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视角论文,时代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2-0093-0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来自全球化的影响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19世纪世界各国相继进入近代化之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过去的20多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新特征。本文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探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特征,并尝试展示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基本概念的探讨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是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概念的出现和使用,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两者的关系问题,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等同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两者属同一概念,可以等同使用。例如,日本学者江渊一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直到目前一直使用的大学国际化几乎没有差别,两者完全可以交互使用。”[1]

2.因果说。如傅志田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2]加拿大学者简·耐特(Jane Knight)也持同样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针对全球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同时尊重本国的特点。”[3]

3.辨证说。英国学者彼得·斯考特(Peter Scott)认为:“国际化与全球化并不是顺次或累积的关系,而是辨证的关系。具体而言,全球化决非古老的国际主义的重现,也不是国际化的最高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的全球化是古老的国际化的竞争对手”。[4]

4.区分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由于国际化与全球化属不同概念,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也存在着区别。例如日本学者阿部美哉就将两者区别使用。[5]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首先,至少在目前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仍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不仅反映在两个概念出现和使用时间上的不同,更表现在两者在目的指向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一词早已有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早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相比之下,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则出现于60年代后半期,而高等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基本始于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此外,就目的指向和影响范围而言,全球化强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超越国家、不受任何约束或排除任何政治,特别是文化差异的统一标准,即建立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或一元化世界;而国际化则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或一元化世界,相反却以主权国家或不同文化的存在为前提。两者的联系表现在,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化的范围可能超越国家与文化的框架,逐渐发展上升到区域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并进而超越区域性范围而趋向于全球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主权国家地位的降低以及不同文化差异的缩小,至少在影响范围或规模上,国际化极有可能达到全球化的程度,从而进入全球化阶段。

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因素特别是追求商业利润或经济利益成为影响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外因

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相比,8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或经济利益驱动成为影响欧美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自近代大学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追求和模仿欧洲大学模式,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是大多数现代化“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俄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这一过程显然与工业化和社会近代化联系得更加密切。由于追求和建立欧洲大学的学术规范与标准是大多数“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因此学术和教育因素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相比之下,二战后至70年代前后,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加剧,特别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等属于政治范畴的各种因素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具体表现为,这一时期,以前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主要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本国政治制度出发,通过对欧洲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无偿技术援助、免费招收留学生等活动,推动了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例如,1946年美国制订的“富布赖特计划”,50年代前期中国与其他亚洲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量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进修生,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大量招收免费留学生,派遣技术专家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80年代初期开始,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体制瓦解以后,发展经济取代了冷战期间的政治对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加强国际间的人员交流、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型人才,进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等,逐渐主导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例如,欧盟各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伊拉斯谟计划”、1995年批准的“苏格拉底计划”以及1999年发表的“波隆亚宣言”等,无不着眼于建立欧洲统一的经济框架,通过欧洲各国间的人员交流、课程、学分、文凭以及学术资格等相互承认等,建立相互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促进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增加欧洲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实力。[6]此外,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大量招收全额自费留学生、开设海外分校、与国外合作办学以及通过网络教学等手段,开辟财源、增加院校收入等,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自1979年英国首先改变留学生政策,以营利为目的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以后,80年代开始,英联邦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也纷纷采取同样的措施。此后,美国、西欧的德国、法国和荷兰、甚至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与香港等,也相继改变了以往政府对外国留学生实行全额资助或优惠的收费政策,将留学教育和教育服务等商品化,谋取商业利润。[7]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如此,中国政府也在1989年开始制定招收外国自费来华留学生的有关政策,[8]改变以往由政府提供全面资助的留学教育政策,对来华留学生实行收费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或商业利润相比,大多数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更强调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提高本国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总之,虽然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因素并非完全一致,但是与以往相比,无论是片面追求商业利润,还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因素在推动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阶段进入全球范围内各国相互竞争阶段

