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本传播及影响
黄晓娟
摘要: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文献,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该文本以中央文件下发后,又经中央报刊的数次重新刊发,其传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历程,其传播目的也与各时期政治主题密切相关。其传播形式和途径主要是报纸文章、理论专著和各种会议、各种研讨会和研修班以及纪念活动等。文本的发表,明确了中央改革步调,促进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解放;凝聚了改革建设力量;树立改革形象,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
关键词: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本;传播;影响
一、《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本传播历程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下简称《改革》)的重要讲话,该讲话于8月31日由政治局讨论通过。同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方要认真组织讨论,积极提出意见或建议。[1]6641986年9月4日,中央又再一次发出要求国家机关干部学习邓小平《改革》一文的通知。[2]这一时期,《改革》作为重要文件在党内掀起学习研究的热潮。
1987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66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头版重新刊发《改革》这篇重要讲话。随后《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50多家报刊全文转载,全国掀起了学习和研究《改革》的热潮。同时,《改革》的重新发表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1987年‘七一’前夕,当邓小平《改革》一文公开发表,电视台刚刚播完,各国驻华通讯社在当晚发出的电讯中就纷纷发表评论,有的称这是一篇‘具有时代意义的讲话’,有的称这是‘中国在重大政治改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步的标志’。”[3]497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改革》传播的高峰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宣传的顶峰。
1989年,我国政治环境面临着复杂的局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宣传和学习也进入了低谷时期。然而,在经过一番沉寂之后,2010年,正值《改革》发表30周年之际,学术界又一次掀起了学习和研究《改革》的热潮,对《改革》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总之,《改革》文本的传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传播目的也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本传播的形式和途径
《改革》发表近40年以来,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传播。据已掌握的资料显示,对于《改革》文本的学习、宣传、研究的主体主要为新闻工作者、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学研究者等。由于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其传播形式、传播途径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主要分为报纸、期刊文章、理论著作、研讨会、研修班和纪念活动等形式和途径。
“签约!”一家来自陕西的民营企业在此次博览会上与来自德国、瑞典、瑞士等国家的国际一流品牌设备供应商签订累计逾1.4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协议。“如果说民营企业座谈会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那么进博会又给了我们一个大舞台。”小红书合伙人曾秀莲坦言。此次进博会上,上海交易团组建了四大采购商联盟(跨境进口电商联盟、大型零售商联盟、综合贸易服务商联盟和展示展销服务联盟)累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40亿元人民币。
(一)报纸
1986年,我国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中央领导层重视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时期,研究人员众多,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区的不同行业。据统计,1986年至1988年,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主题的研讨会、研修班高达二十余场,例如: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社会科学论坛和《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共同发起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讨论会,参加会议共有八十余人。1987年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与资料丛书编委会等举办“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修班,报名要求参加研修班的学员高达1400人。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对《改革》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提问、探讨、交流,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精神内涵。同时,通过这样的研讨会和研修班的学习交流,不仅促进了《改革》在党内、学术界的广泛传播,同时,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又通过这样的学习平台,利用自身影响力充分推动了《改革》的社会传播,从而营造党内、学术界和社会共同传播的空间。
1986年以来,中央着重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成立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致力于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重视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研究,争取在一年内拿出方案来。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号发至全国。
(2)物流绩效水平改善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数量边际的影响远大于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这说明物流绩效还是主要通过数量边际来影响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但由于 “以量取胜”的贸易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因为它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等因素来维持。而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能源和资源日趋短缺,中国企业可以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 “以量取胜”的贸易增长模式向 “以质取胜”的贸易模式转变。
“君子”二字,从古至今,一直是无数读书人孜孜不倦不断追求的终极理想。这种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追求,渐渐便形成了整个民族知识分子的传统心理,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具体的侧重点不同,但可以集中概括为“士人精神”。“士”指的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一定地位的读书人。余时英先生把中国的“士”与西方近代的“知识分子”两个文化概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到“士”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化现象[1]6。简而言之,“士人精神”大致有如下特点: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责无旁贷的担当情怀;傲气风骨的独立人格[2]139。
198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66周年纪念日时,中央决定重新发表《改革》一文。为了配合这篇讲话的重新发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红旗》杂志于1987年第13期发表社论《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1日《人民日报》重新刊登《改革》之后,各地方报纸纷纷掀起学习这篇文章的热潮,从已掌握的材料看,地方报纸仅7月份关于《改革》的报道有40余篇,例如:《南方日报》、《梅江报》等对《改革》进行了全文转载,《四川日报》《辽宁日报》等刊发了对于《改革》的学习体会和心得。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报纸的政治传播和社会传播功能,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号,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了《改革》的内容和精神,加快了《改革》文本的传播。
采用充电较好环状电极,试验利用感应充电的原理,在喷头上安装铜圈和绝缘环,然后接上高压直流电源,对雾滴形成区域施加环状感应电极[2]。环状电极为自制的电极并且在试验准备阶段进行了雾滴带电喷雾的预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荷电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液力式喷雾机高压静电喷雾,研究雾滴粒数和平均粒径的沉降分布状态。
(二)期刊文章和理论著作
期刊文章、学术著作既凝聚着学者对某些问题系统研究的成果,又成为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深入研究与传播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改革》讲话发表之后,学术界发表了一系列的期刊文章,出版社也出版了许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书籍。
除此之外,学术界还围绕着“纪念邓小平《改革》发表30周年”的主题开展多次研讨会和座谈会,例如:《探索与争鸣》杂志编辑部邀约几位国内政治学著名学者,举行了“纪念邓小平《改革》发表30周年”座谈会,其中,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徐勇教授认为“邓小平《改革》在中国政治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现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制度化治理的起点。”[4]
(三)研讨会和研修班
通过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讨论进行党内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传达重要方针政策的主要渠道,《改革》也不例外。198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方积极开展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在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内进行广泛传播。
