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语音匹配图像”_京剧演出论文

共话“音配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配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和宝堂

和宝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的关怀下,天津市中华民 族文化促进会负责主持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历经8年,已经达到三百多出戏。对于 这样一项浩繁的工程,今后将对京剧事业的发展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从艺术家到理论 家,从观众到新闻界都在议论这件事。今天我受《中国京剧》杂志社委托请来五位热心 于此事,并有一定研究的艺术家、理论家到我们的沙龙发表高见。

根据我们沙龙以往的习惯,我们首先请天津戏曲理论界78岁的元老、我们尊敬的王永 运研究员发表高见。

王永远:这“高见”二字可不敢当,活了70多年,在京、津、沪看了70多年的戏,感 受倒是有一些。从国剧宗师杨小楼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花脸三杰、四小名旦和李、 袁、叶、杜,都曾一一寓目。人到晚年,不禁深深回忆起他们的卓越表演,然而,多数 名伶已然辞世,健在者也难再登台,我总以为生平这一遗憾恐怕也难以再补了。不料, 李瑞环同志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从1985年提出并着手准备,1944年开始,历时八年,到 今天已经为312部戏的演出录音配了像,到7月尚有30部戏告竣,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数 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剧目最系统的京剧音像制品。

在我的记忆中,建国后看过两次盛大京剧演出。一是1956年夏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演出的《四郎探母》,由李和曾、奚啸伯、陈少霖、谭富英、马连良分饰杨四郎,张君 秋扮演前后公主,吴素秋演中部公主,尚小云演萧太后,姜妙香演杨宗保,李多奎演佘 太君,萧长华、马富禄分演二国舅,可谓玉朗珠辉,名重一时。这次我在音配像节目中 见到这出戏,颇有“故人重逢”的感觉。二是北京京剧团1959年夏在天津首演《赵氏孤 儿》,马连良演程婴,谭富英演赵盾,张君秋演庄姬,裘盛戎演魏绛。演出当中我同马 连良先生还有一次难忘的会晤,承他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向我详尽地讲述了他对程婴这 一人物的感受和心得。这次演出也列入了音配像,使这类品位极高的艺术精品得到保留 ,传承,今后必将对青年演员起到不可低估的示范作用。

搞京剧音配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参加这一工作的人都能克尽其职。我特别 要提出来的是小王桂卿为周信芳的配像,几乎达到逼真的程度。我看他配的《追韩信》 、《赵五娘》、《南天门》,顿时使我想起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观赏周信芳演出的情景 。中年演员张学津配演了不少马派戏,也能抓住马派艺术的神髓,获得极高的评价。张 君秋的众多弟子分别担任录像,也很出色地体现出他生前的水平。而《赵氏孤儿》配像 ,在选择演员方面力求完美。由马连良的亲传弟子张学津配程婴,谭富英的亲传弟子高 宝贤配赵盾,张君秋的亲传弟子王蓉蓉配庄姬,裘盛戎的哲嗣裘少戎配魏绛,堪称铢两 悉称,美轮美奂。最近我看到一次荀派的《汾河湾》,我原来以为是孙毓敏配荀慧生老 师的柳迎春,不料,孙毓敏只担任艺术指导,扮演柳迎春的却是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 员龚苏萍,但是她无论表情动作乃至进窑门的水袖身段,均有荀派风韵。不愧为荀派第 三代传人。俗话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能楷方能草,笔正始书奇。”所以,写 字先临颜、柳、欧、赵;画画先摹“介子园”。看来孙毓敏是认认真真地传授,龚苏萍 是老老实实地学习,才有此不凡成绩。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当然,我还有一些希望,一是希望能够为“江南第一旦”黄桂秋搞一部《别宫祭江》 的音配像,因为他是与周信芳合作曾经并挂头牌的人物;二是希望把梅兰芳与杨小楼的 全套唱片《霸王别姬》配像;三是希望为杨小楼与郝寿臣的全套唱片《连环套》配像。 这些都是京剧中精品之精品,通过音配像,使之广泛流传,当属众望所归。

