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治疗论文_吴亮群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治疗论文_吴亮群

吴亮群

湖南省宁乡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 对积极治疗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产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出血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休克均得到纠正。结论 产科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等。对于产科出血患者,早期发现、对病因进行明确及早期干预是保障治疗成功的基础,关系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监测;治疗

产科出血性休克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其在孕产妇所有死亡原因中占据重要位置。产科出血具有出血快、出血量大、难以评估的特点,同时,在出血的早期特别是细水长流式那种,产妇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1]。当产妇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时,通常已是中度或者重度休克,导致产妇错失了抢救治疗的最好时期,增加抢救成本甚至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将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产科出血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患者的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7.39±2.48)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2例。出血原因:胎盘因素9例,占45%;宫缩乏力8例,占40%;软产道损伤2例,10%;子宫内翻1例,占5%。

1.2诊断标准[2]

对于既往血压正常的产妇,收缩压在90mmHg以下,舒张压在60mmHg以下;对于既往高血压的产妇,收缩压下降了20至30mmHg之间,脉压在20mmHg以下,产妇脉搏细弱,脉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临床表现为四肢湿冷、皮肤苍白、精神烦躁或者倦怠,少尿(每小时在25至30ml之间)。

1.3治疗

护理上给予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含经脉切开以及补充血容量,这两项是抗休克治疗的关键。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评估(采取容积法、休克指数、或者聚血垫称重法),若患者继续丢失则要严格的进行测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适当输血。在休克治疗中给予产妇晶体液可有效的补容。在最初的1小时内,要快速将1500至2000ml的平衡液或者生理盐水输入产妇体内,如果产妇的血压恢复正常范围,则代表其失血量有所减少。如果产妇的失血量增多,上述治疗方法无法维持循环容量,则要马上给予产妇浓缩红细胞或者新鲜的全血,若浓缩红细胞超过了1000ml,则需要对产妇的凝血指标进行监测。若产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则要输注冷沉淀,冰冻血浆或者其他凝血物质。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以及右旋糖酐等血浆增量剂对胶体渗透压有维持作用,使用的量需在1000ml以内,扩容量应该为失血量的2至3倍。

医疗上快速获得产妇的病史,对身体进行仔细的检查并结合B超,找寻出血原因并给予止血。启动孕产妇抢救小组展开多科合作,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若有必要,给予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处理,吸氧。若产妇存在酸中毒进行纠正,主要通过补充血容量、对组织灌流进行恢复。血压控制上若补充血容量仍效果差将20mg的多巴胺加到200至300ml的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在对产妇心功能休克进行改善时,会出现心脏功能减弱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衰,因此,要根据病情给予强心药,例如将0.4mg的去乙酰毛花苷进行稀释后给予静脉注射;对于严重休克的产妇,给予糖皮质固醇进行治疗,将10mg的地塞米松加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静脉滴注,同时注意护脑、护胃防应激性溃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迅速对因止血措施:胎物残留予已清宫,疑胎盘植入者予介入治疗后再处理;宫缩乏力引起出血者药物(米索、卡孕栓、欣母沛)治疗的同时视情况予以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严重时子宫切除;子宫下段破裂者予以开腹子宫修补术;子宫内翻在全麻下行手法复位后并水囊填塞,经上述处理后止血均有明显的效果。

2结果

经过我院的抢救,2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休克得到纠正。

3讨论

失血性休克治疗的关键为改善心功能以及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尽可能快速的对出血进行控制。在休克早期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还要对输液种类、输液量、输入速度以及其他问题进行考虑。失血性休克的最初治疗应该给予补充电解质,对失血性休克产妇抢救的手段之一为输血,要有明确的指征,若一次失血量小于500ml或者失血量小于总血量的10%,由组织间液进入到微循环可代偿;若失血量大于总血量的10%、小于总血量的20%,则在输入平衡液或者生理盐水时,还应输入胶体液;对于失血量大于1500ml的产妇,要立即给予输血。对于失血性休克,应用全血最为有效,从原则上讲,应该保证失血量以及输血量相同;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补液量应该为失血量的两倍,这是因为产妇在失血的同时,其细胞外液也相应减少。情况十分紧急时,可先输注平衡液,为配血争取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用血量。在失血的同时,电解质也会丢失。在初期,机体的代谢还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果能够及时的对电解质进行补充,维持产妇的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休克。补充电解质容易可快速提高血容量,稀释血液,对微循环进行改善,钠离子可有效提高肾小管渗透压,有效增加产妇的尿量。但是,电解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相比于胶体液、全血以及全浆,电解质维持渗透压以及血压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应该适当增加电解质溶液的补充量。通常来说,若产妇的心功能以及肾功能均正常,在休克早期的补充量应该稍微偏大。对于低血压严重休克产妇,要快速输入液体1至2L,无需担心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对于胎盘残留的产妇,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举措是刮宫,要对刮宫的时间段进行选择,何时刮宫要根据产妇的出血量以及休克程度进行综合考虑。若产妇为轻、中度休克,且阴道出血量比较多,则要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给予刮宫;如果产妇为重度休克,且阴道出血量较少,则可以在产妇休克得到纠正后再进行刮宫手术治疗;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应该应用宫缩剂进行治疗,并对子宫进行按摩,应用宫腔纱布填塞或者五步血管结扎等方法进行止血。若经过上述治疗后无效,可给予产妇子宫切除。而对于子宫破裂的产妇,则视情况是否行修补或者子宫切除术。

产科出血来势凶猛,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监测与处理,极大的增加了产妇死亡的机率。因此,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责任心,熟练掌握失血性休克的监测方法,提高早期诊断休克的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过确诊后,要立即对孕产妇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4]:正确对出血量进行评估,对休克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根据出血原因给予对应的治疗,积极抢救休克;建立静脉通道,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补充晶体平衡液以及血液,输注冷冻血浆的改善低血压;给氧,对酸中毒进行纠正,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升压药物,注意肾功能有无衰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强调在进行孕产妇抢救时团队协作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玉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治疗[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9):85-85.

[2]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等.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109-110.

[3]杨慧梅.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572-1573.

[4]张寒英.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99-100.

论文作者:吴亮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  ;  ;  ;  ;  ;  ;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治疗论文_吴亮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