报纸是宣传党政方针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政治传播、社会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两报一刊”以及各地方报纸对《改革》进行了广泛传播。
(四)纪念活动
学术界对《改革》的纪念时间节点主要为《改革》发表的20周年、22周年、25周年和30周年纪念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发表期刊文章、举办纪念研讨会和座谈会,以文章和会议的形式对其内容和精神进行再次的解读和传播。尤其是2010年,正值其发表30周年,学术界又一次掀起学习研究《改革》的热潮,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纪念《改革》发表30周年”的期刊文章就高达二十余篇。
在“中国知网”、“万方”、“读秀”、“超星”等数据库中,输入篇名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进行检索,共有110篇,其中有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输入主题词“8·18讲话”,共有13篇;输入主题词“八一八讲话”,共有2篇;在这125篇期刊论文中,主要围绕着历史背景、内容解析、历史地位和意义进行不同程度地解读。此外,以《改革》主要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书籍相继出版,极大推动了《改革》的传播。研究成果主要有董新民等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纲领 学习邓小平的<改革>》以及刘河人、孙连城主编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学习邓小平<改革>》等。除此之外,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与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辑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等12本论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政治体制改革讲话》等等著作,成果丰富。学术类著作主要是基于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从整体上考察《改革》这篇文章,而不仅仅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考察研究。换言之,在这浩如烟海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书丛中,《改革》是其主要甚至是必须的研究内容之一。
《改革》分别于1983年7月2日和1987年7月1日两次刊登于《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但这两次刊登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目的有所不同。第一次刊登是由于1983年7月1日《邓小平文选》的正式出版发行,中央下达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邓小平文选》,各地方报纸也要在近期内宣传学习《邓小平文选》内的重要文章,于是《人民日报》在《邓小平文选》出版发行的第二天重点刊登了《改革》这篇文章。伴随着学习《邓小平文选》的热潮,全国同时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改革》的高潮。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学习主题主要是把《改革》作为《邓小平文选》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报纸呈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并未从整体上系统地深入研究这篇文章。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本传播影响
随着《改革》的广泛传播,《改革》文本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行政治领域改革的象征符号,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明确中央改革步调,促进党员干部思想解放
2.2 转染后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中RK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shRNA-NC组和pcDNA3.0组PC3细胞中RK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KIP-shRNA组PC3细胞中RKI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hRNA-NC组(P<0.05),pcDNA3.0-RKIP组PC3细胞中RK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cDNA3.0组(P<0.05),pcDNA3.0-RKIP组PC3细胞中RK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KIP-shRNA组(P<0.05,表1、图1)。
《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文献,必将成为党员干部研究如何认识和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首选学习文本。中央下达通知要求国家机关干部学习《改革》之后,各级党委要求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学习,通过组织学习会议、举办主题研讨会,发表学习心得和相关文章,对《改革》内容和思想等核心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学习和把握。《改革》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或是危机意识。在学习这篇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抵触者还是赞同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文本的内容和精神内化于心,推动了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思想藩篱,紧跟中央改革步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进自身存在的缺点。
(二)促进社会广泛讨论,凝聚改革建设力量
改革旧的僵化体制,毕竟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因此必然会遇到来自旧体制、旧机制、旧观念的阻力,会遇到很大的社会压力。如果没有改革的环境,没有改革的形势,改革就难以取得成功,甚至无法开展起来。可见,要想在政治建设上集思广益,促进社会广泛讨论,凝聚改革建设力量,就必须做一定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而《改革》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这样的动员目的。
1987年7月1日,党中央重新发表《改革》这篇重要讲话,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研究和讨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往何处走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学术界、新闻媒体等各领域积极举办相关主题研讨会,深入研究我国政治体制建设问题,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改革》在党员队伍内、领导干部队伍内、学术界、新闻界等各领域的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凝聚了改革共识,团结了一股强大的改革力量,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向前发展。
(三)有利于树立改革形象,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
《改革》作为吹响政治体制改革号角的历史性文献,在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果。
首先是机构改革。党中央从1981年底开始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并逐步实施。1982年3月8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同年9月,中央一级的机构改革工作初步完成。到1984年10月,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县级领导班子调整工作基本结束,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占到1/3左右。[5]354机构改革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解决了机构重叠、机构臃肿、干部队伍老龄化等问题。其次是干部人事制度。从1982年到1984年,200多万中青年干部被提拔,其中有46万中青年干部担任了县级以上领导。到1986年底,全国共有137万名老干部离休或退休。最后是法制建设。到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修订了宪法,制定了46部法律,通过了19个补充法律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643个行政法规,各省、市、自治区制定了695个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改革提供了行为准则,也为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使用索他洛尔(生产厂家: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91;)进行静脉注射,每天2次,每次80 mg。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从上述多项改革成果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敢”字当头的改革勇气,敢于正视我国原有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和客观看待自身问题的改革形象,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为继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央书记处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学习《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N].人民日报,1986-09-04.
[3]翟泰丰.邓小平生平著作思想研究集成[M].吉林:长春吉林出版社,1993.
[4]杜运泉,秦维宪.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纪念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发表30周年[J].探索与争鸣,2010(5).
[5]张镜源.党务工作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61-1487-(2019)16-0098-03
作者简介: 黄晓娟(1996—),女,广东湛江人,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李直)
标签:《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论文; 文本论文; 传播论文; 影响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