和宝堂:王老这个建议很好,《别姬》如果让武生和青衣来演,更有趣味。如果由朱 家溍先生与梅葆玖合作,请刘曾复先生来勾画脸谱,这个音配像一定特别好看。

王永运:那当然更好了。为使我们的《京剧音配像精粹》更为完美,我再提些不足: 一是今年4月6日晚播放的杨宝森主演的《失·空·斩》,标明由汪正华配孔明,由侯喜 瑞演司马懿,金少臣演马谡,岂不知侯喜瑞只擅演马谡,金少臣只擅演司马懿,一个架 子花,一个是铜锤,是不能颠倒的。

和宝堂:王老看得细,想得细,说得也很细,我真是感到大有收益。我现在要请我们 崇敬的谭元寿老师发言。谭先生为父亲谭富英、祖父谭小培先后配演了20多出戏,尽忠 又尽孝,创作了京剧音配像中的一个华彩乐段,请谭老师谈谈录像时的感受吧。

谭元寿:为使京剧艺术能够真正地继承,创新,发扬光大,近年来,李瑞环同志高瞻 远瞩,审时度势,在京剧界亲自抓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在天津青年京剧团抓了培训青年 演员的“百日集训工程”;一个是京剧的“音配像”工程。这两件事情做得非常好,随 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显示出这两件工作的深远意义。我相信,如果再过几十年, 它的实际意义将更加显著地为大家所认识。

“百日集训”,不但使一批本来在天津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在全国崭露头角,声誉 鹊起,而且证实了一个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艺术规律:一个演员要成为尖子演员,就必 须要由老师实教实授,也就是在老师精心传授下一个动作、一个念白、一个眼神地学到 家。因此,当年由张君秋先生率领的一批老艺术家住在天津,每天和学生泡在一起,手 把手地反复教,直到学生学到了表演的真髓。如果没有这次“百日集训”,这一批学生 就不可能成为一支在全国京剧界都举足轻重的尖子演员。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 样的情况下,京剧艺术永远是演员的艺术,演员不下大功夫,苦功夫,是学不到家的, 也是不会受到观众欢迎的。当时,李瑞环主席是天津的市长,如果搞一些现代化的灯光 布景,排个大制作的戏,还是有这个力量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先继承, 后创新”的艺术规律,拿出钱来用在提高演员的唱功、念功和表演艺术上,用在提高演 员的表演基本功上。当时看来,花那些钱排演了一出《秦香莲》或者《四郎探母》,肯 定没有一出“话剧化”的大制作剧目那么引人注意,那么轰轰烈烈,更不会得什么奖。 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当时那些花费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大制作剧目早已被人遗忘了 ,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布景也早已落满了灰尘,但是《秦香莲》和《四郎探母》等一 大批“百日集训”的成果却一直在演,一直在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更重要的是 在排练这些传统剧目和流派经典剧目的过程中培养了张克、王立军、孟广禄、蓝文云等 一批青年演员,他们从老艺术家那里学到了真正的京剧表演艺术,提高了唱念、做功和 表演,因此在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哪个钱花得对?花得值?哪些 钱不该花?恐怕不用我说,大家也是明白的。

张君秋等老艺术家老老实实地按艺术规律办事,一招一式地提高青年演员的唱念表演 水平,始终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仅这种尊重“艺术规律”的老实态度,就是非 常难能可贵的。而“百日集训”的方式,不但提高了青年演员对自身提高、深造的认识 ,而且带动了全国京剧界拜师学艺的热情,成为全国京剧界的一个榜样。总之,重金之 下的那些“话剧化”的新京戏,排一出,丢一出,而“百日集训”后的一批尖子演员在 京剧观众心目中一个一个地树立起来了。为此,我不能不佩服李瑞环主席从京剧事业的 实际发展眼光来考虑问题、决策问题的务实精神。

