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近期阶段的主要内容_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及近阶段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进程论文,阶段论文,重点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从各先进国家来看,它们都走过这一个历程而进入更高级形态的经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转型过程表明,经济结构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是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尽管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但我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时期,工业化进程的继续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值得我们正视的问题是,我国工业化推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实行一系列重大的突破。

一、改革中形成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双重交互关系分析

在我国体制变革过程中,市场化发展带动了新工业化的兴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其运作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消费需求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投资与生产的市场导向日益强化、工业化的积累源开始从农业部门转向轻工业部门等。但它与传统工业化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历史延续性,仍然是建立在二元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新工业化是通过两条路线同时展开的,一是农村工业化;二是城市工业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层次和两种完全不同目标的工业化,形成了我国体制变革中独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关系,而这种交互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表现为互补与促进;另一方面表现为冲突与相互制约。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是并存的,经常交织在一起,但在不同条件下其表现的权重有所不同,总有一方居于相对主导的地位。

在改革前夕,经30年建立起来的城市大工业基础,到了必须全面改造和升级的阶段,而农村经济则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起点低和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在提高收入水平和寻求比较利益的驱动下,要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发展吸收劳动力多、投入资金少的传统工业。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城市工业化,是难以支撑整个工业化进程的,至少会大大减缓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农村工业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工业化发展潜力不足的缺陷,大大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而且,当时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产业技术梯度,致使城市经济中一些要素向农村工业转移,而农村有其自身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就大大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工业化也得以改造和升级。

可见,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之间有一个互补作用,共同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在改革初期,这种互补关系十分明显。80年代上半期,我国工业化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但进入80年代中后期,工业内部的部门增长格局则表现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加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和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工业增长速度(见表1)。

从总体上讲,这种工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结构升级趋势,主要表现在轻工业内部需求弹性较小、加工层次较低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重工业中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在1985-1995年间分别下降了4.39个百分点、3.97个百分点和4.86个百分点;而需求弹性较大、加工层次较高的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比重较大幅度地提高,同期分别提高了4.63个百分点和7.28个百分点(见表2)。

但这种双重工业化格局一经形成,也就存在着两者之间冲突与相互制约的矛盾性。农村工业化一开始兴起,便面对着庞大而先进的城市工业,所以农村工业为了求得与城市大工业在同一水平上竞争的实力,不得不在工业化初期就采取资本替代劳动的增长方式,以提高设备、技术和产品的档次与质量。显然,这将被迫减少了对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吸纳,放慢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的速度。在1984-1988年,农村工业产值增长了3955亿元,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245万人;而1989-1991年,产值增长了3486亿元,吸纳的劳动力却减少了145万人。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体制变革的非均衡推进,城乡大范围内的部门间制度性障碍依然较强,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工业化。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差距趋于扩大。1978-198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17%,在1989-1994年间,其增长率为14.8%。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两个期间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相差更大。在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16.7亿元增长到3317亿元,年均增长21%。而在1988-1994年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317亿元增长到6497.6亿元,年均增长仅12.2%,出现明显滑坡。在这两个时期里,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从748亿元增长到3217.6亿元,和从3217.6亿元增长到9554.9亿元,两个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0.4%,有明显的上升。

农村消费市场的逐渐趋软,迫使农村工业化将其出路更多地转向城市消费市场,为适应城市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实行产品升级换代,并在与城市工业的激烈竞争中不得不实行更大规模的资金增密。而城市工业化因较少受到农业劳动力进入的冲击,使其劳动成本迅速趋于上升。按理,城市工业的劳动成本上升,会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其产业向外转移。但城市工业中绝大多数被国有企业占居,受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企业缺乏竞争动力,而地方经济的分割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跨地区转移。这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本来起点就较高,再加上受“保护”的劳动力成本增大使其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进而通过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开始引导城市工业朝重化工业方向发展。

这种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的交互作用,使乡镇企业的总体产业结构并未体现出“乡村”的特点,而是与城市产业出现同构倾向。特别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城乡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更加明显。据1990年资料,乡村工业内部34个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县及县以上工业34个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高达0.8283,其中重工业8个行业相似系数为0.5776,轻工业10个行业相似系数为0.9811。这样,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就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市场消费需求范围内,在基本相同的产业层面上,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资金与资源的争夺。

二、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空间及潜力

在这种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的交互作用中,不仅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独特的发展轨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阶段我国相对生产过剩的局面,给人一种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衰减”的假象。事实上,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空间及潜力仍然是巨大的。

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00美元之前,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持续的。这种贡献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变化及升级化来实现的。如果我们以其比重变动状况来划分的话,可将制造业内部行业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比重持续上升部门、比重较大波动部门、比重基本稳定部门和比重趋于下降部门。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1996年全球工业发展报告》中提供的数据,1980年,非电机类机械、纺织、工业化工和钢铁工业四类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45%,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总体上看,电机、交通设备、专业和科学仪器设备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很低(7.94%),而主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食品、饮料、纺织和服装)所占份额较大(23.29%)。至1994年,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提高到17.3%,钢铁工业比重提高较快、而纺织、化工和非电机类机械行业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我们把1980-1994年间各部门占制造业GDP比重的不同变动状况归入上述四种不同类型之中,其具体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

