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障体系论文,质量论文,所高校论文,文本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兴起之后,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并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两个系统,外部质量保障通常是由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而内部质量保障则是由高等学校自身负责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质量保障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国际网络。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两类,即政府组织实施的质量保障活动和半官方或民间机构组织实施的质量保障活动。政府主导的质量保障活动包括:教育部组织、由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实施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委托、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实施的重点学科评估、一级学科排名评估、学位授权审核、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查评估等;此外,政府还采取其他一系列措施,例如,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评选优秀教学成果,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以进一步保障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半官方或民间机构组织的质量保障活动包括:大学排行榜、研究生院排行榜、学科专业排行榜等,其社会影响在不断扩大。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尤其是2003年我国开展首轮大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各高校纷纷设立了校内评估机构,如评估处或评估办公室等,并逐步建立起了高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借鉴和吸取各种质量保障理论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同时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①。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校的目标和使命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办学投入是质量保障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保障的核心,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保障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②。因此,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应该是: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评价和诊断,构建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晰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能够持续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而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综合已有关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该包含五大要素:①背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包含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培养目标和各级各类质量标准等环节。②投入保障——教学条件和人力资源。其中教学条件包含教学经费、校舍、实验室、图书馆等建设环节,人力资源包含教师数量和结构、教师培训和发展、学生生源状况等环节。③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包含教学管理组织体制、教学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等环节。④结果保障——教学效果评价。包括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教学评优奖励等环节。⑤机制保障——质量保障各个环节的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以上五大要素以及每个要素下包含的若干个环节,构成并全面体现了质量保障的结构、内涵和具体内容。
那么,我国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如何?今后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将以上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五大要素和具体环节为分析基准,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考察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以期对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8年先后召开的三次“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讨会”上各高校提交的本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交流材料以及近五年间有关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有关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论文(以下统称为“文本”)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全国96所本科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文本。研究样本占我国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总数(761所)的12.6%①,占已接受过上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总数(597所)的16.1%,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此应该指出,本研究主要基于对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其潜在的问题是,相关文本是否真正涵盖了这些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部建设内容及其实际运行情况。考虑到这些文本都是各高校在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或提交给全国性的专题会议进行交流,应具有完备性和真实性;而且这些文本所述及的对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认识和实际运行效果,也会对其他高校的质量保障活动产生辐射影响。因此,对相关文本所呈现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将有助于完善和加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为便于比较分析,参照两种不同的分类维度对提交文本的96所高校进行分类。分类维度一:按照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分类标准③将这96所高校分为三类(结果见表1),即“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划分为第Ⅰ类;取得本科学历授权但未经过上一轮评估的高校(包括还未培养出两届以上本科毕业生的公立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划分为第Ⅲ类;其余的本科院校划分为第Ⅱ类”。分类维度二:按照基于学科结构的分类标准将这96所高校分为五类(结果见表2),即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农医类高校和其他类高校。从表中不难看出,两种分类结果的结构分析均显示出研究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参照前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五个组成要素及其相应的环节,按要素内容、结构和高校类型分别对96所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编码后将数据导入SPSS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即可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内容分析时约定,只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内容中涉及到某个要素中的一个环节,即认为涉及到这个要素。
三、研究结果
1.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现状。
从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涵盖的要素内容进行分析的有关结果(如表3、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涵盖的要素方面,各类高校普遍涵盖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两个要素(分别占94.8%和92.7%);“背景保障”要素的涵盖面次之(占60.4%),“投入保障”涉及较少(占41.7%),而涉及“机制保障”要素的则非常少(仅占20.8%)。卡方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涵盖要素的总体分布和不同类型高校两两之间的分布均不具有显著差异;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农医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涵盖要素的总体分布和不同类型高校两两之间的分布亦均不具有显著差异。但由表3可以看出,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高校的要素涵盖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而在“机制保障”的建设方面,三类高校的涵盖面均比较低,且无显著差异。由表4还可以看出,总体来看,理工类和综合类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涵盖面要高于其他类型高校。
按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的有关结果(如表5、表6所示)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初具雏形,但多数高校在体系构成结构上还不健全,建设内容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样本所涉及的96所高校中,只有4所高校涵盖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部五个要素,仅占样本总体的4.2%,多数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含有三到四个要素,1/4左右的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只含有两个要素,甚至有两所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仅含有一个要素。卡方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结构的总体分布和不同类型高校两两之间的分布均不具有显著差异;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农医类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结构的总体分布和不同类型高校两两之间的分布亦均不具有显著差异。但由表5可以看出,在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高校中,第Ⅰ类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结构稍好于其它两类高校,而第Ⅲ类高校则相对弱于其它两类高校。由表6可以看出,理工类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结构状况优于其他类高校,综合类高校和农医类高校的结构状况次之,而师范类高校的结构状况则显得相对薄弱。
