一些学困生都能准确地进行作答。
2.图像呈现概念
动词时态是英语动词语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在小学阶段主要涉及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和过去时。虽然不要求掌握它们的名称和具体的涵义,只要了解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即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常识上或者结构上的错误。究其原因如下:母语中这部分语法现象的缺失;各种时态概念不清,相互混淆;某个时态学习时间长了,发生遗忘等。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将来时学习中,我引入了数轴,以now作为切入口,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通过比较明晰时态概念,在反复操练中熟练句型结构,获得语法意识。
T:It’s 9:00.Sarah is…
S:Sarah is read a book.
T:Sarah is…
S:Sarah is reading a book.
T:It’s 9:00.Sarah is reading a book.(read again)
T:It’s 9:00 now…
S:Sarah is reading a book.
教师随后再拿出一些表示将来的单词,例如this evening,tonight,tomorrow,next week等让学生在坐标轴上找到相应位置,并拿出一些其他的动词图片贴上,改变now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操练巩固。学生不仅复习了现在进行时,而且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了将来时的用法和句型结构。
3.图片联想记忆
语法知识抽象枯燥,图片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若在两者之间建立适当的联想,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热情的驱动下,对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形成一定的语法意识。
“There be…”句型中,很多学生在名词单数时用了are,复数时又用了is,几次练习下来,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找了两张人物图片,其中一人又高又壮,一人又矮又瘦,前者命名为Mr.Are,后者为Mr.Is,并让学生分别对Mr.Are和Mr.Is进行描述,获得“Mr.Are is tall and strong.Mr.Is is short and thin.”的初步印象。再播放Mr.Are和Mr.Is的声音:I can carry many apples./I can carry one apple.Only one! 然后出示:There_ many apples./There_ anapple.让学生把两张图片选择放入,最后在相应位置贴上单词are和is让学生读一读。
通过把图片和are,is联系起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产生自主记忆,加速语法意识的构建,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以游戏促语法意识的构建
语感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其形成建立在反复实践、日积月累之中。因此,语法意识的形成同样需要大容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而一味地灌输和枯燥的反复诵读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游戏教学是构建语法意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习之于嬉”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开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在大量的听、说、读中获得语感。除了竞赛性游戏外,还可以有下列方法。
1.改错游戏中培养语法意识
改错是教师把重难点用错误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已学知识进行改正错误的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授课前,我在课余给每个学生发了三块纸板,要求在第一张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第二张写上干什么(动词或词组),第三张写上时间、地点或方式的短语,分别放入我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箱子内。
在新课呈现后的操练环节,我拿出这三个箱子,分别抽出一张贴在黑板上,组成了诸如以下的句子:Mike go to school by bus.有学生马上反映这句话有错误,应为:Mike goes to school by bus.我做出肯定并要求学生把正确的读一读。然后这位学生再分别从三个箱子中抽出卡片,这次就有更多的学生加入了改错行列。如此循环,让学生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朗读句子中感知和巩固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最终达到只要一抽出卡片,学生马上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正确的句子的效果。
语法教学中借助游戏进行改错练习能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在第一时间强化语言的正确表述,形成良好的语法意识,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
2.设置悬念获取语法知识
孩子天性充满好奇心,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不仅能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被你“牵着鼻子”走。
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疑问句时,学生的作业中不乏类似的错误:Does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他们用了does提问的同时在动词后面又加了es,显然和前面刚学过的陈述句句型产生了混淆。于是我就以go to school为例,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正确使用一般疑问句结构获取相应的语法意识。
T:Can you guess,how does Sarah go to school? 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draw a little part of a taxi)Does she go to school…?
S1:Does she go to school by bike?
T:No!(draw a little part of a taxi)
S2:Does she go to school by bus?
T:Maybe.(draw a little part of a taxi again)
Sn:Does she go to school by taxi?
T:Oh,yes! You’re right!
这样的悬念设置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反复地使用同一句型,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操练了所学的语法知识。当同一句型在短时间内高频率地重复听和说时,自然会生成一定的语法意识,汇成语感。
总之,在小学阶段,教师对于英语语法教学应注重语法意识构建的方法和过程,着眼于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培养良好的语感。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传授语法规则,要基于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他们的认知水平,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语法意识,提升语感。这也要求教师认真思考、认真研究,不断挖掘和总结出新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将语法意识的构建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