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果刘小学 251802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贯穿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课不仅是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发挥好学科的工具作用,在字、词、句、章四个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重在积累,重在感悟,重在实践,重在获得。
一、从“字”的学习上来说,要注重扎扎实实、规规矩矩
有的人认为,字的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事情,到高年级阶段就不作重点要求。实际上并非如此,小学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学生学会了汉语言常用的汉字,奠定了语文阅读、写作的基础。到中学阶段,应该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字”的学习和揣摩。离开了每一个生动的汉字,一切关于语文能力的奢谈都是空中楼阁。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要进行具有指导性的范读、板书之外,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字”的训练。对于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字音方面的差错,要马上给予指出,并要求学生将正确的读音标识在课本上。对于学生由于普通话不标准而出现的“z、c、s”和“zh、ch、sh”混读的现象也不要视而不见,可以采用请其他同学提、自己查字典等方法予以纠正。虽然在教学中耽误了一点时间,却没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梗阻,并且养成了细致认真的阅读写作习惯。
在字的理解上,要请学生将这个字带到句中去进行理解,去体会作者的独特匠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上课时笔者特意拿来了九元硬币。笔者说:“老师这里有九文大钱,谁来做一回孔乙己,在讲桌上‘排’出九文大钱?”有的学生上来后,一下子把“九文大钱”反扣在讲桌上,显然,他把“排”理解成了“拍”;有的同学则把“排”做成了“摞”。在几次练习后,学生知道“排”原来是把钱依次撒出,在桌面上慢慢地排成一行。一个“排”字生动地显示了孔乙己穷而炫耀富裕的酸性,也表现了其诚实迂腐的性格。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把握。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并形象地说:“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来看,一个个字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可以从那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启发。”
二、从“词”的学习上来说,要注重厚积薄发、求新求进
1.在课堂上注意训练。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和背诵名篇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的诵读和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重点句式的教学中,更要抓住传递感情的重要词语咀嚼、推敲,让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结晶和喜怒哀乐的挚爱深情绽放出耀眼的火花,让学生身历其境,感动,共鸣,震撼,使这些词语成为学生语言中的一部分。
2.在课外要注意积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很多佳词丽句在走马观花的浏览中被忽略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好词语、好句子通过自己准备的笔记本随时进行收集的好习惯。收集来之后,反复进行诵读、体会,在作文的时候尝试着运用这些新结识的“词语伙伴”“句式伙伴”,不断提高自己作文描写的精确程度,增加自己作文的亮点。
三、从“句”的学习上来说,要注重多重练习、脱口而出
1.有意提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重点语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在文中定下了文章的基调,有的在文中是点睛之笔,有的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意识记。文章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除了篇章结构的不同之外,主要原因还有句式表达方式的不同。有的人因为看前苏联文学多了,受他们的影响,长句式、倒装句式比较多,显得欧化十足;有的人因为喜好中国古典文学,对仗、排比、押韵等传统手法信手拈来。这都是长期阅读和创作中不知不觉形成或者有意为之,从而形成的不同的文章风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各种不同的句式掌握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有意识地积累诸多不同的句式、获得不同的表达路径,这样在作文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有“不择而出”的创作快感。
四、从“章”的学习上来说,要注重反复体味、“摹”篇布局
1.学文章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其他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直抒胸臆、打开局面的;从写法上来说,是“总分总”的“总写”开头,还是通过倒叙的手法,把最精彩的画面首先展示给读者的。
2.学文章的衔接。“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叙述故事或者描写景物的时候,不可能一口气写完,在叙述完一个故事、介绍完一处景物后,往往要歇口气,给自己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这种峰回路转的功夫非常巧妙,有的作者是用承上启下的传统写法;有的是直接写出下文,看似没有衔接,其实藕断丝连,给人文断神不散的感觉。教师不能只是带着学生分析段落大意,更要注意作者在写作上的技法运用。这样在以后阅读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掌握一些创作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掉书袋”“抖包袱”“且听下回分解”。
3.学文章的结尾。好的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豹尾”就是指文章精彩的结尾。好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主要是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或者是和前文一脉相承、照应全文,形成首尾呼应的完美;或者是以经典的语句提炼全文,使人振聋发聩、过目难忘。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体会作者在结尾时的良苦用心,从而在以后的作文中有意识地加以模仿,为自己的创作增光添彩。
论文作者:王荣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学生论文; 句式论文; 文章论文; 作者论文; 大钱论文; 教师论文; 词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