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_杨科

探析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_杨科

身份证:44160219901018XXXX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了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预防措施

一、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新的生产、施工方式正在取代旧的生产、施工方式,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可以促进新的生产施工方式的发展,并且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当前,混凝土是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混凝土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混凝土与钢筋一起承载着建筑物的总重,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中已经成型的结构稳定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好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业主和周边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的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和工程变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而产生质量缺陷

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和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又影响着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分析混凝土的原材料(粗细骨料、水、水泥、外加剂),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生产质量。如果混凝土原材料出现问题,那么就会比较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缺陷或裂缝,甚至发生塌落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整个混凝土工程结构的质量。因此,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就成为保障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由于混凝土在粒料级配和施工以及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空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出现一些非均匀性特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水泥已经超过使用期限或品种选择不适当;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中含有的害物质超过了标准范围内,例如:水泥熟料粉磨过细,水泥生产中混合材超掺、混合材成分不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和技术风险;砂石中含泥量超标,导致混凝土骨料质量差,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含泥量超标,砂含泥量过大,不仅会造成需水量增大,还会造成超细粘土粒结团,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软弱区,降低混凝土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施工、天气等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而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混凝土配合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混凝土配合比是进行混凝土生产的依据,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15%。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多是由于水泥品种选择不合理,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温升高,采用早强剂和膨胀剂不当造成的;孔洞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大粒径石子过多,或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石子离析,混凝土结构局部表面出现麻点、露石子等,类似蜂窝状。这些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

3、混凝土养护不当产生的质量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应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不当,这样就会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使混凝土结构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结构开裂以及耐久性降低等,这些质量问题都会使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正常使用性能及耐久性能等大大降低。因此,应做好混凝土养护的设计和施工,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应该落到实处,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三、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预防措施探讨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预防措施

采用何种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配制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是获取优质混凝土的一个前提。水泥标号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是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粗骨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杂质,在使用前应进行杂质检验。例如: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的预防措施

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强度设计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为了保证这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仅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样重要的工作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优选,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3、混凝土的理想养护方式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也可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等养护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覆盖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加草帘进行;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覆盖物应严密,覆盖物的层数应按施工方案确定。喷涂养护剂养护应在混凝土裸露表面喷涂覆盖致密的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结构构件表面,不得漏喷;养护剂应具有可靠的保湿效果,保湿效果可通过试验检验。

四、结语

总之,通过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预防措施、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的预防措施、混凝土的理想养护方式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保证为建筑工程提供合格、优质的混凝土材料。

参考文献

[1]李付娟.对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探讨[J].科技资讯,2016(11).

[2]焦伟明.关于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5(13).

[3]陈丹.浅析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国科技信息,2016(10).

论文作者:杨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探析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_杨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