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启示论文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启示论文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启示

贾尧天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贫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痛苦与绝望。马克思一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共同富裕而不懈求索,为实现无产阶级摆脱贫困而奋斗。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揭示了社会贫困的根源和问题,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给贫困地区人民带去希望和启迪。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实践探索,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特色反贫困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积极贯彻精准扶贫思想,落实人民所需所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奋斗。

【关键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精准扶贫

贫困历来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马克思致力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将消除剥削、消灭贫困作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一系列关于反贫困的理论,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独特参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关注贫困问题,并将反贫困作为社会重要工作,发展出一系列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我国反贫困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脱贫攻坚也进入关键期,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我国落地生根,成效显著。

我一身冷汗,颤抖着从梦中醒来,走去女生浴室冲澡,然后换了衣服。可回到宿舍后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有人在我的床褥上用红漆喷了三个大字“僵尸人”,床框和枕头上也喷了小一号的“僵尸人”。我四处察看,内心燃起熊熊怒火。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最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到“职业选择”和“人类幸福”要结合起来。“人类幸福”的内涵包括反对剥削消灭贫困的价值意蕴,成为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源头。几百年后,我国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目标追求,与马克思青年时期“人类幸福”的价值目标异曲同工,共同指导着社会进步发展的实践。

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工人及其他无产者只能靠体力和技艺获得报酬,这部分报酬只够维持劳动者日常最简单的生活,因而,贫困就是他们的标签。工业革命催生了技术的变革,但同时激发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马克思在对资本、劳动、剩余价值等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勾勒出反贫困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谋求自身利益,获得合法权益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今贫困地区和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投入和扩大生产,工人和无产者的利益进一步被压榨,社会失业率加大,出现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局面,这也是异化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事实使资本家原始资本急剧扩大,劳动者财富积累越来越少,贫困与富有成为社会最鲜明的两个对立面。马克思不仅指出了贫困的根源,并且在《资本论》中就反贫困的对策,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马克思认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消灭私有制,那种寄希望于资本家,企图资产阶级醒悟的想法完全不切实际。所以,以公有制的形式代替旧模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人人平等地享有生产资料,是无产阶级反贫困的最好出路。此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暴力革命不失为一种重要手段,并号召无产者联合起来,打破枷锁,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二、我国反贫困的创新与实践

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当前依然复杂的严峻形势,精准扶贫政策尤为关键。回首我国走过的七十年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结合不同地域和风土人情,发展为适应不同国情的新的反贫困理论。我国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在反贫困事业上取得显著成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的反贫困、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贫困、新时代精准扶贫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历史定位和社会实践,精准施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进程,给国际上其他贫困地区带去经验和启迪,指导世界贫困地区和国家早日实现脱贫。

第二,采取灵活多变的扶贫策略。七十年来,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待贫困问题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建国初期,国家处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贫困普遍存在,解决好人民温饱和社会保障问题,就是最大的反贫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世界,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对外开放,同时倡导先富带后富,是适应时代的反贫困理论;新时代以来,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因而,应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

香榧(Torreya grandis)幼树喜欢阴凉环境,低丘平原地区夏季苗木会进入夏眠时期,影响苗木生长,夏季的强光还易使苗木灼伤,因此育苗时需加遮荫措施才能使苗木生长良好[1]。目前只见温、光、湿条件对苗木生长影响定性研究的报道,而温、光、湿条件的定量研究较少,本研究初步引入3个条件的定量数据,通过不同网膜遮荫,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分析其对苗木高生长和径向生长的影响。

第一,坚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排除万难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土地革命”和“三大改造”,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不懈奋斗。经过改革开放,使得这样的梦想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繁荣富强的目标。回首这七十年来的伟大征程,最根本的就是得益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我国实现反贫困继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之基。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好脱贫攻坚战。从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无不是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马克思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理想奋斗终身,为人类解放和发展事业留下不朽思想。我国在充分汲取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以人民为主体,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特色反贫困道路,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三、总结

邓小平曾说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首先必须摆脱贫困”。七十年来,我国始终将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将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各项工作展开的中心。七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国家逐渐富强,这得益于国家的制度优势和人民主体思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解决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诊治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4)岁;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个月~2.5岁,平均年龄(1.4±0.7)岁。所有患儿经腹腔镜进行检查已经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并实施Kasai手术进行治疗。在统计学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新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4).

[4]孙建华.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历程及其特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5]刘海龙.环境正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维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5).

[6]薛桂波.邓小平科技体制改革思想与我国的科技治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5,(19).

[7]杨修志.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前景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19,(1).

[8]丁徐清.融贯及其限度:太虚唯识思想探微[J].河北学刊,2018,(4).

[9]虞卓.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公众力量启示[J].神州,2018,(22).

[10]高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双重变奏[J].神州,2018,(25).

[11]马焕兰.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逻辑[J].戏剧之家,2018,(29).

[12]徐利梅.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公平正义观[J].戏剧之家,2018,(10).

[13]曹顺仙.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

[14]吴宁子.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启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

[15]李晓旭.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J].文学教育(中),2018,(12).

[16]王立.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J].交通职业教育,2017,(4).

[17]崔媛媛.加强地方政府环保职能路径探析[J].神州,2018,(24).

[18]张雪婷.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理论之间的人学关系考辨[J].神州,2018,(32).

[19]刘倩如.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度探析[J].汉字文化,2019,(7).

[20]薛桂波,赵一秀.基于“负责任创新”的欧盟科技政策转型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7,(4).

[21]严雪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渊源及其创新性研究[J].芒种,2018,(14).

[22]张美红.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18,(22).

中图分类号: F0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5-0228-02

标签:;  ;  ;  ;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