后来,有些剧团由于长期忙于排演大制作的新戏,不重视挖掘传统、保护遗产的工作 ,尤其是“文革”中大批艺术前辈过早谢世,使传统剧目和流派经典剧目大量流失,特 别是京剧艺术的精髓——写意性和虚拟化表演有被写实性的表演取而代之的危险,为了 保护京剧的传统艺术本色,并进一步挖掘濒临失传的艺术遗产,李瑞环主席又亲自提出 并部署了“音配像”的工作。尽管这一切德无量的工程其深远的意义还没有被更多的同 志所认识,但是,这三百多出“音配像”剧目使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使许多艺术前辈的精湛表演得到了再现;为许多剧团在排演这些剧目时提供了经典的、 立体的范本。更重要的是,当数十年后,我们京剧界从“话剧化的大制作”的误区中醒 悟过来的时候,当我们的后代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传统京剧的时候,这三百多出原 汁原味的音配像剧目,必将成为京剧艺术复兴的重要蓝本。

许多老艺人和有识之士为什么对音配像工作如此热情,如此重视呢?因为他们知道,京 剧艺术的真髓就在艺术家的身上,这些艺术是老前辈们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来之不易 啊!随着京剧前辈一位一位地辞世,我们的京剧艺术也在一点一点地遗失。所以每当我 们到八宝山送走一位老前辈,我们就会感到若有所失,就会由衷地感慨:“哎!又有许 多精湛的艺术被带走了。”就在我们眼看着现在的舞台上只剩下“拾不完的玉镯,探不 完的母,没完没了的《三岔口》”的时候,就在我们看到有些青年演员只能演出几个片 断,连一出大戏也唱不下来的时候,李瑞环主席及时地提出了“音配像”工程,正可谓 “亡羊补牢理所宜”,终于使传统剧目不断流失的趋势得到遏止,使保护京剧传统艺术 得以成为现实。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京剧同仁梦寐以求的宿愿。

由于“音配像”工程是一个大得人心的事情,确实起到了为祖国京剧艺术事业尽忠; 为我们的艺术前辈尽孝的实际作用,所以全国的京剧工作者都表示积极拥护,积极参与 。我们作为京剧世家的后代,主要是为我的祖父和父亲的演出录音配像,自然更是责无 旁贷。我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君秋先生和谢国祥部长,他们为“音配像”工作呕心沥血, 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位老同志,从搜集、整理资料,到物色演员,反 复录制,他们都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我总说,他们那么大年纪,为了保护我们的京剧遗 产,经常与我们一起工作到深夜,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啊!我每次一到“ 音配像”录制现场,或者打开电视机看到“音配像”的播出,我就会立即想起这两位献 身于“音配像”工作的老同志,他们是以实际行动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祖国的民族艺 术事业,一想起他们,我的心理就非常难过。

在我参加“音配像”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两点切身体会:

一是通过“音配像”我切身感到我们的父辈,如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在继承前辈艺 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京剧的一个高峰,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出现了剧目断层、演 员断层、观众断层的现象,使这个高峰无法得到继续和发展,这从目前京剧演出剧目的 数量和演员表演质量两方面,从受观众欢迎程度的差距中显而易见。在音配像中,我更 感到与前辈们相比在表演上的自然程度、技巧运用的娴熟程度也都有一个明显的差距。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差距,才能找到目前京剧之所以上座率不高的原因,才能看到振兴京 剧道路上的艰难和任重道远。我们如果不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看不到我们与梅 兰芳先生、余叔岩先生、马连良先生的差距,甚至认为我们已经超过了这些前辈,我们 就会迷失振兴京剧的方向,就会走入歧途。我想道理很简单,梅兰芳先生只昆曲戏就能 演一百多出,就比我们的一些青年演员学过的皮典戏还多,他是通过几千场演出,唱出 来的艺术家,我们的有些青年演员是靠15分钟的大赛一赛成名的,谁的基础深,谁的基 础浅,显而易见,怎么能同日而语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在“音配像”中感到的差距,使 我们认识到当前京剧的表演艺术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才有可能 明白什么是梅兰芳,什么是马连良,今后才有可能出现新的梅兰芳,新的马连良。

