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是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想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想方设法地留住人才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实力。一个企业文化实力强劲的企业不但能留得住现有的人才也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社会人才,并且社会对其的认同度也会有相当的高。对于企业内部人才结构调整和思想建设一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在这两项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优化和支持作用。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有效全面地应用政工工作,不仅仅是响应我党的号召也是对企业及个人的发展方向和行为的一个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对培养企业人才主人翁意识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可估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政工工作;应用
1 人力资源管理中政工工作的不足
1.1 对政工工作的理解不当,认识出现偏差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开展中,由于对政工工作的理解不当并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过度贬低了对员工进行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多是以薪酬待遇作为吸引人才的全部因素,这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很大程度上能够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但长此以往地忽略政工工作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员工思想浮躁,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可能会由于薪酬分配、职称评定不合理,导致不和谐因素出现,流失人才的同时也使得企业文化遭受冲击。于此同时,部分企业由于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政工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政工工作时仅仅停留在制度表面,并没有认真思考和全面执行使得这部分工作没有充分发挥政工工作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1.2 政工工作方式陈旧
政工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但大多数企业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的方式督促员工完成对先进思想文化的学习。这其实不利于员工对自身思想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会使员工对政工工作产生抵触,更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政工工作更好地管理和引导员工发展,稳定企业内部氛围。
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激励不够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国企必要的一项工作,但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固化形式导致这项工作的激励不够。一个是对这项工作本身的奖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被默认为是国企与生俱来的隐形责任与义务,实施该项工作的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这项工作的。另一方面,对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员工来说,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对其在国企中的工作影响并不大,而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是让这部分员工产生排斥心理,因而缺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激励。另外一点是强调创新,可能会触及传统方式下管理层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阻碍国企创新文化的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设置有效地工作激励机制,以使得能最大程度减少这种阻碍,是国企在建设创新文化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人力资源管理中政工工作的现状
2.1 政工工作人员多为兼职
因企业对于政工工作的不重视以及对经费的考虑,企业一般不单独设立政工部门,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此部分的工作。这就导致企业政工人员大都为兼职人员,对于时间的规划大部分都会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政工工作投入的时间及精力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规划思考及和实施,最终导致政工工作难以开展或者达不到预期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政工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在社会、学校或者是在企业中能够对他人进行思想建设与沟通工作的人员应具备教育或者心理及党政工作的专业素质,但遗憾的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在此方面的素质大多较低,对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清晰、系统的认识,缺乏对政工工作的内容、原则、方针、方法、特点的认识,也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在某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上缺乏警惕性,与员工的思想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了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政工工作的有效应用
3.1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政工工作的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作为政工工作的实际操作人员虽然受企业管理者的管控,但对于其本身职责范围的工作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到政工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时应主动对其进行学习,并策划合理科学的政工工作计划,将其反映给上级领导及企业管理者。使企业管理者能正确认识到做好政工工作对于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便更好更高效全面地开展政工工作,发挥其对于提高团队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促进作用。
3.2 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21世纪以来,在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每年新的大中小企业在不断的涌现,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冲出重围,人才竞争这一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每年高校毕业季都会引来国内外众多企业对人才的争逐,想要在这场角逐中取得胜利留住企业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足够吸引人的薪资待遇,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把控其思想需求,了解其内心想法。企业可由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与企业员工进行谈心、定期组织文体活动及学习交流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政工工作,使员工乐于参加、积极参加政工工作,从而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将企业的发展与自身事业相结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3.3 营造良好的政工工作外部环境
人类的学习能力最初都来源于模仿,根据这个基础逻辑要想高效地开展政工工作则应该借助榜样的力量。在企业中企业管理者或是一部分优秀员工在企业中属于标杆一样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应重点对其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开展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对于企业及自身发展的意义,不仅应自己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的政工工作也应以身作则为其他大部分员工起到表率的作用。有了领头羊,人力资源管理者便能更顺利的开展政工工作,并将企业文化与先进思想相融合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准则。
4 强化基层政工的评价工作
企业基层政工工作的复杂性比较高,对于政工工作效果,需做好考核评价管理,如果考核不合格,则会影响基层政工工作效果,阻碍政工工作水平的提升。对此,在企业基层政工工作中,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政工工作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内容:建设评议表,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对于评价结果,需进行量化处理分析,对于各项政工工作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对于考核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改进,这样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基层政工构建,提升政工工作水平。
结束语
企业政工工作不仅能提高企业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够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使得企业及个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高效地应用政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勤. 王学平. 李莉萍.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发挥政工干部的作用[J].科技风,2015.
[2]蔡建栋.浅析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4,(14):108.
[3]李峰.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6,(14):53.
[4]郭军芳.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7(16):28-32.
论文作者:毛英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政工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管理者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