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充满地方本土文化的民宿市场需求也在快速的提升。而现在大多数民宿只一味的跟风,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很快将会被市场淘汰。民宿做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以及地域特色建筑的传播,做为一种传播媒介,备受着设计师们的瞩目,而民宿景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本土文化特色,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文化,周边的资源进行融合,减少人为修饰,做到自然和谐,满足空间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宿景观设计要素
1.景观自然因素
民宿大多数都远离城市,在深山或田园乡野,而民宿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因素来进行改造,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而民宿景观,大到乡村,小到庭院。大范围的民宿设计,自然因素涉及到地形,气候,人文,水域,周围绿植。在进行改造的同时,把能够保存的进行修缮,结合本土建筑文化特色,取其精华。而小范围的民宿设计,要考虑到范围内的水系,交通,边缘景观,附近建筑,能够和周围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小庭院的景观,则需要与民宿建筑相呼应,根据民宿的需求进行设计。
2.景观植被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营造意境的作用。地区的自然气候,地形地势,周围大环境因素,都能影响对植被的选择,注重对当地的自然植被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性的植被做为辅助。同时可以用不同的植被进行空间切割,以植被来分割空间的私密程度。还要考虑到植被的季节性,根据季节来具体分析植被的选择,让游客们在不同的季节都感受到不一样的景观。也要注意植被的生长习性,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在植被绿化方面,民宿景观设计要注意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展现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在绿化植被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瓜果蔬菜,既可以让游客们体验到农家乐趣,又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到游客的观赏性,可以就地取材,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主,适当的做一些修饰,与周围自然相融合。
3.景观水景
水景是景观设计中最具灵性的,可以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的作用,可静可动。利用地形特点决定水的动静,流动形势,尺度,方向等等,来增加水景的灵活性。同时也要根据需求进行水体设计,做到节水原则。水景设计,也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及水源,避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去进行设计。在民宿设计中,水景可大可小,但是一定要自然,刻意的制造景观只会适得其反。
4.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地形地貌,本土文化,当地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减少人为景观痕迹,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设计,补充了周围的环境和形成,以满足建筑景观的需要。在民宿中景观建筑,多以廊架,亭子,台,榭为主,在设计景观建筑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资源可以回收利用,不浪费原有的资源,做到与自然相融合,不突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景观建筑也要体现出本土建筑风格,不能脱离现实,要与周围建筑相呼应。
三.民宿景观设计:文化的要素
1.人性化
民宿,做为一个地方文化,人土风情的载体,要尊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在民宿中,民宿的景观环境设计,是体现地域的风俗和历史文化重要部分。在景观设计中,景观做为一个与当地文化环境相联系的部分,要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特色,做为一个服务于人的生活空间,在能够让人方便使用,能够给游客带来舒适的生活空间,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特色,才能体现出,民宿的价值。一个服务型的民宿,应该以人为本,满足游客的生活上的需求,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
2,区域性
每个区域所形成的自然形态都不一样,东北的平原,西北的高坡,江南的田园丘陵等等。区域气候的不同,所形成的自然生态也不一样,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区域的建筑,景观以及建造方式,从而形成了区域的特色。而民宿也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形态去进行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的文化,自然形态,设计出地方特色的民宿。而在景观上的设计,要遵从当地的生态自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尊重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要因地制宜,利用或回收当地原有的资源,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更好的结合建筑特色,更具有个性,更能够反映区域的建筑特色。
3.历史性
地域历史,是民宿景观设计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地区的人文历史,建筑历史,风俗历史。这些历史在中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五十六个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建筑方面也是各不相同。从地域的风俗习性,建筑外观,建筑方式,去分析历史的元素,让民宿景观的设计与这些元素进行结合,减少现代化的元素,保存历史元素,以最大的程度去体现当地的人文风貌,在进行创新时,同时要尊重历史,传承历史元素。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灵魂的民宿。
四.总结
每个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不同,所展现出的风格也不同,在对地区民宿进行景观设计的同时,也有助于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地方的影响力。修缮和规划改造民宿,都是对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发展,现在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严格控制下,也需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在对其景观设计时,不仅仅要对自然的尊重和传承其文脉,同时也要在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下进行创新,更好的发展区域文化,让民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1]潘超,陈宇,肖逸.主题民宿的特色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1).
[2]李字花.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研究[J].居业,2018(6).
[3]李朝辉.微探民宿景观设计与营造——以乡村文化民宿为例[J].农家致富顾问,2017(4):112-112.
[4]刘妙娟.岭南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研究[D].
论文作者:龙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景观论文; 建筑论文; 植被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文化论文; 自然论文; 也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