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问题研究论文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问题研究论文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问题研究 *

余国政 王载册 范绪枝

(湖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摘 要]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照国家、省级、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要求,以H市为例,梳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归因分析后,指出通过落实法律责任、强化标准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加强队伍建设等举措,可有效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续建设难题。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需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1]近年来,H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保基本、促公平、提效能,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搭建平台、突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年,H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的城市;2016年,D市完成第一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但是,根据H市文旅局相关统计数据和湖北省文旅厅情况通报显示,H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发优势逐渐减弱,客观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在两批次省级示范区创建申报中失败,由此倒逼人们反思,引发人们查找症结,分析成因,寻找突破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国家、省级、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要求,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目前H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还需要加大力度。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在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但其投入总量离公共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尚存一定距离,这也成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各地公共文化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丰富服务内容,都需要根据实际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H市所辖的市、县、区财政状况普遍较为困难,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力主要用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项目建设。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H市在勉强满足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难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投入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之中,导致了公共文化建设显现一定的迟滞性。

案例一:对照H市政府颁发的《H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7—2020年)》和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湖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H市各市、县、区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人均事业费能达到10分的极少,0分的却有好几个。H市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只有70万元,所辖D市只有25万元,Y县只有15万元,远远无法达到《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年人均新增图书0.02册标准[2];Y县的“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配套资金至今尚有50%没有到位;X区、T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配套资金至今没有按照政策配套,两馆没有独立的账户;X区图书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被挪用于人员工资的发放。

问题之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在常温、150℃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抗拉强度,相关标准文件要求常温拉伸试样抗拉强度不得低于585MPa,高温拉伸抗拉强度不低于540MPa,取样位置在1/2t和1/4t(t为试板的厚度),试验温度为150℃。经试验,常温、150℃下抗拉强度分别为665MPa和681MPa、607MPa和625MPa。

3)在服务效能上。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需两侧的结构性矛盾。政府能够提供的服务往往和人民群众的殷切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人民群众又缺乏必要合理的诉求渠道以及与政府实时对话的沟通机制,最终形成了“悬浮型真空”——政府所提供的往往并不是人民群众想要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供给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制度性鸿沟。二是泛政治化压力下的公共文化政策的被动执行与权宜执行。实际执行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相关人员自身不能充分理解国家建设公共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日常工作中,普遍是基于上级单位的政治压力而被动执行公共文化政策,因而不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具体情况,只做一些表面功夫和文章,有时候为了完成考核压力,会选择一些规避政治风险的权宜之计,在能敷衍则敷衍的驱动下,只求勉强达到上级检查和考核合格的目标,其他则点到即止。就公共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而言,这种不作为直接导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降低。三是H市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的文化消费模式尚未形成,大多数文化领域消费都集中在传统模式,对新兴的文化消费模式普遍接受度不高,或者说自身的文化消费理念更新的速度相较于新时代有明显的滞后性。要真正形成与大格局相契合的公共文化消费模式,作为消费主体的人民群众还有培育与成长的空间。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主要问题,应引起教师的关注并予以深层次的分析,探讨解决对策,用以指导今后的英语专业论文写作实践。

一是部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不达标或建设标准较低;二是文化设施建成后,相关配套政策没有落实;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县域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差异性极大,具体表现为:中心区域投入比重大,非中心区域投入比重小;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村镇文化设施落后,尤其是农家书屋条件简陋。

H市现在的40个乡镇(街道、场)都建有综合文化站,除Y县一镇文化站建筑面积不达标,其他39家综合文化站的基础硬件设施已经到位。但是,解决条块分割问题,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工作没有启动。此外,40个文化站,目前只有23家被评为三级以上文化站。4个城区的16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本上是与社区共建,已经挂牌但没有设施,大部分离达标还有很大差距。

