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陆继猛论文_陆继猛

陆继猛

溆浦县中医医院 眼耳鼻咽喉科 湖南怀化 4193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对比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其术后平均眼压、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效果;晶状体

青光眼特征为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危险的因素之一,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系统异常、代谢系统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会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1],进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浑浊性变化,称其为白内障。光线被浑浊晶状体阻碍使其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患者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白内障在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不断变大,体积也增大,使虹膜前移,压迫眼内房水外流的结构前房角,导致房水外流阻碍[2],出现眼压升高现象,进而促使青光眼发作。白内障及青光眼患者应及时治疗,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段恢复眼睛视力。本文针对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5至60岁,平均(48.2±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0至71岁,平均(56.3±4.3)岁。平均患病(10.3±1.4)年。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础资料进行对比,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对患者身体机能进行检查记录,患者纳入标准:(1)无其他疾病及体征正常,(2)接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及神志不清者(2)有其他疾病者(3)有长期服用药物史。知识水平在专科以上,且收入不等。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及基础处理。对照组采用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3]。

1.3 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其术后平均眼压及术后并发症详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完整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经推断方差正态分布,计算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患者通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以(%)率表示,行卡方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眼压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术前眼压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12h、术后24h及术后48h眼压进行比较,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越高,常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2%。青光眼种类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性青光眼[4]。主要表现症状为:(1)视野边缘出现盲点;(2)视力模糊;(3)光线下出现彩色光晕;(4)进入暗室时调节困难;(5)头疼恶心;(6)眼部及眼周严重疼痛。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5],影响生活质量。主要表现症状为:(1)晶状体皮质浑浊;(2)屈光指数增加;(3)影响视力;(4)核密度增加。发生以上病症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白内障逐渐加重,进一步引发青光眼,导致不可逆性失明[6]。

本文针对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比较术后12h、术后24h及术后48h眼压,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明显,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廖莹琳,刘春兰,夏侯梨.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3):111-113.

[2]冯梅,徐志蓉,王艳丽,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894-895.

[3]王华敏,彭怀斌.不同手术方式对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7):00311-00312.

[4]冷非,白大勇,梁天蔚,等.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8):724-726.

[5]周丽娟,赖铭莹,龚建华,等.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54-1855.

[6]祝伟,秦学莲.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00-101.

论文作者:陆继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对比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陆继猛论文_陆继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