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审美教育是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有机整合的一项特殊性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将审美教育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为学生日后塑造完美的人格提供支持。文章将对小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合工具性、人文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修养个性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这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的学科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这门课呢?
一、优化教学结构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一天中学生的心理节律呈现着周期性变化,上课开始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中段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至下课。在课堂最佳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快,记忆最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讲练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上课初期,同学们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
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选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恰当地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二、注重提问艺术
提问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的想要做好它却很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盲目地提问,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讲求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问题的渐进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一开始把问题的难度设置的很高,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而是要由易到难,采取渐进的方式,这样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提问的时候往往要求速战速决,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要么迅速换人回答,要么直接说出答案,这样时间是省了,但却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作用。最后,要注意提问对象的全面性。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往往更喜欢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样就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权利,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课外阅读训练
加强课外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学生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引导学生在提示语中寻找情感,文中的有些语句,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阅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涵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文章体裁决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如写景、状物类文章可以读得抒情、优美,语速稍快一些;记事写人文章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记叙好人好事的可读得欢快些,反映黑暗面的则读得稍慢、低沉些。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要有计划进行重点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
四、和谐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情和热爱,从而“爱屋及乌”,对老师所授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身正为范”,洒给学生一片爱生真情,带给学生一缕情感清风,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与学生交往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得体的仪表,甜蜜的微笑,亲切的语言,火热的师爱,震撼他们的心灵情感,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使他们认为你是一位最好的语文教师,是一位有知识,情感丰富的师长,是一位值得信赖和学习的榜样,从而唤起学生对你和语文学科的热爱,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注意学生的各个层次和情感状态,尽可能多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长处,使他们都有表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环境,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有意识地让那些字写得好的学生示范板书,让朗读好的学生示范诵读,让思维好的学生示范想象、解答问题。更要创造机会让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上台锻炼,展示其长处,增强其信心,消除其自卑。这样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活跃了学习情感,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密切联系生活
课堂讲授的范围局限于课堂的内容,是按部就班的框架式教学,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在书本上都能找到,感到学习没有新意,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说教出现反感。而生活中的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让学生眼前一亮,教学会充满生机。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学环境,拓宽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在生活中是很好的印证。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例如,看电视时,学生对照电视剧的字幕去识字;路边的广告牌、标识、家用电器的产品说明书、学生喜欢吃的零食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认知。生活中的学习无处不在,学生可以轻松地学到知识。
六、结语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研究,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才能真正让课堂成为焕发每个学生生命活力的地方,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 田良臣,刘电芝.移情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江西教育科研,2010(2).
[2] 郭华.“移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3(7).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情感论文; 语文论文; 时间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