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树新 庄扬
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000
摘要: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设置在道路旁的空地或绿化带用地上,包括雨水口、弃流槽、下凹式绿地、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溢流井、雨水池、雨水利用结构和排水井;雨水口内设有格栅、其内部具有供雨水短时间停留及作沉砂池的容积空间,雨水口通过雨水管连通弃流槽;在弃流槽的顶部设有溢流口,弃流槽通过弃流管连通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在下凹式绿地下方设有透水回填层;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包括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之间设有带布水孔的隔墙。本系统起到雨水减排、缓排功能,减小城市雨洪径流量,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下游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效果,为解决城市缺水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道路;雨水利用系统
一、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极端降雨有偏多偏强的趋势,强降雨形成的雨洪径流给城市带来极大的考验和环境冲击,给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形成很大威胁。而雨水又是宝贵的淡水资源,雨水受污染程度较轻,可以用于补充地下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杂用水源。
同时,降雨初期,由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作用,会把地面积淀的污染物质携带进入排水管网。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排放水体的污染也不容忽视,道路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因此,研究如何将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处理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目前,城市的道路两旁一般都设有绿化带,但这些绿化带目前主要是作为绿化及景观作用,其地下空间还未被利用。如何利用好绿化带及其地下空间,是本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建设包括路面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雨水综合利用等设施,既可以治理污染、减小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又可以开辟新水源等作用,具有鲜明的生态环保特征。通过其职能控制结构,能进一步有效发挥其环保功能和实现雨水利用智能化控制。
二、技术方案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该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能把道路初期雨水截留处理,并且降低雨水径流,削减洪峰,有效利用雨水,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特征。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设置在道路旁的空地或绿化带用地上,包括雨水口、弃流槽、下凹式绿地、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溢流井、雨水池、雨水利用结构和排水井;雨水口内设有格栅、其内部具有供雨水短时间停留及作沉砂池的容积空间,雨水口通过雨水管连通弃流槽;在弃流槽的顶部设有溢流口,弃流槽2通过弃流管连通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在下凹式绿地下方设有透水回填层;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包括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之间设有带布水孔的隔墙;初期雨水储存池连接弃流管,处理湿地的出水通过穿孔管、湿地排水管和排水井连通市政雨水管;下凹式绿地内设置若干个溢流井,溢流井的顶部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的高程高于下凹式绿地而低于弃流槽的溢流口;溢流井通过进水管连通雨水池,雨水池连通雨水利用结构;雨水利用结构包括供水泵、水阀和给水栓,供水泵设置在雨水池内,给水栓设置在地面上、形成取水口;排水井设在下凹式绿地内或边缘,其顶部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高程高于溢流井的进水孔而低于弃流槽的溢流口,排水井的出水口连通市政雨水管。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达到:
1、在雨水利用结构中可以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可以设在地面上;在雨水池内可以设置液位计,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供水泵的控制输入端、水阀的控制输入端,构成雨水回用的智能控制结构。
2、在雨水利用结构中可以设有自动洒水喷头和控制阀,在绿地系统中埋设土壤湿度感应器,土壤湿度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一个输入端,PLC控制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
3、在初期雨水储存池的上方可以设有清掏口、以定期清掏池内的沉泥,在处理湿地内设有填料层和湿地植被,填料层和湿地植被具备去除初期雨水中所含的各种污染物质并满足排放水质要求的结构。
三、附图说明
图1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四、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具有渗透功能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池,起到雨水减排、缓排功能,减小城市雨洪径流量,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下游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
2、与道路景观工程相适应,设置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初期雨水就地处理,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大幅度减轻由于初雨径流造成的环境水体污染。而且处理设施小型化,分散灵活布置,无控制设备,利用两场降雨间的长时间吸收处理雨水,大幅度降低处理和维护成本。其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的总有效容积经过计算确定,在设计降雨强度之内,均能使每场降雨的初期污染物截留处理达到要求后排放,超过设计降雨强度的降雨中也能截留处理绝大部分污染物,达到用较省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环境效益。
3、设置具有渗透功能的下凹式绿地和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通过雨水下渗、绿地吸附过滤和初期雨水处理,可以将道路上产生的污染物截留,就地处理,达到道路污染物质的极低排放,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效果。
4、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等杂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作为水源,为解决城市缺水提供新的途径。雨水的利用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运行安全可靠。
五、结语
由于水资源紧张局面越来越严重,雨水也是宝贵的受污染程度较轻的淡水资源,经过简单的处理便可作为人们的杂用水,雨水利用不仅可以开辟新水源,节约城市水资源,还能减小雨水地面径流量,降低发生雨洪灾害的危险,把洪水变为造福人类的用水水源,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排放水体的污染也不容忽视,道路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将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处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保意义。
论文作者:詹树新,庄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雨水论文; 初期论文; 湿地论文; 绿地论文; 道路论文; 径流论文; 水井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