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投入现状及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我国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科技投入数量、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投入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我国科技投入现状
1.科技投入的总量、强度。
科技经费,特别是科技经费中研究开发(R&D)投入经费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实力,而且体现了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科学事业的支持程度。在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众多问题中,科技投入是个关系全局的问题。
首先,我国科技经费增长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而且增长极不稳定。科技经费支出总额由1990年的304.6亿元提高到1995年的884.5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加23.7%,如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年均增加10.2%,从强度上看,1991和1992年的科技经费增长速度大大超出了GDP的增长速度,而其他各项则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由此也导致了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2.13%开始逐年下降,到1995年降为1.5%。其次,我国R&D经费不仅总量低,而且占GDP的比重也低。近几年我国的R&D经费也有一定的增长,从1990年的125.4亿元逐步增加到1995年的286.0亿元,但自1992年以来,R&D经费的增长率开始下降,1994年出现负增长,R&D经费年增长率在多数年份内低于GDP的年增长率,致使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3年其比重开始下降,1994、1995、1996年已分别下降到0.47%、0.5%、0.5%。
就国际对比而言,我国R&D经费总量在世界上居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差距较大。美国1995年R&D经费总量达1707亿美元,1993年,日本的R&D经费为1233亿美元,德国473亿美元,法国322亿美元,韩国76亿美元,而我国的R&D经费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0~30亿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1995年的R&D经费为美国和日本同期的1/50,只有主要发达国家的1/20左右,不到韩国的1/2。
我国R&D经费与GDP的比例在世界上居发展中国家的中下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更大。发达国家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并且已逐步向2.5%~3.0%发展。1995年,美国为2.45%,德国为2.37%,1994年日本为2.90%,法国为2.38%。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这一比例一般在1.5%左右,但近年来纷纷加大R&D投入强度。韩国最具代表性,其R&D/GDP的比例1994年已达到2.61%。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例只有主要发达国家和韩国的1/5。
2.科技经费来源与支出情况。
目前,我国科技经费的来源,由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自筹资金,银行科技贷款和其他收入等几部分构成。从结构看,上级拨款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30.8%下降到1995年的26.4%,自筹资金的比重变化不大,为43%左右,银行贷款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2.1%上升到1994年的15.1%,然后又下降到1995年的13%,其他收入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3.8%持续上升到1995年的17.5%。
从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看,研究开发机构的比重稍有下降,从1991年的53.6%下降到1995年的52.5%,大中型企业的比重基本未变,在43%左右,高等学校所占比重稍有上升,从1991年的3.5%增加到1995年的5%。总的来看,在1991~1995年间我国科技经费支出在三大科技活动主体上的分布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企业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加强。
3.R&D经费的来源与分配。
1995年,我国R&D经费50%左右来自政府拨款,35%来自企业资金,企业以外的各类机构的自有资金占15%。虽然政府拨款所占比重近年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R&D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在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才是R&D活动的主要投资者。如来自企业的R&D经费比重,1994年美国为59%,1993年日本为68.2%,德国为60.1%,韩国则高达76.2%。
近几年我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的分布,研究与开发机构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40%~50%之间,企业占30%左右,高等学校占14%左右。1995年研究开发机构为44.0%,企业31.9%,高校13.7%,其他部门10.4%。而发达国家仅将10%左右的经费分配给政府的R&D机构,如1995年美国为10%,德国15%,1994年日本为9.0%,韩国19.0%。这些国家70%左右的R&D经费用于企业R&D机构中,如1995年美国为71.1%、德国66.1%、1994年日本为66.1%、韩国73.0%。从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企业R&D机构既是R&D资金的主要投入者,又是R&D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我国恰好错位,不是企业自身而是政府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主体。
4.科技经费在科技活动不同阶段的分配。
我国R&D经费按活动类型在1987~1995年间的分布状况是:基础研究一直稳定在6%左右,应用研究从1987年的24.5%上升到1995年39.8%;试验发展从1987年的69.4%下降到1995年的54.1%。1995年我国R&D经费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费用分别为17.5亿、113.8亿、154.7亿,三者之比为1∶6.5∶8.84,即三者各占6.1%、39.8%、54.1%,经国内学者联系我国情况与国际有关国家对比,确定R&D经费在这三类研究中的合理配置关系为基础研究占10%~12%,应用研究占25%~30%,试验发展占60%~63%,可见我国R&D经费配置的不合理,尤其表现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而应用研究投入过高。
从R&D经费与R&D成果应用资金比例关系看,R&D成果应用资金增长较快,由1987年的99.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34.59亿元,年均增长22.3%。R&D经费与R&D成果应用资金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从1987年的1∶1.11上升到1993年的1∶1.70。但即使这样,R&D成果应用资金投入还是明显不足。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投入R&D活动和R&D成果应用的资金为1∶10较合理。在我国,虽呈现向这一比例靠近的趋势,但相差毕竟太大。这也是我国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科技投入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科技界对加大科技投入,调整投入结构的呼声很高。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到2000年,R&D经费投入要达到GNP的1.5%。但从实际情况看,R&D经费占GNP的比重与这一目标的要求不是近了而是差距更大了,不仅科技投入总量、强度不足,而且投入结构也不合理。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
1.对科技投入的认识未落到实处。
提高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及强度,首先是要解决对科技投入的认识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甚至不要的现象,特别是部分领导包括企业领导的科技投入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科技往往摆不上重要日程,抓科技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认清科技进步对发展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后劲的巨大作用。
2.体制不顺。
在宏观管理方面,经济管理体制与科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在规划、计划、政策等宏观决策方面缺乏有机协调配合和合理分工。在科技管理方面,领导多廷管理松散、计划雷同、项目分散、资金分散、调控乏力,产、学、研脱节和人才配置不合理,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在经济体制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原有的经济体制仍还在起作用,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依靠科技进步的需求不足。在科技体制方面,旧的科技体制已打破,科技活动正由政府行为为主转向市场为主,科研机构正以多种途径进入经济领域。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不够,使得本应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企业在科技活动中只充当次要角色,而作为企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体系的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却不适当地被赋予了创新主体的角色,从而使得科技投入发生主体错位、效益不高。
