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冷水江 4175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0例患者,均分为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具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其他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开腹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普外科推广价值。
关键词: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效果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临床中常见性病症种类之一,也是急腹症中的一种。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阑尾切除术。传统治疗中,均选择开腹手术,其疗效得到了认可,但是自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例如切口感染、肠粘连以及肠梗阻等[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越发受到认可,应用于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具体结果、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确诊,总计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14-78岁,平均(48. 45±6.23)岁:首发至入院时间28d,平均(2. 02±0.23)d;患者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阑尾炎类型:单纯性阑尾炎(45例)、化脓性阑尾炎(55例)、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2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于术前使用抗生素。腹腔镜组:在患者脐下做一弧形切口(10mm),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0mmHg—15mmHg之间。在此基础上插入10mmTroear,然后置人腹腔镜并行探查,实现明确诊断。于术者的左、右中下腹位置,均放置一个5mmTrocar,充分显露患者的盲肠,最后进行粘连分离、阑尾切除。传统开腹组:于右下腹麦氏点位置,行斜形(或横形)切口,在吸尽渗液的基础上,在回盲部寻找阑尾,行分离、阑尾动脉结扎、阑尾切除、残端缝合。对于脓液不多的患者,行多次蘸尽。对于已经穿孔、术中腹腔渗出相对较多的患者,在清除腹腔脓液的基础上,进行生理盐水冲洗,或放置胶管引流[2]。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均消失,未发生并发症。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明显好转,发生个别并发症情况。无效:患者治疗后,以上疗效均未达到。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O.05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累
2.1临床疗效、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具体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腹腔镜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传统开腹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3.讨论
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典型性,所以诊断工作较为困难。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在进行诊断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行全面、系统、有序的体格检查,特别是患者的腹部检查[3]。从临床诊断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总结患者的右下腹痛(或转移性腹痛)是此类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辅助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尤为重要,主要涉及到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WBC计数、腹腔穿刺)、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CT检查),借助这些辅助检查,可以准确反映患者具体阑尾发炎的程度、位置等,促进临床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是最为常规的手段[4]。从本组试验研究结果来看,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体分析腹腔镜手术优势:实现了诊断、治疗双重效果:借助腹腔镜能够及时发现患者阑尾外的相关病灶组织,降低了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同时,腹腔镜处理病变的机动性明显高于麦氏切口;手术床上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加快了胃肠功能的恢。此术式对于一些特殊患者(肥胖、阑尾异位),能够充分显露手术视野[5]。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手无需进入腹腔,历以减少了对肠管的刺激;术后并发症少:此类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残余脓肿。从本组实验结果来看,腹腔镜组患者并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手术不会对患者的腹腔内造成明显的干扰,所以加速了胃肠功能的恢复,患者术后恢复快,减少了住院时间、降低了经济负担;美容效果明显:腹腔镜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患者术后切口仅需创可贴粘贴,术后瘢痕均位于双髂前上棘连线下方位置,所以其美容效果不可复制,成为爱美人士的首选。
参考文献:
[1]候国.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J].养生保健指 南.2016(16):31-31.
[2]陈佳浩.普外科临床中诊治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7):00065-00065.
[3]丁建.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研究[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7):00037-00037.
[4]杨小勇,陈玉盆.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29):258-258.
[5]姜生,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66-66.
论文作者:邓正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阑尾炎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