2.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各环节建设现状。
参照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五个要素下包含的具体环节,对96所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文本内容详细分析的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高校在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五大要素所包含的环节建设方面还很不平衡。研究样本中50%以上高校涉及到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环节是(按降序排列):教学质量监控(94.8%)、教师教学质量评估(62.5%)、教学管理组织体制(57.3%)和各级质量标准(57.3%);而涉及高校数不足25%的建设环节是(按升序排列):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1.0%)、毕业生满意度调查(2.1%)、教学研究(17.7%)、教学各环节的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20.8%)、毕业生跟踪调查(20.8%)、教学建设(22.9%)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22.9%)。
四、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
综合对我国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提交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的结果,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我国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已初具雏形,并开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在体现高校自主性和特质方面还明显欠缺。
研究表明,上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促进高校规范教学管理、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成效显著;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教学质量监控指标和相应观测点的设计,对于高校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④。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外缘性”,而在充分体现高校对教学质量的执著追求以及高校内生的、自主的特质方面则明显缺乏,如在“背景保障”这一要素中仅有27.1%的高校涉及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环节(见表7)。从文本内容分析的结果看,大多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架构大致相同,相关环节所涉及的建设内容常囿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规定,主要围绕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来进行,缺乏针对学校自身定位和办学特点而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为迎合外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学校在办学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校本经验和做法因不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范围内而未在文本中呈现,最终表现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趋同。
2.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功能逐渐明晰,但大部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要素还不健全(见表3到表6)。
前已述及,在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两个要素受到普遍重视,“背景保障”要素的重视程度次之,而“机制保障”和“投入保障”两个要素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涉及高校均不足50%。此外,各高校之间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结构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这种要素内容和结构失衡现象的存在,反映出部分高校对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要素功能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和全面。例如,充足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公立高校有权获得公共财政支持,也有义务说明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而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包含“投入保障”要素的高校只占研究样本总数的41.7%,尤其是第Ⅱ类和第Ⅲ类高校,所占比例更低。再如,对于“机制保障”这一涉及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效能的关键要素,大部分高校重视不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包含“机制保障”要素的高校仅占研究样本总数的20.8%。显然,如果仅仅是对形成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而不能将监控或评估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反馈用于进一步改进工作,那么,所谓质量保障体系将仅仅是质量状态的呈现,而不能起到有效保障和提高质量以及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的作用。
3.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过程保障”要素的建设受到多数高校重视,但在具体环节的建设方面还很不平衡(见表7)。
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保障”要素中,高达研究样本94.8%的高校含有“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就是说,与表3相比,所有涉及到“过程保障”要素的高校均考虑到了这一环节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环节的具体内容包括校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学生信息员制度、日常教学检查等,这对提高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保障相关教学环节的建设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前已述及,对这个环节的重视也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有关。而在同一要素中涉及到“教学研究”建设环节的高校却只占样本总数的17.7%,进行“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库”建设的高校更只有1所。众所周知,教学研究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则是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常态监控和自我诊断的重要工具。这两个环节的淡化或缺失,反映出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整体功能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即更多地把内部质量评估与保障看作是高校的一项管理职能,是高校行使行政权力的范畴,而高校本身具有的教育意蕴、包含的教育价值则有被挤压和消解的倾向。
4.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结果保障”要素的建设同样受到多数高校的重视,但在具体环节的建设方面亦存在着失衡的现象(见表7)。
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果保障”要素中,占研究样本62.5%的高校含有“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环节的建设内容,而含有“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环节建设内容的高校仅占22.9%,含有“毕业生追踪调查”环节建设内容的高校仅占20.8%,特别是只有2.1%的高校含有“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环节的建设内容。这种结构现状反映出多数高校重视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但在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理念方面,工作还不到位,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的监控较为松弛,特别是在学生毕业后的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方面明显欠缺。
5.各高校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普遍重视,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发展上还存在不均衡性(见表3到表6)。
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校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普遍重视。尽管不论是按基于人才培养的分类标准将高校分为三类,还是按基于学科结构的分类标准将高校分为五类,不同类型高校在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内容和结构分布上均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从内容分析的具体数据还是能够明显看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展还不均衡。总体而言,第Ⅰ类高校(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建设状况相对较好,第Ⅱ类高校和综合类高校、农医类高校次之,而第Ⅲ类高校(新建院校)和师范类高校则相对较弱。至于每一类院校中不同学校之间的个体差异,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在此不予赘述。
五、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未来展望和对策建议
