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的部分文章和著作,以及有关他的研究和评论,展开对他本人作为文学翻译家兼文学译论家身份和思想的探索,从整体上对他的翻译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旨在勾勒许渊冲从事译事和发展译论的内在逻辑,为当代中国译论寻找规律和出路。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事和译论;文化身份;“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许渊冲先生是文学翻译领域能进行中、英、法三种语言文字互译的为数不多的一位杰出翻译家。先生著、译作等身,译事和译论堪称译界楷模。选择许渊冲先生作为研究对象,除了对先生的崇敬之外,当然是感动于先生对于韵律的那种偏爱,以及他对待文学翻译的那份执着。
1 文学翻译方面的启蒙与追求
1.1 当初的教育与毕生的追求
许渊冲分别就读于南昌实验小学(1926-1932)、南昌二中(1932-1938)、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3)、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1948)、巴黎大学(1948-1950)。大学期间,他于1941年应征在美国志愿空军任英文翻译,离开联大,1942年9月回校复学。大四时他在昆明天祥中学兼教英文。在清华大学读研期间,他还兼任联大外文系助教。1950年他获研究生文凭,学成回国,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张家口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洛阳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从教,1958年开始把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法文,1983年调回北京大学任教,致力于文学翻译教育,讲授“唐宋诗词英译”“中西文化比较”“中英互译”等课程。1991年退休后他仍活跃在译界。
1.2 文艺的熏陶与翻译的启蒙
母亲毕业于当地女子职业学校,擅长花鸟绘画,使许渊冲受到艺术美感的熏陶。他在母亲教导下识字较早,于是跳级进入南昌实验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他的表叔熊适逸(式一)是翻译家,其英译的《王宝钏》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许渊冲由此产生对英语的强烈兴趣,于是四岁开始学习英文,中学时代接触到许多欧美文学名著。
许渊冲更多地受到西南联大当时得天独厚的师资和同窗的影响。在当代学子看来,他那个时代是一个大家辈出的时代,不但他的老师大都是大师,他的同学后来也大都成了各领域的大家。大致说来,他的老师有:吴宓、叶公超、朱光潜、钱锺书(学到打通古今中外)等;同学有:杨振宁(学到同中见异)、王希季等。
2 作为文学翻译家的文化身份
作为文学翻译实践,许渊冲把众多中国经典和诗词曲赋翻译成英、法文介绍到国外,使世界了解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体会到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妙,领悟到《诗经》《楚辞》《论语》《老子》中的内涵,已出版中英法译著120余部,是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北极光文学翻译奖(郭洋, 2014)。
许渊冲提出,中国文学翻译要敢为天下先。品读先生的英译格律诗,觉得他像是一个魔法师,似乎任何句式、诗意、韵脚,在他那里都是信手拈来,译诗不仅再现原诗的精神意趣,而且重塑与原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音步韵律,格律与诗意的和谐恰如其分。仅举《李延年歌》英译为例:
林同济与妹妹林同端合译出版过《周恩来诗选》《毛泽东诗词选》的自由体英译本,在读过许渊冲的格律体英法译文后赞道:“译文甚佳,殊胜于官方译本。”不过林认为若用自由体成就可能更大;许渊冲却认为用自由体译格律体会不伦不类。许渊冲也曾汉译现代诗歌。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约他翻译了美国人亨利?泰勒(Henry Taylor)的《飞马腾空》(The Flying Change)(从略)。他英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1934):
几十年后他认为,将“别丢掉”译成“Don’t cast away”过于直译,语气太重,译成“Don’t forget”会稍好些。可见他早年学翻译时侧重直译,等到译笔圆熟之后更喜欢意译。至于为什么没有翻译其他的现代诗,可以断定的是,他认为翻译现代诗并没有多少难度,要考验一个人的翻译技艺,除非让他以诗译诗,而且完全达到音步合拍、押韵自然、诗意盎然。
3 作为文学译论家的文化身份的确立
3.1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理论
3.1.1 提出背景
许渊冲于2001年在中西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一开始介绍了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诺奖科学家大会宣言:二十一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到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对孔子“礼乐”治国的理论进行阐释,使之与中国当代“和睦”“和平”“和谐”等理念联系在一起,认为全球化并不限于西方的经济全球化,还应该包括东方的文化全球化,特别是孔子的智慧全球化,由此指出通过翻译把中国先进文化思想引进到世界文化中去。他认为,中英两种语文的差异大于西方语文之间的差异,因此西方语言之间进行互译的翻译家不可能提出中英互译问题。
3.1.2 理论阐述
许渊冲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领先,由此提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并用10个字加以概括,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具体而言,“美”指音美、形美、意美;“化”指深化、等化、浅化;“之”指知之、好之、乐之;“艺术”指文学译事与译论的艺术性;“创”指文学翻译的再创作性;“优”指发挥译语优势论;“似”指神似;“竞赛”指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论。现将他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体系”归类如表3.1。
许渊冲由于融合了形象思维的感性和抽象思维的理性,所以其翻译理论往往前呼后应,理论与实践相符,译著中往往体现了他的文学翻译理论。