问题之三: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4)在队伍建设上。其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普遍难以得到基层政府的重视。最为典型的是专才他用。有些大学生村官明明是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文化管理等专业科班出身的公共文化建设急需人才,却没有被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反而被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裹挟,难以专门关注公共文化领域;还有部分人职务在基层,却被上级政府借调挪作他用,成天做与公共文化无关的工作。其二是平台限制。公共文化领域在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中仍属于“弱势部门”,在地方政府尚未完全转变“唯GDP论”理念的影响下,即便专才专用,工作做得相当出彩,也缺乏与其能力对等的考评、奖励、升迁机制,严重地打击了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容易使人才产生懈怠感和疏离感。其三是机关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众所周知,机关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程序,这种传统模式虽然彰显了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正义,但是容易把一些真正有能力做实事、在公共文化方面有专才的人拒之门外。更深一层看,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待遇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别,也直接导致了基层难以留住人才。

案例三:调研中发现,K区某镇辖区内70多个村,建立农家书屋32个,利用率极低,有些村委会甚至不愿意接纳农家书屋的设备和图书,村民建议将农家书屋所有资金聚集起来,打造乡镇文化馆更有效果。某村文化广场场地太小,不能满足群众活动需求;农村电影放映效果很差,村民建议将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资金用来搞文化活动。

案例二:按照文化部公共文化建设的标准和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标准的要求,地市级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三馆一站)的覆盖率要≥1.28,县级以上都要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三馆一站的覆盖率要≥1。按照以上标准,H市绝大部分所辖市、县、区覆盖率不达标。目前,在原文化部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H市图书馆、D市图书馆、Y县图书馆3家被评为一级公共图书馆,X区图书馆、T区图书馆2家被评为三级图书馆,达标率仅60%。四个城区中3家图书馆建筑面积都没有达到国家一、二级图书馆的标准。

上述H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续建设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

现阶段,H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保障体制机制急需创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强、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和业务不精现象在各级基层文化部门、文化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市级“三馆”编制人员核定的情况下,启用不了编制,随着“三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新改扩建和免费开放的扩大,原有的工作人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且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H市所有乡镇都没有实行文化厅要求的“县聘乡用”制度,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数量少、服务人口多、年龄结构老化、专业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有的被借用,有的没纳入“以钱养事”范畴,导致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乏人。三是每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基本是无专人管理,多数由村(社区)干部附带管理,文化资源虚化现象严重。

案例四:调研发现,H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8岁左右,十几年来几乎没有引进人才,专业人才奇缺。D市图书馆队伍老化严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0岁,没有一个是大学本科毕业;市文化馆工作人员1/2以上是非专业人员。Y县“三馆”也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特别是涉及文化活动的编剧、编曲、农村题材创作人员、图书编排创新人才等奇缺;县文化站站长平均年龄55岁,全县没有一个现代公共文化专门人才。

二、问题成因

问题之四: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设计意图 继续让学生探究直角三角形中,特殊度数的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否为固定值,为猜想、归纳一般结论提供素材.同时为后面求特殊角的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做准备.

1)在资金投入上。我国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资金的投资者和生产的安排者,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形成“制度壁垒”。其他能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共建的主体,如企业、第三方部门、注册在案的社团性组织、自发性群众团体、行业协会等,由于缺乏健全的机制与畅通的渠道,而无法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来。大部分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社区、行政村缺乏吸纳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嵌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的本领与能力,只能单纯依赖上级财政资金拨付勉强维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活跃,政府在资金投入、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必然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公共文化投入总量不足、比例偏低。

2)在设施建设上。其一,各基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水平有差别。政府投入资金较多的区域,公共文化事业明显优于资金投入较少的区域。其二,由于缺乏远瞻性、便民性,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基层缺乏必要的配套措施来提供便利性,无法支撑新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发挥应有效用。如一些公共文化中心在选址之前缺乏论证,导致选址不合理,群众不方便到此活动,甚至一些地方群众根本不知道公共文化中心的所在地,更遑论公共文化中心的作用发挥。

5)国家把加强幼儿园教育装备建设列为支持发展西部学前教育事业重要举措之一。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

其一,从服务与需求方面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是当前H市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没有实现精准对接,存在内容不丰富、形式较单一、针对性不强、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错位等问题。这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二,从供给与消费角度看,目前,H市公共文化供给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如:读书看报、搭台唱戏、电影电视等,不能适应新时代文化数字化、消费多样化等新要求,没有与时俱进。其三,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数字文化网络不完善,与固定设施服务、流动服务结合不到位,与群众文化需求缺乏有效对接,服务效能不高;存在不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缺乏有效统筹,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活力不足等问题。