3.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从事科技活动的各部门未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摆脱出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机制仍未形成。目前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只是市场主体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主体,因此企业缺乏自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和需求。长期以来,高校将科研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上,而忽视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从科研与开发机构的情况看,在现行的科研体制中,一方面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另一方面又缺乏扶植科研单位走向市场的机制。总之,由于促进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科技投入的效益。
4.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不健全。
一是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一比重1992年为5.06%,到1995年降为4.42%;二是银行的科技贷款在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增幅下降,有些地方已出现负增长,特别是科技开发贷款的“三项”不良资产贷款比重高于其他贷款的这一水平,影响了信贷资金向科技项目的投入;三是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从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构成看,企业自筹占56%,银行贷款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其数额和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四是科技投入的其他渠道还未得到进一步开拓,吸收境外资金的工作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展。
5.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阶段未充分发挥
现阶段在我国的科技投入中,国家财政投入仍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国家财政投入的使用是受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约束的,但无论从国家级还是地方级的各类科技计划中,专科用来引导资金向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阶段投入的计划还不十分明确或者即使明确但所引导的资金非常有限,这也是致使我国R&D经费和R&D成果应用资金比例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善科技投入结构的对策
1.明确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优先配置。
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必须引导其集中到能充分发挥我国和各地区科技和经济资源优势,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域。科技投入应按照我国和各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相衔接来配置,对这些产业、领域和项目应在科技计划的列项、资金投入、人才集中和政策倾斜上优先予以保证。
2.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1)各级政府的财政经费对科技投入要保证,且要有一定的增加。各级财政的科技三项费用在本级财政支出中要达到一定比例,其增幅要高于财政支出的增幅。科学事业费、科学技术专项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其增长幅度应当高于本级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幅度。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费也应确定一个合理比例,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科研基本建设费也要单独列入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年度计划,并逐年增加。
(2)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既是科技经济的结合体,更是科技投入的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约束机制、经济杠杆和政策措施等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如对企业研究开发年支出的增额部分按比例减征所得税,以鼓励企业向研究开发投入;要求工业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占企业销售额1%以上,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要达到2%~3%,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凡低于这一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对不达比例的部分实施统筹,建立行业创新基金,用于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开发。
(3)要创造条件鼓励金融部门扩大科技贷款规模。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增长,因此,扩大科技贷款规模是增加科技投入的一项有力措施。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提高科技贷款比重,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推广要重点予以支持。各商业银行应按国家规定,设置科学技术开发贷款科目,同时应创造条件设立独立的科技信贷部。要进一步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途径,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
(4)积极开拓其他科技投入渠道,积极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科技风险投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仍属起步阶段,无论其资金来源和对科技进步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政策、资金的投入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组建及运作上都应予以扶持和支持。同时也应广开其他投入渠道,如创办科技发展共同基金,发行科技债券和产业股票,开办科技租赁、典当机构,吸收境外资金等。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制。
我国各级财政对科技投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这部分科技投入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利益与责任均衡的管理体制,健全制度,形成综合配套的约束服务体系。
(1)建立和健全计划项目专家评审和辅助管理制度。建立科技计划咨询专家库和若干行业或科技工程专家组,实行项目评审专家负责制,由专家负责对项目进行评估,以及采用相应的项目选择的评价方法,作出可否立项的建议。同时,要重视和发挥专家在项目管理中的辅助作用,保证科技计划立项的严肃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2)建立项目的公平竞争制度。通过推行项目招标、投标的竞争方式择优选择项目的实施主体、技术依托主体和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作用。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对项目的招标、投标可选择全面竞争性的公开招标,或采取有竞争性、邀请招标方式。鼓励各类科技力量公平竞争或联合竞标。
(3)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项目承担单位要确立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组织实施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对履行合同所需的人力、物资、资金到位负责,同时相应承担项目的风险责任。在项目管理单位内部,要建立责任到人的项目管理制,从选项、立项到实施过程的跟踪、指导、服务、结题以至有偿使用科技三项经费的回收等进行全面的负责,并作为岗位人员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4)建立科学、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一是建立项目经费的预算和审计制度,经费的用途和使用范围要明确,责任要清楚,专款专用;二是试行项目基本金制度,制订不同性质项目基本金的比率,保证项目需要的起动资金;三是建立科技部门与计划、猖、银行三大部门的投资信息交流制度,加强四个部门在投资上的互相配合与协调,增强对科技投资的力度;四是完善科技经费回收制度,充分挖掘科技内部的资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