从总体上讲,我国80年代以来制造业结构变动基本上是符合工业化演变规律,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部门特征。但与世界制造业结构相比,我国技术密集型的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仍旧偏低,钢铁工业、非金属材料业等中间投入品行业比重较高。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接近,但在其内部,纺织业比重较高,食品工业比重较低。另外,资源消耗强度大、污染排放强度也大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其他非金属材料等原材料工业部门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有些低污染的产业,如印刷业、塑料等,其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尽管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呈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轻工业发展趋缓的趋势,但无论是日用消费品还是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生产规模都是有限的,与国际比较有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对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工业化国家的饮料和卷烟业产值的比较发现,其产值与人口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越多,则消费越多,而我国这两个行业的产值绝对量就远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若对应于我国众多的人口,其人均产值就更低了。又如,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规模也很小,其产值仅49亿美元,仅为美国的3.1%、日本的4.5%和德国的21.4%,若同人口相比则是非常小的。另外,我国的一般机械生产规模仅为美国的18.48%、日本的14.49%和德国的33.20%。我国的运输设备生产能力显得更小,仅为美国的10.43%、日本的9.95%和德国的21.77%。这些都表明我国工业化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

从重化工业化角度来看,我国的发展空间及潜力更大。尽管我国能源和钢铁生产从总量上来说已经是很大了,例如发电量仅次于美国,钢铁生产量雄居全球。但经济发展对能源和钢铁的需求是与人口有关的。从人均实物产品占有量的比较来看,我国能源和钢铁的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低,钢的人均占有量只是美国的23%、日本的10%和德国的16%;电的人均占有量只是美国的6.4%、日本的10%和德国的13.8%;汽油的人均占有量只是美国的2%、日本的8%和德国的7.3%。据日本经济学家对工业化国家的研究,一般将人均700公斤钢产量作为一个国家重化工业完成的标志。因此,我国工业化要完成重化工业化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化工业发展还有很大的余地。

三、我国工业化进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在目前社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结构趋于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工业化进程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我国低水平的工业供给能力与供给结构正日益丧失其竞争优势,受到强大的国外产业的竞争冲击。80年代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靠低价的资源竞争优势。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得国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我国要素市场上的廉价资源,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要素资源价格不断上涨。

在资源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增强工业品的产销竞争力开始成为我国不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课题。当前,在产销竞争中,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市场争夺,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的扩大开放,为争夺我国市场的占有份额,国际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近几年来,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另一突出现象是,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形成与我国工业之间的资本竞争态势,争夺市场价额,以至形成使其产品大范围占领我国市场的态势,我国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劣势正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因此,今后的竞争优势将取决于是否具有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的竞争力。

其次,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速度呈加快之势的同时,其专业化程度变化并不大,甚至比1980年还有所下降(见表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表明,在此期间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专业化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我们知道,专业化程度提高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是结构高度化和经济成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专业化程度提高的基础,则是产业细化及部门之间的依存度提高。我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高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体制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以及部门内和地区内自行配套格局,这将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大障碍。

再则,在工业结构变动中,出现了轻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增加,而重工业中的原料工业、采掘工业的相对装备水平下降的明显特征。1985-1995年间,不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还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其相对装备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在行业方面尤其是纺织业、服装、印刷业、文体用品、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幅度更新技术装备,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部门增长过程中人员比重下降,资本投入比重上升,最终表现为资本密集程度增加的特征。而作为资本密集型的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工业,在此期间的相对装备水平都呈下降趋势,采掘工业的相对装备水平则由升转降。特别是行业本身规模经济明显,而我国目前则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化学原料、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等行业,十年间其固定资产净值比重和产出比重下降,劳动(人员)投入比重上升,表现出相对装备水平的持续下降。同时,作为国民经济装备行业的机械工业其相对装备水平也持续下降。

在市场需求趋于相对饱和,国外产品大量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轻工业部门大规模更新技术装备,提高技术层次,增大资本密集程度,也是一种顺势而行的结果。特别是在面向世界市场的条件下,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也必须提高轻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对于本身具有资本密集内在特征要求的重工业来讲,其相对装备水平下降是有问题的。如果在此期间有些重工业部门是以较快速度增长的,那就表明其增长主要是靠中间投入增加和提高产品价格得以实现的,即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如果在此期间有些重工业部门产出比重也趋于下降,则表明部门的衰退。因此,重工业相对装备水平下降,是隐有后患的,不适应提高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还有,从更深层次的产业基础来看,我国工业化存在着技术创新不足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