基于对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⑤,笔者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追求自身的教育价值,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自主性;这也应该成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价值取向
高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化,是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走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少高校存在着定位不当、盲目攀比、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这也导致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在体现高校自主性和特质方面明显欠缺。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可,也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理想⑥。办学目标是在学校使命的引领下,学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期望达到的状态和标准。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与自身定位相吻合,并能充分显现该校的特色、特性。一所高水平的学校应当从社会需求变化和学校实际出发,清晰地确定自己的使命和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完善学校质量管理的机制及其质量标准,并通过相应的质量保障手段,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取得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质量保障需求的有自主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既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也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价值取向。
2.高等学校应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功能,切实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也应强化在这方面的导向作用
高校的质量保障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背景保障、投入保障、过程保障、结果保障和机制保障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背景保障体现了质量保障的目标,投入保障是质量保障的必要条件,过程保障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结果保障是质量保障的最终呈现,而机制保障则是改善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效能的关键。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功能不仅仅是对形成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并呈现质量现状,更重要的是将监控或评估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予以反馈并据此进行诊断,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起到有效保障和提高质量以及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的作用。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质量标准、健全投入机制,以及建立质量保障各环节的反馈和改进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积极的探索,切实发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这是保障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同时,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也应强化在这方面的导向作用。
3.高等学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主体和各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的工作绩效。
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等质量保障主体的积极性,形成自觉发现质量差距的忧患意识和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内在驱动力;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主体和各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努力形成系统合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绩效水平;要强调尊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重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尤其要注重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他们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育创新实验、积极建设和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开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挥其在教学状态常态监控和趋势分析以及自我诊断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质量保障活动的水平。
4.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学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学习过程的监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经从规模的扩张转化为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应该是教育的产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资源投入与教学条件建设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而对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监控也是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进展与变化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首要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如何观测和考量学生的进展与变化,并将经验与问题反馈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学生事务管理中充分体现尊重学生选择、关注学生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更加重视教育的产出,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经验的研究;要跟踪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大学质量保障活动中重视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学习过程监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⑦,在质量保障要素和环节建设方面坚持创新探索,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5.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给予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也要加强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根据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特征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确立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突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动高等学校有效地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应根据高校类型和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性特征,分别采用质量审核、资质认证等方式,研制不同的审核指南或认证标准,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高校不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层次高低、类型同异,都应该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借鉴。惟其如此,才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六、结语
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高等教育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各国战略发展的焦点。关注市场需求、推动高校发展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进行质量保障的核心议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成绩明显、作用显著,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明晰和调整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功能与结构?如何加强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自主性?如何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真正赋权?如何推进高校质量保障活动的稳定有效运行?仍值得高教研究者和管理者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持续的探索。
注释:
①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戚业国:《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江苏高教》2009年第2期。
③钟秉林、魏红等:《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估》,《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
④钟秉林:《本科教学评估若干热点问题浅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⑤钟秉林、周海涛:《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新特点、影响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⑥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9期。
⑦魏红、钟秉林:《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教育评估效能》,《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