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论文_赵珂

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论文_赵珂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南照中学 712200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除了具有传授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传统职能外,在素质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每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受,谈一谈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课堂 实施

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渠道应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生动、和谐主动地发展。

近几年,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独创型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地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会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时,一位原来一发言就脸红的学生,却自告奋勇地根据所学知识,对“闯王进京”做了创造性场面描述:“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肩背弓弩,腰悬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农民军官兵雄纠纠气昂昂地进入北京城。城内百姓,张灯结彩,欢迎农民进城……”通过创造性的描绘,一个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起义领袖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学生如身临其境,分享到农民军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胜利喜悦。这位学生的发言也博得了满堂彩。可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潜在智能,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二、教会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志,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等素质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益完善。

论文作者:赵珂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论文_赵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