其二,过去京剧界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百学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练。”排练是学 习,看戏也是学习,演戏更是学习,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我们的前辈 都非常强调苦练,也非常重视观摩,更重视舞台实践,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认为, 对青年学生来说,“音配像”的剧目要多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百日集 训”的作用也丝毫不能忽视。我们既要从“音配像”中汲取大量营养,也要像当年搞“ 百日集训”那样,注重实教实授,而不能“漂学”,否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 的艺术水平是无法提高的。一定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我们振兴京剧的相辅相 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和宝堂:谭老许多独到的看法,使我受益非浅。下面发言的是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许 祥麟先生,我们很想听听许教授从文化方面对音配像的看法。

许祥麟:经过八年的努力,京剧“音配像”工程即将告竣。可以说,“音配像”这件 事做早了不可能,是因为以前的音像技术尚未发展到一定的水准;做晚了来不及,是因 为说戏、演戏都需要特殊的人,而自然辩证法不饶人。“音配像”工程,采用了先进的 录像技术手段,切实做到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同步;而且趁艺术大师们的部分同台演 员、后人、入室弟子、私淑者们人还在,艺未衰,打个“时间差”,集中精力录制大量 的作品,这的确抓到了最好的时机。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纪录。我们可以把“音配 像”的录制看作是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的一次特殊形式的“合作”,这种录制方式本 身就是一大创举,具有特定的历史纪录性,在整个京剧发展史乃至文化史上都是一个亮 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京剧艺术特殊的“学习班”、“研究班”。“文革”十年使演 员后继乏人,也使许多优秀剧目濒于失传。“音配像”的实施,是对京剧剧目、京剧艺 术的一次挖掘,“逼”得年轻的“替身”演员非得认真地学习前辈、潜心研究艺术、精 心打磨精品不可,这为丰富他们的演出剧目,提高他们的演技和演出水平提供了一个十 分难得的机会,也为京剧艺术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提高观众艺术欣赏水平的特殊手段。对年轻的观众来说,由于 出生晚矣,未能欣赏到京剧艺术家们更多的声响节目,而“音配像”的“替身”大体是 按照原有的路数进行表演的,所以年轻朋友们便可通过“复制品”,一定程度上领略到 “当时”的舞台风貌。同时,由于十年“文革”的破坏,观众群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审 美品味有所降低,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成批出现,无疑利于对观众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的培养。

京剧“音配像”工程貌似“复古”,而实际上是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艺术需 要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继承。学写旧体诗,读读李杜总有好处;学写词曲,读读苏李 总还需要;学习书法,摹仿欧颜柳赵该是起点;那么演好京剧,多向名旦、名生、名净 、名丑学习,起点高些,势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京剧“音配像”工程构筑了一个庞大的京剧“立体”资料库。“音配像”的地位,就 如戏曲史上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六十种曲》、《缀白裘》以及《古 本戏曲丛刊》等等,是戏曲的精品汇编,不仅有其欣赏价值,而且颇具研究价值。而更 值得首肯的是,以往的戏曲汇编属于文字的、平面的,而“音配像”则诉诸于视听,是 “立体”的,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新型的戏曲汇编。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经过广辑录音资料,精选合适的演员,把自上世纪40年代以 来的四十多位京剧名家的录音配以表演,总共摄制完成三百多部录像艺术片,这一巨大 的艺术工程,填补了京剧史、戏剧史乃至文化史资料的一大空白,其功在当今,兼及未 来。

此外,京剧音配像工程还开创了戏曲“音配像”形式的先河,为其他剧种“音配像” 的制作,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提供了借鉴。总而言之,京剧“音配像”工程,功不可没 !

和宝堂:下面请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京剧作家、活动家刘连群先生发言。

刘连群:我想从上世纪80年代谈起,当时京剧艺术步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 面,舞台上仍然持续着“文革”后复苏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由于京剧自身和客观文化 环境的变化,对于京剧前景的忧患意识渐渐浓了起来,直至出现了是否存在危机的争论 。