英语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影响比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教学目标设计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课堂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不明确,课堂环节设计与教学实践也出现一定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有效设计课堂目标,并且按照课堂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三、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法律责任

《保障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规划,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省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3],等等。各级政府不仅要充分认清这些法律法规出台的背景、重大意义、具体职责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的“明白人”和“践行者”,而且要强化主体责任,严格树立问题导向,对照这些法律法规逐章逐条查找本行政区域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主体缺位的问题,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法规的贯彻落实[3]。基层文化部门要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系统内的学习教育,让干部职工深刻理解法律的各项规定,牢牢把握法律的各项要求,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开展好普法、执法工作夯实思想基础、做好理论武装准备。

(二)强化标准意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各级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树立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的标准化理念。1)熟悉创建标准。各级基层领导要对湖北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标准,尤其是“三馆一站”建设标准与覆盖率、免费开放资金、服务效能各项指标、人员配备指标等了如指掌;要深入学习国家、省级、市级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文件精神,成立由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文体广新、财政、宣传、人事、质量监督等相关单位共同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指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辖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进程[4]。2)对标抓创建。应在政策制定、资金保障、人才建设等方面有意识、有规划的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倾斜。3)对标查短板。要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实际情况,对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真逐项查找服务缺项以及存在的差距,逐一补齐基本服务、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确保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4)对标实施考核。把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效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破除“唯GDP”的考核现实,增强政府官员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动性;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保障体系的认识,尽快启动市级“三馆”人员核定编制,缓解人员不足带来的不利局面。2)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专职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在职务晋升、福利待遇上给予相应倾斜,从而让基层文化部门能够“留住人”,广大青年愿意进入“文化之门”,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才接力循环格局,防范“断层”风险[4];进一步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县聘乡用”“以钱养事”政策制度落实,确保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实现专业专职,做到村(社区)至少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3)结合H市实际,引进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形成一批在群众文化组织管理领域的高端人才和特殊创作队伍,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构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人才高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4)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的选拔及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在老工业区把文化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广大乡村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完善城乡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端”“接地气”“更精准”,形成全市文化发展共建共享新格局。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群众需求有效匹配,精准对接的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基层政府与文化部门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减少或杜绝公共文化的供需脱节,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3)培育文化产业消费新市场,增强人们的文化消费新意识,着力打造现代文化消费新模式,打通“文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等业态的消费成为消费时尚,使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点。4)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化运作网络管理平台,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库、新媒体网络传播等数字文化项目建设,创建“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的市、县、区级文化云运行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渠道,创造服务业态,创新服务方式。5)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把体现服务效能的核心指标放在评价激励机制的突出位置,重点考核覆盖率、到馆率、参与率、外借率、资源流转率、服务成本、投入产出比、公众满意度等。在评价方式上,要建立起独立、规范、制度化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价格是影响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进口的价格上涨,进口量会相对应地减少;反之,进口的价格降低,进口量也会相对应地增加。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而言,其进口价格体现为以美元表示的平均进口价格和汇率两个方面。尽管从以美元表示的进口平均价格来看,近年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价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的升值趋势,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价格竞争力。

车身长/宽/高(mm) ................................................4557/1880/1297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2]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EB/OL].(2017-01-25)[2019-01-20].http:∥www.lsc.org.cn/contents/1129/9230.html?from=singlemessage.

[3] 程焕文.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精神——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解析[J].图书馆论坛,2017(6):1-9.

[4] 金慧,余启军.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2):63-69.

Follow -up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Areas of the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YU Guozheng WANG Zaice FAN Xuzhi

(School of Marxism,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Abstract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not only a major strategic task in building a culturally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but also a key factor of building a culturally well-off society to meet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Referr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tandards,the paper takes city H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ssible causing factors.Based on this analysi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fulfilling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 consciousness,enhancing the service effective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m building so that the problems with the local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uld be effectively solved.

[Key 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public cultural demand;talents of public cultur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C9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662( 2019) 06-0037-05

[收稿日期] 2019-09-16

*[基金项目] 湖北理工学院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2015kyb06。

[作者简介] 余国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文化。

DOI编码: 10.3969/ j.ISSN.2095-4662.2019.06.006

(责任编辑 陈咏梅)

标签:;  ;  ;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