3.2 思想来源
3.2.1 西方思想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西方论者对许渊冲有重大影响。
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s,1795-1821)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说:“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英国讽刺文学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说:“恰当的文字以恰当的顺序排列。”
英国诗人兼诗论家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说:“散文是排列得最好的文字;诗是最好的文字,也是最好的排列。”
3.2.2 中国思想
既然要建立中国译论,中国论者影响更大。
吴宓讲翻译,思想见于其讲稿《文学与人生》中的“真境与实境迥异,而幻境之高者即为真境。”许渊冲理解为“他(指吴宓——笔者注)认为翻译是对真境的模仿。”在许渊冲看来,“真境是指深层结构,实境是指表层结构。”吴宓的翻译理论与梁实秋、穆木天、郭沫若、鲁迅等人的译论不一致,这使许渊冲意识到意译的优势。
三十年代。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提出的“宣示义”和“启示义”概念,认为“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许渊冲以“红装武装”为例,认为译者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译出启示义的能力。”他使用数学公式加以说明,“译宣示义只是言内之意:1+1=2;译启示义却是言外之意:1+1>2。”(许渊冲,2003:352)
七十年代。许渊冲在《毛主席诗词英、法译文》一文中,他提到:翻译毛主席诗词也象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想要做到证明(1+2)是正确的那种高度,还要国内外的翻译工作者努力攀登。”(许渊冲,1978:76)
九十年代。杨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书中论及爱因斯坦等大物理学家时说他们“都能在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之中提出其精神,……用算学方式表示……”许渊冲受此风格启发,在《三似新论》中提出了形似是1+1<2,意似是1+1=2,神似是1+1>2的公式。(许渊冲,2003:396)他在说明超导论时提出艺术补论:文学翻译的公式是1+1>2。(许渊冲,2003:395)他的政治老师张佛泉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由此领悟到句子并不等于单词相加之和,于是总结出两个公式:科学:1+1=2;艺术:1+1=3。后来杨振宁在许渊冲的英文回忆录Vanished Springs的序言(Preface)中提问:“许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杨振宁,2011:1-2)
3.3 理论形成与发展
3.3.1 翻译研究期刊文章发表情况
笔者依据中国知网(CNKI)得出许渊冲在1978-2015年间翻译研究期刊论文统计数据,由此可知,从1978年的《毛主席诗词英、法译文》到2015年4月发表在《光明日报》第011版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谈诗词翻译与中国文化梦》为止,许渊冲共发表121篇期刊文章,其中包括论文、译文、谈话等。其间,许渊冲文章主要发表在《教学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北京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清华大学学报》等14种期刊上,2006年亦即当他85岁以后几乎很少在以上期刊发表文章,只有《上海翻译》《山东师大外院学报》《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少数期刊上可以见到他的文章。
3.3.2 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研究,最好还是阅读他的回忆录《诗书人生》(2003)、《逝水年华》(2011)、《西风落叶》(2015)(文中未加注之处多引自此三本。——笔者注)。其中的一篇文章《文学翻译六十年》以十年为一阶段,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大致勾勒出他自己的译事和译论。许渊冲说:“五十年代,我也试开过翻译课,但是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大为失败。”(许渊冲,2003:363)
据前论,许渊冲的译论探索大概开始于1978年,但据许渊冲自己交待,七十年代他出版了《论英译汉》和《论法译汉》两本书,参考了陆殿扬的教材,其中后一本中首次提出自己的翻译原则:三确:正确、精确、明确;三用:通用、连用、惯用;三似:形似、声似、神似。(许渊冲,2003:365-366)
他的第一篇论文大概是《试论翻译中的十大关系》,发表于《外国语教学》1978年第4期上,在编入《翻译的艺术》时题目改为《翻译中的几对矛盾》,可谓“翻译中的矛盾论”。(许渊冲,2003:367)
《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分成《毛主席诗词英、法译文》《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译文(续)》《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译文后记》三部分在《教学研究》上连载。其中在第一部分,他引用鲁迅“自文字至文章”中有关“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感目”的概念,认为“译诗也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1978:75)
除翻译毛泽东诗词外,他更多地翻译了陈毅诗词。总体说来,七十年代主要译事和译论都围绕革命家。(许渊冲,2003:368)
1981年许渊冲的《翻译的标准》一文在《翻译通讯》发表,其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新原则“发挥译语优势(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他指出,忠实和通顺是对错问题,是翻译的必需条件;发挥优势是好坏问题,是充分条件。
1982年许渊冲的《忠实与通顺》一文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首次提出“三似新论”和“三化论”。
许渊冲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理论的来源做出大致交待,(许渊冲,2003:395)笔者将其列入表3.2。