那时,有一个字眼还未像现在这样响亮,却又亟待人们重视和有所作为,就是“抢救 ”。十年浩劫,使灿若群星的一批京剧大师、名家过早谢世,而本来大有希望的一代传 人,荒废了最宝贵的、奋发向上的青春岁月,学识和实践经验欠缺,艺术功力和水准不 足以填补前人留下的空白,演出剧目贫乏、艺术魅力减弱的迹象日益显现出来。在这个 剧种承传发生断裂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紧急的、特殊的抢救措施,继承就将 是残缺不全的,剧种就会走向艺术萎缩,创新和发展必将失去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于是,京剧音配像的设想产生了。事后得知,它从酝酿到1994年正式投入实施,前后 经历了近10年时间,说明这项工程的研究、策划是慎重而细致的,准备是充分的。到现 在跨越了新旧世纪,又是8年过去了,为大师、名家的300余出传统和新编剧目录音配像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成就已然有目共睹,其价值和意义随着时光的推移,将 愈来愈被人们所认知。

作为一项抢救性的工程,京剧音配像带有浓厚的补救色彩,顺应了历史和现实两方面 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为代表的一代到两代大师 、艺术家,艺术创造活动在20世纪中叶步入成熟,技艺精湛,炉火纯青,实事求是地讲 ,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可惜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只有大量录音传世,这对于 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著称的京剧表演艺术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憾;而 现实态势是,京剧新人渴求更全面、更多、更直观地从前辈遗产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同时当前演出剧目的单调,也使观众更加希望重睹近乎绝响的大师们的名 戏佳作,这在一个视听时代,仅凭录音显然是难以满足的。但斯人长逝,前人的精美形 象不能再造,即使是依然健在的老一辈名家,也不复昔日景象,那么,趁着了解和深谙 当年舞台风貌的一些老艺术家还在,亲传或再传的传人们风华正茂,采取音配像方式, 就成为适时、可行的补救于万一的选择了。

我总觉得,京剧音配像是被历史和现实的共同需要“逼”出来的。提到抢救,确实是 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就在音配像工程进行期间,不是又有张君秋、李和曾等老艺术家 乃至多位传人先后辞世了吗?!像许多传统艺术一样,京剧表演艺术的财富是附着在艺术 家身上的,前者的流传往往取决于后者生前的遗留。今天欣赏音配像剧目,在由衷地感 念逝者所做出的宝贵贡献的同时,也尤为深切地体会到了这项工程的紧迫感,庆幸它的 及时兴办。

音配像使数百出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京剧剧目得以重视,收集、整理并用活了弥足 珍贵的录音资料,后学有了学习、观摩的参考教材,配像演员得到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满足了戏迷知音和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另外还对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提供了有关的 参照,有助于进一步审视传统戏在不同时期的舞台风貌,不同流派对共有剧目的不同艺 术处理(如“四大须生”加上高派的《失·空·斩》,“四大名旦”的《玉堂春》,不 同组合的《大·探·二》、《二堂舍子》、《甘露寺》、《捉放曹》、《十三妹》等) ,他们共性与个性的比较,其中是有规律性的东西可寻的。对于前辈大师、艺术家的表 演艺术精髓,配像是一个绝好的重温和深入感悟的过程,声与形的紧密关联,形与神的 相互依存,甚至一些看似平常的表演细节,录音中采声如雷,我们却无法知道前人有何 细腻、传神的精彩刻画,说明部分艺术精华已经流失,更突出了收集、研究的紧迫性。

京剧音配像正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工程取得胜利,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抢救和弘扬却远 远没有尽头。中国京剧音配像所体现的追求和精神,应能在共识的基础上,化为更为广 泛而持久的共同活动。

和宝堂: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我们京剧沙龙来的第一位女学者,天津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万镜明女士。

万镜明:比起各位,我是个青年人了。所以以学习为主,今天的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 。我就谈点心得罢。今年初我所在的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承担了编辑出版《京剧音配像精 粹纪念文集》的项目,在确定作者人选和文章选题的过程中,我发现音配像工程像一个 窗口,展示出京剧界的特殊风貌,尤其是他们对京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强烈关注,使我 无限感慨。