(1)技术改造投入与基本建设投资不成比例。虽然技术改造投入总量仍然增长,但增幅逐步降低。1996年技改投入增长仅9.8%,远低于90年代初的水平(1992年技改投入增长达42.79%,1993年高达50.29%)。技改投入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逐步下降,由1990年的18.38%下降到1996年的15.77%,下降了2.61个百分点。其中,自有资金不足,特别是资本金不足,是技术改造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2)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虽然在总量上逐步增长,但其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1.4%下降到1996年的1.1%(见表5)。

(3)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数额呈逐年递增长趋势,但其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波动,并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90年的0.71%降到1993年的0.62%,之后三年一直徘徊在0.5%(见表6)。这一比重虽然略高于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0.45%),但与其他国家(包括新兴工业国)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见表7)。

最后,在技术引进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减弱了技术引进的推动自主创新的效应,主要表现在:

(1)成套设备引进与软件技术引进不配套,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不力,技术创新受阻。在我国技术引进中,成套设备引进的比例很高。“八五”期间这一比例一直在70%左右,1994年则高达85.7%,1996年虽然降为43.6%,但成套设备与关键设备引进相加的比重仍高达81.8%,软件技术引进一直低于20%。

(2)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脱节。技术引进所需费用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1995年我国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2: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相应水平(见表8)。

(3)重复引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上述这些问题将是我国工业化得以进一步推进所必须要解决的难点,否则我国工业化发展将陷入停滞不前的危险境地。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体制变革的深化,以及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各方面配合。

四、我国工业化的近期发展重点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我国工业化将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重点在于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多样化、升级化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近期内,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调整要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减少导致波动的结构性因素,有利于加速经济运转,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培育多极生长点,在保持社会资本一定投资强度的前提下,加大经营性资本的比重。

第二,调整要有利于改善供给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结构的适应性和反应性能力。为此,要为增强产品开发能力而建立相关产业体系,以便延长产品加工链条(提高加工度),增强产业关联度,提高生产迂回程度,从而实际内涵型生产。

第三,调整要有利于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素质。

我们知道,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涉及诸多方面,有相当丰富的内容,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核心内容将是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改造现有产业,向现有产业扩散高新技术产品来加强新兴产业与原有产业、传统产业的关联。

在培植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固然需要自主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能单兵突进,更需要有相关产业的支持,即产业基础。因此,要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形成产业,就需要建立元器件、材料、工艺设备等相关产业,以形成技术支撑系统。在建立这个产业系统过程中,应注意对现有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变成新产业的专业化配套企业。这样,既能使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得到相关产业的支持,又能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起到扩散和带动作用。

为此,一些关键性的环节就被提出来了:第一,新产业分阶段向纵深发展。新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可以从来件组装、掌握操作性技术起步,然后尽快转入零部件、工业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工作,在便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形成既能生产最终产品,又具有配套能力,还能提供装备的相互关联而又跨行业的产业群体。第二,发展新技术产业零部件、工艺装备的生产必须与改造现有企业结合起来。第三,在新产业的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建立为新产业所必需,而国内又空白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产业,以起到新产业带动新产业发展的作用。第四,新产业的发展最终要立足于开发能力的提高。因为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是由能够生产某一产品,而是由所具备的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来决定的。从参与国际竞争角度讲,是否能加入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体系,也是仅就这种能力为条件的。因此,发展新产业要进行技术积累,掌握核心技术,为提高从成品、部件、工艺装备到产品设计等各环节的开发能力创造条件。

在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产业过程中,走适度集中的路子,避免分散化,是符合当前国内国际实际情况的。国际经验表明,实行赶超战略决定了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方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况且在我国能够起到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作用的市场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因此,只有在适当的产业政策指导下,集中技术力量和物力、财力,新产业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为此,首先要有统一的产业组织指导,根据市场规模、产品发展前景等因素,制定新产业分阶段向零部件、技术装备等上游产业扩展的规则,为参与的地区、部门进行有序的产业内分工创造条件,避免各方在同一加工阶段、同一技术层次上的过度进入。其次,在投资来源、投资决策和资金使用方面也要适当集中,在金融、财政方面设立投资的窗口指导。最后,在产业组织上,要形成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吸引中小企业参加专业化协作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强化开发体制,达到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必须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力度,其重点是加快化肥、农药、农机为主的农用工业的企业改造;促进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上技术水平;支持重要原材料工业节能降耗,增加关键短缺品种;促进资产存量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多、素质高、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带动全行业发展。在传统工业的改造中,特别要注意运用微电子专用技术来更新传统产业的设备及工艺。具体讲,一是要普及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和控制系统,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细化生产;二是要利用高新技术为组织、轻工等传统工业提供智能化的专用生产设备。

除了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外,还要按照市场变化的要求,选择纺织、机床等几个重点行业,下力气淘汰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没有市场的产品。对消耗大、水平低、效益差的产品,坚决采取措施限制其发展。同时,重点支持现有名牌的发展,促使其进一步上档次、上质量、上规模、增效益,以保持名牌的声誉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地区和企业发展名牌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抓好国有名牌的宣传、保护和质量监督工作,为企业创名牌提供优质服务。

标签:;  ;  ;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近期阶段的主要内容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