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1700
摘要: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下,城市化建设也在随之扩大,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清水池类构筑物工程建设逐渐的增多。而清水池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简要的分析了清水池的设计和施工要点,以供借鉴。
关键词:清水池;地下水位;伸缩缝;后浇带
1清水池的设计要点分析
1.1 地下水位合理的确定
清水池设计和地下水位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地下水位没有充分掌握好,造成了结构选型错误、抗浮不够等的事故时常发生,按照我国现行的设计规范,地下水位需要按照地方水文资料,考虑到可能出现地最高地下水位,通常设计都是采用了水文资料中最高地下水位,在50年的设计基准期中,水工构筑物地下水的可变荷载作用取值需要按照工程结构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确定,不考虑罕遇洪水偶然的荷载作用,但是值得注意,部分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下水位没有从地方的水文资料中分析得知,仅仅反映出勘测期间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若是详细勘察是当地枯水期进行的,那么地下水位标高若是被设计人员取用,就会造成结构计算出现较大地误差。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没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补充,并且考虑到当地是否有台风和暴雨影响,是否出现地下水不能及时的排出,造成的地下水位的提升。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地下水位、地质情况,和工艺设计恩怨研讨出清水池基底的标高,综合考虑到工艺流程要求、土建造价、运营成本以及投产的年限等,制定出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比如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是否需要适当的抬高基底的标高,减少水浮力对其结构造成的影响,并且避开流沙层。
1.2 设置伸缩缝
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构筑物的伸缩缝最大的间距在20-30m之间,在近些年来,对清水池长度的要求远远超出了规范的间距,并且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材料 的不断改进,为超长清水池的不设缝和少设缝提供可能。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地基和气温等的情况,结合计算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设缝,并且提供出相关施工方案。在清水池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结构构件的强度、结构整体的抗浮、裂缝的宽度等进行计算,通常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考虑好,但是因为变形、温度、不均匀的沉降造成的开裂,在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绝大部分的裂缝实例证明,设计对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等影响因素没有重视,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首先,清水池类的构筑物未严格保证不开裂,就设计人员工作情况分析,做好裂缝控制工作十分重要。设计人员需要对事先不利的因素进行预防,在其施工阶段若是出现了裂缝问题,必须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而保证工程项目交付验收、投产之后地生产、运行的安全要求。影响裂缝主要的因素是因为混凝土收缩和温差,温差越大,就越容易开裂,裂缝数量和宽度也就越大,混凝土的收缩越大,裂缝数量和宽度也就更大。所以说,限制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就需要我们就设计、施工方面进行控制。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配筋率,减小钢筋直径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延性。所以,在实际的结构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加大对应力的控制,沿着截面均匀的配置密、细的钢筋,进而提升构件抗裂的能力。工程施工中不能过分的强调工程施工的进度,不要过分的追求其水泥早高强,特别是不能不分场合的使用早强型的水泥,在混凝土中需要掺加适当的减水剂和缓凝剂,降低水灰比,适当的增加了粉煤灰用量,进而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的振捣成型之后,需要尽早的对其表面进行覆盖,延长其浇水养护的时间,加强工程施工养护。
其次,加强对伸缩缝的间距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我们需要采用无缝设计,进而满足了工程施工连续性,减少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在实际的施工设计阶段,详细的收集其资料,按照地基软硬程度、温差的大小,选择出伸缩缝间距。清水池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工程施工阶段最不利的温差、混凝土的收缩时所产生地温差,保证因为综合温差对其混凝土产生地拉应力和混凝土相关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比值满足其安全的要求,按照其条件,勘察假定伸缩缝的间距是否满足实际要求。
1.3 设置后浇带
在设计长矩形的清水池时,我们需要采用后浇带等施工方法实现对混凝土收缩温差的减少,后浇带设置可以避免部分不利施工前阶段温差、混凝土的前期收缩所产生的当量温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构筑物的伸缩缝间距。后浇带间距需要尽可能的考虑消减温度的收缩应力,并且注重对施工缝的结合。在实际施工阶段,后浇带间距最宜在20-30m,后浇带保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好,通常不能少于40天,60天则为最佳。在其过程中,混凝土的水化热所引起地早期温差影响就基本上消失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收缩基本上完成。
2 清水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级配砂石换填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其搅拌的均匀,在换填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的上下层搭接长度,夯实碾压的遍数等。对每层地基压实的系数进行检查,保证其满足设计的要求。
2.2 底板的施工
因为相邻的水池之间间距只有50mm,测量放线工作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定出其边线,钢筋分布线等,按照其线进行钢筋绑扎的工作,之后再进行模板的安装,尤其是两个池子之间边线需要定为负公差。
2.3 池壁施工
在进行池壁混凝土的浇筑之前,我们需要检查其水平施工缝内是否存在着表面的浮粒,若是存在需要进行及时的清除,止水钢板焊接的质量等。水池间50mm的缝隙主要是采用了泡沫苯板支护,为了有效的加固泡沫苯板,我们需要在外侧采用钢筋网对其螺栓的固定连接。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采用水把结合部位进行冲洗,并且保持其湿润度,在池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连续施工作业,分层应该一次浇筑完成,不能留有施工缝。
2.4 对其特殊部位处理
相邻的水池经过预埋在池壁上的钢管进行连通,为了有效的避免因为不均匀的沉降造成的连通处漏水,在其池壁的内部连通管需要加设圆环形的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45天之后,对其连通管和圆环形的埋件进行焊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清水池设计阶段,施工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工程项目实际的情况,以最低的工程建设成本建设出优质的工程项目。另外,设计人员还需具备对工程施工阶段渗漏和裂缝等施工现场问题处理的能力,充分掌握裂缝处理措施以及堵漏的方法,便于对后期设计服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CB69-84,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S].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论文作者:郑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水池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差论文; 伸缩缝论文; 间距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