首先是老艺术家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例如老艺术家杜近芳以其朴实的语言说:“虽然 当年的演出录音标志着自己的一个辉煌时期,而今天在配像时,感觉到表演艺术又有了 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即使是看自己配像时的表演,也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还有待加工 ,完善。从这个角度看,音配像也是遗憾的艺术。”这种对艺术执著的追求精神贯穿在 整个音配像的工作中,贯穿在每一位艺术家的身上,给我以极大的鞭策。

在音配像工作中,“为老艺术家尽孝,为京剧艺术尽忠”的观念成为许多中年艺术家 的共识。不少人是为自己的父辈、祖辈或者老师配像,于是他们将缅怀前辈们的艺术风 采和音容笑貌的一腔深情化为配像的动力,尽自己所能,使之天衣无缝地再现前辈或老 师的风范。他们把尽忠尽孝自然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对父辈、祖辈的情感与对京剧艺术 的责任心自觉地融为一体,在他们看来,京剧事业就是自己的祖业,京剧属于国家,属 于人民,也属于自己的家庭,属于自己的父辈、祖辈。这种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精神 化做对音配像的责任心确实令我感动。同时我也看到电视导演和录音技术专家做出了新 的探索和尝试。既要保留京剧艺术的舞台特色,又要运用各种手段使之符合电视传播的 要求,同时如何对早期的现场录音进行降低噪音的处理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上的难关 ,使得每一出剧目都成为比较完整的艺术品。总之,音配像与所有真正的艺术作品一样 ,都渗透着无数艺术工作者的心血,如果我们不是深入幕后,是无法理解的。

在编辑这本文集的过程中,我通过无数事实感觉到,京剧音配像工程的辐射面和涵盖 面之大,是当前戏曲界任何演出形式都无法超越的,它像一条深情的纽带,穿越了时间 的隧道,把已故的前辈声音和在世的艺术家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连接了京剧几代 人的感情,它像一座坚实的桥梁,飞架在历史与现实、舞台与荧屏、理论与实践、传统 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沟通了艺术领域纵横交错的不同途径。如大家所说,京剧音配像 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历史工程,蔚为大观。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和《京剧音配像精粹纪念文集》的编辑者,通过对 “音配像”的不断熟悉,切身感受到京剧艺术的深邃、浩瀚与博大。如果说“音配像” 对青年演员是一次开拓眼界、提高修养的良机,对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呢?如果说搞艺术要懂得在继承的基础上提高,所以音配像已经成为艺术家的圭臬。而 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音配像是我们戏曲理论工作者认识戏曲,学习戏曲,研究戏曲的 重要渠道,也是一门必修课。

和宝堂:老实说,一开始我对音配像并不理解。但是看了一次为程砚秋先生配像的《 碧玉簪》,里面由筱翠花扮演的丫环在陪小姐省亲后有一段戏,录音中掌声大做,而演 员却什么精彩之处也配不上来。我去问于世文先生,难道筱派就真的失传了吗?他承认 :失传了。我真感到绝望,这么大的一个流派,这么好的艺术家,今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遗憾中我醒悟到:啊!音配像真是太及时,太重要了。

当然,认识音配像的重要性,首先要对继承传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文革”中讲“ 大破大立,破在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我们现在的戏曲界就讲破,什么都要改。改 革不好吗?从谭鑫培到梅兰芳,从马连良到张学津,不是都在改革吗?不改怎么能有京剧 的发展。可是他们又都是继承的典范,因为你要破掉一个东西,首先要知道这个东西。 现在有些人,就像《打面缸》的王老爷,这个字不认识,就撕掉,这怎么行?我希望可 爱的“王老爷”们,你们弄清楚这个字念什么,有没有用,再决定撕,或者不撕,好不 好?从这个意义上说,音配像是继承的范本,也是我们今后京剧改革的基础。只有在这 个基础上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否则,您不知道什么叫程式,就要打破程式,最后京 剧面目全非,就只能叫破坏了。所以我希望京剧的“改革家”看看音配像再谈改革吧。 李瑞环主席多次强调“先继承,后创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再次感谢大家的高见,我这也是学习了大家的发言后的一点心得,谢谢。

标签:;  ;  ;  ;  ;  ;  ;  ;  ;  

通俗地说,“语音匹配图像”_京剧演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