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神经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16阅读(882)
问:第一篇提出BP神经网络的论文是哪一篇?
- 答:最初是86年,Rumelhart和McCelland领导的科学家小组在《平行分布式处理》一书中,对具有非线性连续变换函数的多层感知器的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实现了Minsky关于多层网络的设想。
一般引用的话,无需引用第一篇,只需引用介绍BP网络的文献即可。最开始的文献往往理论不完善。反而阅读意义不大。
问:BP神经网络在语言特征信号识别的应用“参考文献”
- 答:知网上找中文文献,筛选条件设为2012年之后即可。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问:bp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 答:BP网络的误差逆传播算法因有中间隐含层和相应的学习规则,使得它具有很
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而且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神经元个数及网络的学习系数
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有很大的灵活性,且能够识别含有噪声的样本,
经过学习能够把样本隐含的特征和规则分布在神经网络的连接权上。总的说来,
BP网络的优点主要有:
(1)算法推导清楚,学习精度较高;(2)经过训练后的BP网络,运行速度很快,有
的可用于实时处理;(3)多层(至少三层)BP网络具有理论上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
函数的能力,也就是说,可以使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会任何可学习的东西,而信
息处理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归纳为数学映射,通过选择一定的非线性和连接强度调
节规律,BP网络就可解决任何一个信息处理的问题。目前,在手写字体的识别、
语音识别、文本一语言转换、图像识别以及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面已有实际的应
用。
同时BP算法与其它算法一样,也存在自身的缺陷:
(1)由于该算法采用误差导数指导学习过程,在存在较多局部极小点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不能保证收敛到全局最小点:(2)存在学习速度与精度之间的矛盾,当学习速度较快时,学习过程容易产生振荡,难以得到精确结果,而当学习速度较慢时,虽然结果的精度较高,但学习周期太长:(3)算法学习收敛速度慢;(4)网络学习记忆具有不稳定性,即当给一个训练好的网络提供新的学习记忆模式时,将使已有的连接权值打乱,导致已记忆的学习模式的信息消失;(5)网络中间层(隐含层)的层数及它的单元数的选取无理论上的指导,而是根据经验确定,因此网络的设计有时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