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变电检修角度出发,对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状态检修;对比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重视对变电的检修工作,从而在根本上确保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在变电检修工作中得到应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变电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目前在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着两种检修模式:即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下面我们就这两种检修模式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1 变电检修的现状
在当前阶段,主要是由供电局负责我国的变电检修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也辅之以相关的检修部门进行协同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最终共同实现变电设备的安装、检修。当前,虽然电力企业呈现出了急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我国的各类供电企业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就作者所了解到的而言,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检修所要耗费的成本过高、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有所欠缺、针对性较差、对待检修的态度不认真,分析不精确等,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当前严峻的供电形式发展之下,必须要针对传统的检修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检修效率。通常来讲,状态检修分为三个等级,其具备实时性的特点,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检修和检测的全面化。首先是检修人员通过手提式的状态监测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其次是专门的监测系统对变电设备进行永久性的监测。其中,部分负责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处在第三等级。
2 传统检修的分析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中,变电检修模式可以说是其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具备着定事定时的针对性。在定事方面,因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在那时候刚刚处于建设初期,因此各方面经验和设备还不是十分充足,人力物力财力也都有所欠缺,再加上领导层的不重视,综合这些因素就导致了传统的检修模式往往只能够在事后进行检查,而且往往是只有发生了事故或者是故障之后才开始被动地检修,检修状态和检修意识十分落后。这就导致了前期的检修具备很大程度上的不可预见性,只有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能被动检修,很容易给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除此之外,传统的检修模式所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和工具较多,因此往往需要在前期准备极大的仓库和保管人员,这就使得库存大量增加,提升了仓库的保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检修资金的利用率。
最后,这种只有在事后才能够进行检修的传统检修模式无法提供条件来促成事故的分析和经验总结,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无法对事故做出预判和分析,从而使得材料大量浪费,劳动量骤增。长此以往,给我国的电网建设和变电站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痛定思痛,通过长年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人员开始实行定期检修的方式,在前期的检修规划当中就直接设定好要检修的内容和时间。这种方式尽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检修方式依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检修时无法保证其他设备的不停电和继续运转,这就使得这种检修模式很容易加大其他电网的承受压力,加快其他设备的老化速度,进而也大大影响了变电检修的工作效率。
3 状态检修的分析
同传统检修方式相比,状态检修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检修方式最初起源于1990年左右的美国,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传播至中国。它以周期长、寿命长、性能稳定、覆盖面广的特点,为变电站检修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管理标准,受到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广泛青睐,众多电力企业开始以此作为检修不足或者检修过剩的主要方式。在电力系统当中引入状态检修,不仅能够减轻电力系统当中的人财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为其运行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变电检修的成本,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它能够集中起来解决运行设备中的不稳定或者是不易控制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将其发现并解决,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将设备更新,这与变电检修的核心人物不谋而合。
可以说,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定期检修的传统检修模式之上的,它通常会按照变电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作出明确的判断,并针对其具体的运行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和诊断,尽可能地通过对设备的检修,做好设备的维护,从而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同传统检修模式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检修模式具备很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检修所要花费的成本,并且与此同时在保证成本降低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延长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当前的停电监测的变电监测工作中,我国的供电企业正在着重发展在线监测的技术。这样能够保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针对变电设备和潜在问题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因为停电检修而带来的设备折旧和生产成本增加。这样不仅大幅提升了设备检修的维修和维护效率,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内的工作量,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变电检修还能够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这样就能够防患于未然,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环境效益。
4 思考和讨论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想要提升我国当前电力网络的可靠性和平稳性,从而为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保证,就必须要求我国的电力企业迎难而上,不断降低检修成本,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迎接更多的挑战,为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国电力企业应当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设备的故障,从而避免给设备带来破坏,避免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破坏,避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破坏。所以,一定要大力提升供电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的效率,用设备的检修来为其正产运转和高效运作保驾护航,增大供电的可靠性和平稳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降低设备损耗,这是我国电力企业所主要面对的问题。
5 结束语
目前变电检修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朝着智能变电站的方向发展,通过物联网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而物联网技术主要有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以及GPS等先进技术,从而有效的将物体和互联网联系起来,最终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目前电气设备在对状态参数进行收集时,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将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处理。感应器会根据信号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采集,进而在对设备进行全方面的监测,例如,感应器会根据光信号、声音信号、温度信号等进行相应的检查,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帮助检修人员作出详细、准确的评判,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文辉.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87.
[2]黄凯.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4(13):85-86.
[3]段永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和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97.
论文作者:汤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状态论文; 传统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很大程度上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