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人民医院脊柱创伤骨科 云南 罗平 655800
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进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并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观察组(93.3%)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后,使得治疗效果明显增加,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冷感、肌肉麻痹、间歇性破行、腰腿疼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部位疼痛及患肢皮温降低等【1】,对患者危害较大,需予以有效治疗。本文为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价值,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确定为研究资料,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分布在5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2.1)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分别在50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2.5)岁,可见能够实施相关研究。
1.2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 (1)两组均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治疗;(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2.2排除标准 (1)伴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或癌症患者;(2)不正常的肝功能和肾功能者;(3)对药物易产生过敏反应者。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患者基本治疗等基础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文所述。
1.3.1术前护理 术前患者容易存在不良情绪,为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需积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开放静脉通道。为避免术中发生不良反应,术前应嘱患者禁饮禁食,并给予患者镇静剂静脉注射。
1.3.2术中护理 加强与护理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嘱患者术中积极配合医生的相关操作,如: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麻醉及手术体位等;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情况,加强与医生的熟练配合,确保手术成功。
1.3.3术后护理
1.3.3.1病情监测 术后患者体位的合理选择尤为关键,术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为防止术后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情况的发生,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各指标严密监测,便于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情况。
1.3.3.2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若无腹痛,腹胀,术后一日可进食少量无脂流质、半流质,再逐步过渡到低脂和正常饮食。
1.3.3.3功能锻炼 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平卧位直腿抬高训练应在术后1天,避免发生神经根粘连的情况,佩戴腰围下床活动的时间应为手术后的2-3天,手术后第3-4天左右,协助患者训练腰背肌。运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平卧位直腿抬高训练应在术后2天进行,同时注意在前面3天的时间内,应当协助患者完成训练,依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3天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训练,佩戴腰围下床活动的时间应为手术后7-10天,术后6-7天左右,协助患者训练腰背肌。
1.3.3.4管道护理 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如引流量多,可采取负压10分钟,正压2小时方法。
1.3.3.5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4―6小时,减少术后出血风险,4―6小时后可跟换体位,采取轴线翻身法。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其判定标准【2-3】为:显效为患者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VAS评分减低超过30%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无效为VAS评分减低低于30%,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迹象,病情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系统软件作为本文统计分析资料。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观察组(93.3%)低(P<0.05),如下表1。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创伤因素、腰椎间盘内压力的突然升高、腰椎间盘先天性发育不良及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因素有关,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将引起不完全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4】,因此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
早期护理中,护士一般是在医生下达医嘱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其护理工作不能做到及时全面,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护士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及时有效全面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能够有效弥补,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对症护理的良好实施。
本文通过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价值,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观察组(93.3%)低。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使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存在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石雪.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1-62.
[2]刘素芳,张秀明,阎艳等.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2,10(31):2935-2936.
[3]刘慧卿,魏运栋,王少峰等.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4):594-596.
[4]黎筱慧,卢元文,钟小玲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28例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43-44.
论文作者:张黎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摘除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体位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