3.4 理论价值
3.4.1 拥护的声音
针对许渊冲的以诗译诗,美国加州韦斯特教授说:“译文读来是一种乐趣。”这是对“三美”译文的高度评价。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认为: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读书》总201期上说:“能否进入企鹅丛书也成为一种荣誉及被认可的象征。” 翁帆的硕士论文(2005)认为,许译在微观上不忠实于原文,但在宏观上忠实。
刘军平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给予了肯定。刘季春在《实用翻译教程》中认为,“严复以来,如果说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飞跃的话,许渊冲的扬长避短、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便是第二次飞跃。”
3.4.2 反对的声音与许渊冲的辩驳
针对许渊冲的以诗译诗,王佐良更坚持散体译法。陆谷孙认为他没有必要穿紧身衣。另有许钧等人也坚持直译,因而反对许的意译法。
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1996)一文中谈到科学与艺术,形似与神似,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避免洋腔与发挥优势等十对矛盾,对“发挥译语优势论”进行了“含蓄的批评”。许渊冲认为,“科学、形似、直译、异化等只能解决低层次的翻译问题;艺术、神似、意译、归化等却能解决高层次的翻译问题。”他进而得出结论:“统一”应该是提高,认为孙致礼反对“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反对提高,他们之间存在理论分歧。(许渊冲,2003:397)
3.4.3 本文的评判
中国译界似乎缺失早在“五四”时期已有的那种学术“争鸣”的气度,因而未能形成学理批评与反批评的局面。据许渊冲列举,翻译界“主流派”压制异见的作风至少在他身上有十余次。
但在多重压力之下,许渊冲并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奋进,在译介中国古典诗词方面身体力行,同时坚持自己所提出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体系。
许渊冲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那个时期属于中国历史上的近现代之交,以他的成长年代当属现当代人,以他的整个翻译活动的时期论便是现当代翻译家。佘协斌,邹燕,陈静(2005:31-38)将他归入“中国当代最具影响的八大译家”,使他与另外七位翻译大家齐名,他们是严复(1854-1921)、鲁迅(1881-1936)、林语堂(1895-1976)、郭沫若(1892-1978)、朱光潜(1897-1986)、傅雷(1908-1966)、钱锺书(1910-1998)。笔者以为这是仅就文学翻译思想而言,因为他们各自提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翻译标准和原则,共同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体系。
这八位译家兼译论家的翻译主张简述如下:1)严复的“信达雅”论;2)鲁迅的直译论;3)林语堂的美学论;4)郭沫若的创作论;5)朱光潜的艺术论;6)傅雷的神似论;7)钱钟书的化境论;8)许渊冲的竞赛论。
许渊冲在这个译家链环上起了一个集大成者的收尾角色。如果说钱锺书代表了中国古典诗学的集大成和传统诗话的终结,那么许渊冲代表的是中国传统诗译学的集大成和传统译论的终结,说他的译学观引发关于中国当代译学发展方向的深思,一点都不为过。
4 结语
当前,翻译研究在国内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至于翻译学的建立,有人认为已经建立起来,有人认为尚未完全建立,还有人甚至质疑“翻译学”这一学科术语的合理性。无论如何,我们认为翻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有了一个雏形,学科构架基本完备,学科方向已经明确。但针对译界关于所谓普遍的科学的翻译学和具体的翻译学如“中国翻译学”孰对孰错的问题,王宏印教授(2011:5)指出,“承认这一基本的认识上的分野,就意味着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并有并存的必要。”现在又有一个问题:究竟如何对待传统译论?笔者以为,土生土长的中国译论思想源远流长,而西方的译论富于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辨,中国译论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创新,就不得不对中西译论加以深入研究,而许渊冲以其不可多得的艺术气质和科学精神所构建的诗意神话,更是建立翻译学所无法绕开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 郭洋. 许渊冲耀眼“北极光”:成首位获此奖项亚洲翻译家[OL]. (2014-08-04) [2014-08-04]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04/c22219-25396747.html.
[2] 佘协斌,邹燕,陈静.中国当代最具影响的八大译家与译论[J].外语与翻译,2005(1):31-38.
[3] 孙致礼. 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5): 43-49.
[4] 王宏印. 新译学论稿[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5] 翁帆. 重现艺术的理论——许渊冲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6] 许渊冲. 毛主席诗词英、法译文[J]. 教学研究,1978(1):75-90.
[7] 许渊冲. 诗书人生[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8] 许渊冲. 逝水年华[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9] 许渊冲. 西风落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
史潘荣(1979- ),男,陕西宝鸡人,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文作者:史潘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理论论文; 诗词论文; 中国论文; 译文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翻译家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