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化教育内涵研究论文_谢晓东

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化教育内涵研究论文_谢晓东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摘要】: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的逐步变化,近年来许多本职高校都将自身定位于应用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院校。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地现代化建设和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职本专业的教学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构建职业化的课程体系,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对高职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教育核心价值问题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 高职本 职业化教育

项目编号:JG17DB257(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转型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从过去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职本科教育层次上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形成了本科教育多样化的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如何确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科学准确地定位并具有一定的特色是坚持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是我们现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社会需求,本科教育因高校的办学历史、学术水平以及招生情况的不同,其教育功能应有所区别。各个高校也必须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由此应运而生。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历来被认为是少数人才能涉足的圣地,大学教育总是与培养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强烈的学术取向是精英教育的显著特点与重要标志。因此,任何职业化考虑似乎都被排除在大学教育之外。

然而,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创造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走职业化的道路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我们要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分析。

二、研究内容:

随着国家落实“转换方式、调整结构”战略举措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也日渐明显,体现在对培养层次和质量上的要求更高。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逐渐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为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类型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也变得广泛而深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我们要着重分析探讨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都有哪些内容及特点。

应用型本科教学是贯穿整个教学体系的主线,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之一。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及整合教学内容,调整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是构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经。只有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以后,才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等院校职业化意识、教师队伍、课程、学科、教育设施设备和教育实践都将要面临着改革。降低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让职业化教育与社会就业职业对接,使大学生一毕业就有了就业方向和对口岗位,并做到毕业既能工作,工作就能发挥。这将会缩短择业时间和上岗培训时间,也会有大量具有实践职业经验的高级人才流入高校职业教育。这样才能带动高校职业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和水平,培养大学职业化教育水平和提高高等学院的竟争力。

然而,即使在现在,人们还是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普通职业者的教育。有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担心,倡导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会降低大学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削弱大学教育的学术性。令人不解的是,许多研究型大学坚持学术取向,并没有大幅度压缩专业课课时,缩短实践教学时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本科教育中,是强调学术取向,还是注重职业能力,实际上是国际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极力推崇大学教育是最讲究学术化的,却建立了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用科技大学成为其他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揭示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结合西方先进国家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的经验,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对其核心构成部分,课程体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方案,以期待能对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起到借鉴作用。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职业化改革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技术型人才的的重要力量,需要开展教育职业化改革,把理论知识的教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完美的结合起来。我国教育职业化可以从做好职业规划、发展交叉学科、突出行业管理特征等各方面入手,进行课程、专业的具体改革,逐步实现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当前,教学型本科院校就应该在努力实现专科向本科转变的过程中,在谋求规模发展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科研为教学服务。但遗憾的是,还有不少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学术性,过分淡化专业性而产生了严重的学术化倾向。

高等院校要开展职业化教育,必须明确职业化教育的内涵。职业化教育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能力的教育。这些是要培养学生能正确对待职业的态度,认识到职业生涯是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形式,通过职业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理解,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此外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特色,不管从事何种行业,道德品质是不能缺失的,要诚实、守信、具有岗位责任感。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职业能力的教育是要求毕业生具有独立完成专业工作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此外,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培养积极参与工作,建立“换位思考”的意识,熟悉掌握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随着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学生毕业就能工作,不会面临专业不对口和职业综合性能力的再培训,甚至在高等职业化教育期间就能获取职业资格证,具有较高的职业胜任能力。

高等院校的教学为做好职业化教育,应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增加职业化教育模块的内容。在传统教学设置上,高等教育主要采用学分制,高校可在学分体系中纳入职业化教育,以确保学生认真完成职业化学习任务。对于一些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高校应给予高度肯定与支持,并在高校内开设相关的创业指导课,为有兴趣参与自主就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课堂讲解;利用政府颁发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及真实创业案例,指导学生理性对待创业,合理进行规划。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高校必须变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在职业化教育中,确保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交流让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职业化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给予不同角度的建议与意见,落实导师制教学制度和方法。

三、研究结论: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人才培养中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也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意识,结合职业化教育要求及高校实际教学情况,建立科学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积极维护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化教育是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专业人才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化课程设计上,借助教学改革契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模式的改革,将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应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丰富职业化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意义与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布局,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学历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共融,职业教育与在职从业人员发展渠道共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还要将职业化标准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并结合其标准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琼芳.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武汇.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化走向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3).

[3] 杨琳,陈颖.基于结构性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职业化教育培训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

[4] 李蓬实,鄢小蓝,李政.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6).

[5] 徐洁蕾.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创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07).

[6] 彭龙英,刘祥友,朱宇雷.国外教育职业化对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化发展的启示——以德、美为例[J].教育新风,2017(2).

作者简介:谢晓东,女,汉族,新疆库尔勒人,讲师,硕士。

论文作者:谢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化教育内涵研究论文_谢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