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和德国大学模式主导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留学生多集中在欧洲学习。冷战期间,出于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苏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存在着竞争,但是至少在高等教育方面,这种竞争并不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即不期望从接受援助的国家得到巨大的商业利润或经济利益回报。可以说,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教育援助,如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专家顾问、提供技术和有关设备、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免收学费或提供政府奖学金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许多国家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政府投资,实行大学法人化或民营化改革,高等院校在获得较大自主权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经费拮据的困境。特别是90年代之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大众化的任务,正迈向普及化阶段,而“少子化”现象的出现导致许多院校、特别是私立院校出现了办学危机,因此,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拓海外学生市场,提供收费教育服务,实施跨国教育等,成为许多国家大学增加院校收入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有限的政府财政和高等教育机构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去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与这些国家的院校合作办学等,成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上述背景下,发达国家基本改变了以往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资助或援助政策,为了增加办学经费和院校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就地域而言,这一竞争多集中在亚太地区两类国家和地区:一类是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另一类是非常重视学历而自身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等。参与竞争的主要包括美、英、加、澳大利亚、法、德、荷兰、挪威以及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高等教育基本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扩大和侧重点的变化,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各国集中于争夺留学生源,通过招收全额自费留学生增加院校收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生源争夺日趋激烈,各国还在抢占有关国家和地区国内教育市场,通过合作办学、设立海外分校、提供远程教育等各个方面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来自不同区域(region)国家之间的竞争,如美国与欧盟有关国家以及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之间的竞争,还表现为来自同一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如来自欧盟的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之间的竞争;甚至来自同一国家不同院校之间在同一地区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同一国家的不同院校,争先恐后地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等,招纳留学生、开展跨国教育服务项目等。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竞争过程中,不少国家和地区在大量本地生源流往海外(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允许境外院校前来办学、对外开放国内教育市场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并通过海外办学、与国外院校互设分校、学分和学位互换等,积极开拓海外教育市场。例如,20世纪70年代之前,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前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等途径,基本上属于单纯的留学派出国或地区;80年代之后,由于本国或本地区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原先属于留学派出国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逐渐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留学接收国之一,特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亚太地区的留学生大量流往澳大利亚。根据统计,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从1987年的7131上升到2000年的188277人[9],其中,输出留学人数最多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都位于东亚和东南亚;此外,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大量输出留学生前往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同时,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较大的留学接收国,例如,2002年,日本前往海外留学人数约为7.6万人,同期其他国家和地区前来日本留学的人数达9.5万多人。[10]作为世界上最大留学生派出国的中国,近年也努力开拓海外留学市场,积极接收来华留学人员。例如,截止2001年底,外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已达35万人,首次与中国同期出国人数基本持平。[11]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发展迅速,例如,2000年来华留学人数比1999年增长了16.6%;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由80年代末的不到百所增加到2000年的364所。[12]从这个意义而言,至少在留学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而且还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由“国家·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变为“政府·院校协作型”和“院校主导型”

如前所述,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主要受政治、外交或国防政策的影响,国家或政府实际上成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例如,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建立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过程便是直接在国家主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活动,如留学教育等,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直接拨款资助,属于国家对外交流或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国家·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80年代,高校逐渐成为推进国际化的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活动主要集中于院校层次展开。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政府·院校合作型”、特别是“院校主导型”转变。首先,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扫除了许多政治上的障碍,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其次,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再像冷战期间那样,直接受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防需要的制约。随着院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制定有关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各种国际化活动成为提高院校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再次,由于许多国家对公立院校实行法人化或民营化改革,或减少私立院校经费投入等原因,高等院校不得不通过大量招收全额自费留学生和跨国合作办学等手段,自筹经费,增加学校收入。

院校成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大多数国家不再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完全纳入国家政治、国防和军事发展的轨道,从而制定统一和具体的国际化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各个高等院校开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教学和研究等整个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院校办学方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其次,各种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关的活动为院校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成为许多国家院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0年,澳大利亚大学直接收取留学生的学费就高达18亿零4千美元,这还不包括通过提供食宿和交通等其他有关服务而获取的18亿5千6百万美元收入。[13]第三,国际化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后发外生型”国家,派出和引进人才、实现课程国际化以及开展与境外合作办学等,成为跻身于世界著名大学行列的有效途径之一。第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设立了开展国际化活动的机构或组织,如国际交流中心和留学生指导中心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私立院校在开展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由于国内高等教育需求逐渐减少,私立院校在开辟海外教育市场,大量招收留学生,开展跨国教育服务,如在海外直接投资办学、与国外院校或企业联合办学、实行院校之间学分、文凭和学位等相互承认和互换等方面的活动尤其引人注目。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人和跨国教育等方面

早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外在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人员交流,除了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活动外,留学教育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教育或技术援助等,除了资金之外,主要是通过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直接到有关国家和地区执教,合作研究或担当顾问等形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学习和移植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经验等,也主要是通过直接派遣留学生或短期专家、学者到国外有关院校访学或从事合作研究等途径得以实现。总之,由于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直接跨越国界、跨地区的人员流动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诸种目标和实施各种有关活动的主要手段,因而,留学教育构成了早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与此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之前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成果也多集中于对留学教育的研究,例如,爱丽斯·香德勒(Alice Chandler)对英、法、德、加、日和澳大利亚六国有关留学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14]卡明斯(W.K.Cummings)等学者对世界范围内留学生流动特征、类型以及原因的分析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15]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等院校的国际间人员交流不仅比以往更加频繁和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实践来看,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内容和形态等方面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的新特点:

首先,加快课程国际化进程和扩大课程国际化范围。从院校层次来看,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国际化包括,开设外语、与国外有关或冠之以国际、世界等名称的科目。17世纪欧洲近代国家产生以后,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欧洲各国大学间的课程相互影响,欧洲大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向所谓“后发外生型”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和移植等,是早期课程国际化的典型形式。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出于冷战、国防和了解第三世界、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等需要,美国部分高等院校中开设的有关“国际教育课程”、“跨文化研究”和“地域研究”等也属于课程国际化的范畴,不过,这些课程大多由政府或军方直接出资开设,不仅数量有限,在当时有关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占据重要位置。80年代后期,继美国之后,欧盟和日本等有关院校开始大量开设有关国际理解、异文化比较和海外研修等课程。90年代是各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大发展时期,在不少国家的高等院校中,不仅国际化课程的数量和比重增加迅速,而且课程国际化成为实施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从1995年欧盟开始实施的“苏格拉底计划”以及1999年发表的《波隆亚宣言》中不难看出,在形成相对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市场或体制过程中,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鼓励学生和教师出国学习和授课以及建立相互认可交换的学分和学位等制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发达国家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将课程国际化作为实现整个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如近年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改革中强调英语教学、引入国外大学原版教材等措施,都是加快课程国际化步伐的具体体现。总之,与以往相比,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表现为外在的人员流动,而且开始涉及高等教育的内部层次——课程,课程国际化从以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边缘逐步成为核心内容,成为各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次,跨国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17世纪以后,基督教会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层次的教会学校可以说是跨国教育的滥觞。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列强在海外殖民地创办的各类高等院校、包括附属于宗主国的海外分校等,也是跨国教育的早期形式。但是跨国教育获得真正的大发展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这一发展趋势方兴未艾。根据有关研究,目前亚太地区跨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包括以下几类:(1)设立海外分校(Branch Campus),如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在南非和马来西亚直接设立分校,为招收本地学生提供教育服务;(2)合作办学(Franchises)。例如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致属于这一类;(3)不同国家院校之间学分互换(Articulation)。(4)网络或远程教学。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卫星传送以及可视电话系统等手段,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教学。[16]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达是影响跨国教育大发展的主要背景,不过,80年代以后,英、加和澳等国针对留学生制定的教育收费政策,通过跨国教育追求利润等,也是影响跨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制定和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高等院校合作计划和组织,某些课程、文凭和学位以及办学质量保证系统趋于全球标准化和统一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高等教育交流的不断密切和深入,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高等院校合作组织。例如,1987年开始欧盟各国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伊拉斯莫斯计划”和1991年成立的“亚太地区大学交流机构”(UMAP)等就是比较典型的区域性院校合作计划和组织;此外,近年成立的“21世纪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由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10个国家的17所著名的高等院校组成,而且其成员国和院校还在不断扩大,堪称全球性的院校合作组织。

不但院校的国际合作组织机构趋于全球化,某些课程也朝全球标准化和统一化方向发展。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英语越来越成为世界性或全球性的语言。例如,以往仅用于进入美国大学的TOFEL和GRE成绩等,在美国以外的许多英语国家和地区作为大学英国入学成绩。另外,在某些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工学和语言学等,制定全球统一的入学标准、实施统一的课程模式、颁发统一认可的资格证书已经在许多国家成为现实。近年来,MBA、MPA等所谓世界课程(world class)的发展便是课程全球化的典型发展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课程已经超越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成为全球标准统一的课程。

构建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乃至于建立相对统一的高等教育结构或制度可能是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最新趋势。例如,2001年7月在东京召开的有关高等教育国际质量保证国际会议上发表的《东京宣言》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有必要通过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INQAAHE)、世界大学校长会议(IAUP)和UNESCO等世界性组织,努力建立全球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各国间相互承认的国际标准资格证书、文凭和学位等制度。[17]在形成区域范围内相对统一的高等教育结构或制度方面,欧盟各国的进展比较快。1999年6月,欧盟《波隆亚宣言》中提出,到2010年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达到以下具体的指标:建立欧洲各国间可以相互承认的学位、各国形成由本科和研究生两级层次构成的教育制度、建立学分互换制度以及促进欧洲各国间高等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实现相对统一的欧洲区域(European dimension)的高等教育制度。[18]

三、结论

不难看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商业利润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各国在留学生生源、跨国教育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已逐步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人员交流,而且还包括课程国际化、跨国教育、建立区域性和全球性组织与机构等,更重要的是,在许多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逐渐上升到区域范围内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某些领域这种合作甚至已扩大到全球范围,追求全球统一化或标准化,国际化呈现出向全球化发展的迹象。可以断定,在不远的将来,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不论在概念还是在实践等方面都将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标签:;  ;  ;  ;  ;  ;  ;  ;  ;  ;  ;  ;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